十月末。 泗水郡,彭城。 此處離項氏祖地下相縣極近,因此項梁大軍選擇駐紮在此地時,項羽還感慨了一句:“富貴還鄉,人生快事哉。” 大軍營帳當中。 項梁坐上最上首,不再是會稽項府中那和睦長者的形象,而是穿上甲胄,有了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感覺。 坐在他的左側便是項羽,靠著這些天裡戰場上的表現,幾乎所有人都對這位少年將帥誇贊有加。 原因無他。項羽打仗實在是太猛了,他一個人帶著數騎就敢沖入敵軍,殺潰對方後,還能毫發無傷的瀟灑離開。 在項梁右下方是坐著項纏,這些天打仗的時候表現得平平無奇,但他輩分在項氏當中很高,因此在這個位置並不奇怪。 而現在掛著個軍中第一謀士身份的陳洛,正坐在項羽身邊發呆。 現在項梁召集軍中幾乎所有高層前來論事,他大概猜到是和自己前幾日的獻策有關。 如果是那樣的話,那等下自己還真可能要出麵接話,不能鹹魚擺爛了。 在等人到齊之後,上首的項梁語氣平穩道:“秦軍前不久分兩撥離開關中,想來征討我們,不同於地方郡縣的那些廢物,關中調派出來的大部分都是曾經的長城軍團,都是秦人的百戰之師。” 這話音落下後,帳中不少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糾糾老秦,共赴國難。血不流乾,死不休戰! 當初秦人東出,在軍功爵製的激勵下,是把六國人都打出了心理陰影的。 而現在離秦滅天下不過十餘年,在場的人當中,甚至還有在戰場上親自與秦兵交手過的,明白真正的秦人,是何等的勇毅。 即使是最為憤恨秦國的項梁,同樣不得不承認,秦軍士卒確實精銳。 陳嬰接話:“聽說陳王已經與秦軍交鋒過數次,隻是損兵折將,連丟兩城。” 東海郡的東江縣起事,他被推為領導的首領。 隻不過他平素忠厚,外加回家之後老娘勸說是“你們陳家祖上就沒有大富大貴的人,你驟然得到如此名聲,並非好事”。 因此陳嬰是放棄自立稱王,選擇帶兵投奔了領著江東八千子弟西進的項梁, 項纏點了點頭,心有餘悸說:“看來這秦軍確實鋒銳難當,連勢大如陳王,都難以招架。” 項羽望了自己這位季父一眼,清朗出聲:“令我率精兵三萬,足以破之,何必憂慮太多。” 對於自己這位叔父,項羽觀感一般,並不像信服項梁那般信服項纏。 項纏搖搖頭:“羽兒你不懂,秦兵勇武,裝備精良。並非像是這些日子裡你對上的那些郡守下的士卒,可以隨意沖進陣中……” 陳洛聞言,隻是偏過頭去捂嘴輕笑一聲。 真給項羽兩萬精兵,那還真能把秦軍殺崩了,霸王的行軍打仗的方式,確實是讓一般人很難理解的。 “老三,何必長敵人威風呢?”上首的項梁打斷他的話。 這番話要是傳出去的話,免不了惹得一陣軍心浮動。 因此項梁心中暗暗決定,以後不能把項纏任用在核心的位置上。 “是……”項纏期期艾艾地低下頭去。 項梁揉了揉眉心,沉聲說:“今日我召集諸位前來,並非是來擔憂秦軍圍剿的。當年懷王無辜,秦人卻將他羈押至死,無數楚人都為之感到羞憤與懷念。 當年楚南公有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恢復當年楚國的榮光,是吾輩的責任啊。 而陳王雖然率先起事,聲勢浩大,但我想來,在楚地積累的名聲,總的還是不如當年統治楚國的那些君王的。” 他這一番話下來,座下的那些人隱隱有了些猜測,但都沒有發聲。 而項梁的目光偏向左側,陳洛便知道自己此時該出來發聲了。 他站起來拱手道:“當年懷王被秦國無信羈押,令人憤慨,而秦滅諸國之後,更是令諸國貴族盡入鹹陽。項氏世代作為楚將,起事之後欲要重振大楚,苦苦探尋當年王族後人,前幾日終有所獲,找到了當年懷王流落在外的孫子。” 陳洛說出這話後,帳內眾人便是瞬間心思明了起來。 項梁在這之前隻是自稱“楚將”,陳勝也試圖派人前來收編項梁他們。 隻是陳洛勸說項梁一番,指出利害後,項梁便回絕了陳勝派來的使者。 而那使者將項梁的回答,以及在其賬內見到陳洛的消息答復回去後,陳勝便是不再與項梁他們聯係,但並未進行針對。 隻是這樣一來,又是產生了新的矛盾。 就是項梁自稱為將的話,那在他麾下,哪怕身份再高,都不能封侯封伯。 現在起事還是初期,這個矛盾並不突出,畢竟賬內的眾人地位不用靠官職來凸顯,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一場戰鬥勝利後,項梁同樣是會獎賞分發財物。 不過再這麼拖下去的話,這微小的矛盾,終究還是會激化的。 很多人認為到那個時候,項梁便會自立為王,而他們的地位同樣水漲船高。 但他們沒想到項梁選擇了另外的一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 這時,有親衛掀開帳門,帶了一名少年進入帳內。 見狀,項梁站起身來,行臣子之禮道:“恭迎懷王後人!” 眾人頓時紛紛跟著站起,學著項梁那般行禮。 而陳洛仔細打量著被帶入大帳的楚懷王之孫熊心,正站在自己麵前兩三步的位置。 麵色黝黑,身材有些乾瘦,即使身上穿著華貴的衣服,但掩蓋不住他眼神中的局促不安。 望著帳中這些對自己行禮的大人物,熊心動作僵硬地扭了扭頭,顯然不知自己接下來該做什麼。 在幾日之前,他不過是名牧羊人罷了,這場麵根本沒有見過。 陳洛輕聲提醒道:“你乃懷王之後,去坐到上首便是,項將軍會處理接下來的事情。” 得到提醒,熊心向陳洛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他快步走到項梁身邊。 而項梁執起熊心乾瘦的小手,高高舉起道:“此乃大楚王室之後,吾欲光復大楚,誅滅暴秦,自當立熊心為當今楚王,諸位意下如何?” 自然無人說出反對,也無人敢說反對。 畢竟帳內的眾人心裡都明白,哪怕這位楚王坐上主位,可真正掌事之人,還是項梁。
第17章 懷王之後(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