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洛下馬,風塵滿身。 數日內狂奔三百裡的疲憊,深深刻在他臉上。 要不是途中怕馬出問題,還進行了修整,估計他還會跑得更遠。 “在下陳洛,字江寧。楚國司徒,敢問閣下屬於是哪處義軍?”被領到一輛馬車前,陳洛不卑不亢地拱手問道。 在路上發現這夥人的斥候時,自己便知曉他們不是秦軍。 原因無他,秦軍都是製式裝備,甲胄和武器相互配套,不會這麼雜亂粗糙。 而對方是起義軍的話,現在楚國的名號還是很好用的,因此陳洛正大光明地報出自己的身份,至少是打消對方別樣的心思。 劉邦聞言坐直身子,打量陳洛片刻。 他走下馬車,當即笑著說:“沒想到陳司徒居然這般年輕,簡直讓我意外,在下沛縣劉季,同樣是楚地人,不過恐怕名字是傳不到陳司徒耳中的。” “劉季?”陳洛在難以置信地低聲重復一遍,按下心底的震驚。 這人居然是劉邦? 不同於項梁和藹長者的相貌,站在自己麵前的劉邦頗有幾分灑脫的氣質,哪怕頭發花白不少,但讓人見著了,仍不會覺得是自己的長輩,更像是忘年交的朋友。 他麵色沉靜地贊道:“沛公俠義之名,仰慕許久,若當初是汝負責押送,恐怕陳王在大澤鄉生不起心思起事的,直接是隨著沛公一同逃於山野了。” 這話是點出劉邦曾經釋放所押送刑名之徒中,並一同逃亡的事跡。 聽到這話,劉邦一時愣住。 夏侯嬰更是不由得低語:“季兄,這人好像認得你啊,這是兩三年前的事了,恐怕就我們那的人知道吧。” “你小子懂什麼,這是我名聲在外。”劉邦反駁,其實心裡同樣是小小的震驚。 原來自己這麼有名?就連大楚的司徒都知道自己的事跡? 臉上抑製不住地流露喜色,劉邦說道:“我這薄名能傳入陳司徒耳中,實屬榮幸。” 接著劉邦對邊上的護衛吩咐:“汝速去燒熱水,備上酒食,我要為陳司徒接風洗塵。” 哪怕陳洛現在略顯狼狽,但身上不凡的氣度與所穿華麗的服飾,都不是能夠簡簡單單假裝出來的。 更何況對方這樣的身份,若能在楚國高層替自己美言一番,甚至要是能成為自己的靠山的話…… 要知道他之所以不安安穩穩地在楚地待著,反而帶人輾轉前去齊地,不就是為了參加那諸侯會盟嘛。 至於為什麼參加諸侯會盟,夏侯嬰不理解,但劉邦心裡門兒清。 想為自己的隊伍謀求個正統身份,那就不得不這麼做。 義軍也是有階層的,那些六國貴族後人先天就自帶反秦大義,其次便是素有名聲的豪強或任俠,至於他這樣的,隻比秦國那些二五仔官吏高上一等。 陳洛擺手,神色嚴肅說:“現在不是享受的時刻,秦軍尚能追來,十萬火急。沛公現在請下令掉轉軍隊方向,離開此處。” 劉邦趕忙問道:“莫非諸侯盟軍居然真大敗了?” 其實原本傳令兵早就給劉邦說了這事,隻是當時他根本不信二十萬諸侯盟軍會速敗於秦軍,這不是開玩笑嘛? 前幾天自己收到的消息還是兩方在濟北之野僵持,那諸侯盟軍就算是二十萬頭豖,秦軍三天三夜都不可能抓完。 隻是陳洛這樣尊貴的身份是形隻影單地流落在外,劉邦內心動搖起來。 陳洛深吸一口氣:“原本兩軍僵持對峙,局勢平衡,但又有一股秦軍來援,且多戰車騎兵,驟然沖陣之下,亂了我軍陣腳。 見局勢宛如天崩,我不得已隻能拿了馬匹,一人突圍而走,到此路遇沛公。 此言句句皆乃實言,望沛公莫要前去,或是駐軍在此,不用五日,應當仍有幸得活命之人逃亡而來。 如果沛公不願相信吾這言語,那借沛公軍中兩匹馬,再借些乾糧,讓我自行離去便是,來日我回楚王跟前,定然不忘沛公活命之恩。” 見陳洛言語誠懇,處處是為自己著想,劉邦已經信了七分。 他長嘆一口氣說:“跋涉一旬,方才至此,可惜又聽聞這般噩耗……陳司徒先去簡單休整一番,我則是召來座下部將與謀士,等下我們再來商議之後的具體事宜,你看這樣如何?” “多謝沛公招待。”陳洛鬆了一口氣。 這三日裡自己的休息時間相加起來,恐怕都沒有六個時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屬實已經精疲力竭。 不過對於麵見沛縣那些英豪,他心中亦有幾分期待。 他們中有小吏、屠夫還有馬夫,都是再普通不過的身份,這片土地上有無數這樣的人。 可他們做出的事業並不普通,在他們手中建立的國家,名號為“漢”,在後世,這個字眼代表的華夏的語言、主體民族,乃至於精神內核。 他們現在可能普通,但未來必將耀眼。 陳洛如此想著,快走幾步。 現在自己考慮的重點不該是這個,重點是自己現在身上的味道都快臭到自己了,速度去洗乾凈,才吃點東西補充體力才行。 在陳洛離開後,夏侯嬰見著邊上的劉邦仍在發呆,不由提醒:“季兄,他已經走了,對這人你怎麼看?” “能從亂軍叢中活著出來的人,都不簡單。”劉邦隻是輕笑,答了這麼一句。 夏侯嬰咂嘴琢磨片刻,忍不住點了點頭:“沛公所言極是。” 劉邦哈哈一笑說:“你倒說這些好聽的,不如去把老蕭、老曹還有我大舅子他們喊過來,在陳司徒休整好前,我們就先討論出個具體方案來,不能被這外人牽著鼻子走。” “是。”夏侯嬰重重應聲,駕著馬車便前去傳信。 劉邦毫不顧忌地在路旁找了塊大石頭,盤腿坐下,輕揉著下巴:“這陳司徒知道我是誰?細想實乃奇哉怪哉,莫非在哪與他有一麵之緣不成?” 回想半天,他沒有任何對應的記憶,隻能無奈撓頭:“罷了罷了,說不定真是我名聲在外不是。”
第25章 交涉(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