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天下風雲將起(1 / 2)

  第106章 天下風雲將起

  二月三日。

  西魏王豹入軍營,半日方出。

  次日,即二月四日,懷縣城外有大批糧草調動,疑有西魏軍將有戰事。

  讀完這卷帛書上記載的內容,陳洛揉了揉下巴。

  從這則消息來看,西魏軍是像極了在做戰前準備。

  當然,這樣的情報能被輕易觀察到,並非是因為西魏軍不夠小心謹慎,而是這樣的事情無可避免。

  哪怕在後世,公路上出現運載“原木”的大貨車,或者是海邊出現朝東南方向飛去的成建製鐵鳥,也是可以從中推斷出軍事調度的動向。

  不過這類信息,隻有人在當地,還要有心觀察,才能得出。

  在古代沒有即時通訊的情況下,哪怕楚地已經發兵,等消息傳到齊地、趙地,那得過去小半個月,失去了時效性。

  因此,陳洛現在手底下的楚墨都是機靈人,他們每去往一個地方,是知道什麼信息重要,可以記錄下來,什麼信息緊急,需要立刻匯報。

  然後他們再通過墨家培養出來的信鴿傳遞回來。

  哪怕信鴿中途飛行花費通常需要七天到一旬,哪怕和建成體係的驛站比較,飛鴿傳信的速度也是相差無幾。

  更別說在現在混亂的世道裡,它還兼顧著安全性、便捷性以及不易被截獲等優點。

  哪怕它被不長眼的獵手射落,那也無傷大雅,因為陳洛是嚴苛要求帛書上的信息不能出現任何翟地或與自己相關的字眼,也不能出現墨家子弟的身份信息。

  可以說這個時代最為迅捷、最為隱秘的情報獲取方式,現在便掌握在陳洛手中。

  這件事他對項羽僅透露了隻言片語,對方表示並不感興趣,自己定然不會再去主動全盤托出。

  於是墨家子弟行走在九州,變成了深入基層的一個情報機構,成為陳洛手中深藏著的底牌。

  “孤例不證,西魏王豹的行動可以說明一些東西,但不能僅從這一個情報就下定論。”陳洛拿起邊上的薑鹽水抿上一口,加快了翻閱帛書,尋找可以佐證相關內容的其他情報。

  連續迅速地翻找數十息,陳洛的目光是定格在一卷由齊地傳來的帛書上。

  二月十五日。

  楚地有使者來博陽城。

  二月十七日。

  濟北王塤離博陽,遊獵於野,率軍三千,見麒麟於東。

  二月十九日。

  濟北王塤召集軍馬近萬,民間多言其欲來日東狩麒麟,吾雖惑之,卻難明其意。

  陳洛雖是微微皺眉,其中關鍵點他是已經明悟。

  這就是能得到大量情報的好處。

  如果單從濟北王的事跡來看,那多半會把他當成吊兒郎當、無所事事的閑散王侯,異想天開地想去狩獵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