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確實很了解我的作戰風格,不過越是這樣,他越不敢堂堂正正出來與我一戰。”項羽眼神中透出不屑,“因此我會與龍且、項聲他們兵分兩路,他若想用固守的戰術來拖延時間,那我看看他如何分身,抵擋我們兩路兵鋒。”
  項羽的戰術倒沒有多復雜,他猜測出黥布將會依靠城市,築成一條戰線。
  那麼楚軍進攻則是需要一座城池一座城地去拔除據點,如同老太太啃烤饢,無從下嘴。
  黥布有擋住楚軍正麵攻城的能力,但不代表他的手下也可以。
  那麼這就是項羽分兵的原因,讓黥布分身乏術,最後被活活兩麵夾擊至死。
  至於龍且加項聲的組合,在歷史上是有過大敗黥布的戰例,陳洛對他們的強度沒有什麼擔心,如果黥布去單防他倆,那造成的結果必然是項羽在另外一邊打穿塞地。
  “既然羽兄胸有成竹,那我是去籌齊糧草,靜待佳音傳回了。”陳洛起身,拱手準備告辭。
  “借江寧吉言。”項羽先點了點頭,又帶有幾分疑惑地問,“話說胸有成竹是個什麼意思,江寧可否為我解惑?”
  陳洛一愣,日常交流時用上出成語,完全是屬於無意識的行為,他這才想起這個典故得等到北宋文與可畫竹,然後蘇軾記載下來後才有。
  不過他反應不慢,是胡謅道:“在《莊子》中是記載了魯國的一名宮廷畫師,他畫竹子的技術高超,因為他是晝夜觀察竹子,對它們的形象牢記在胸中。
  因此到了後麵,他是甚至不用對著竹子,便能迅速地在絲帛上畫出一幅竹子的圖畫來。
  這種胸中對一件事情抱有十足把握的事情,我便是稱之為胸有成竹,和庖丁解牛類似。”
  項羽恍然,點頭說:“原來是這個意思,是我孤陋寡聞了。”
  “那我先行告辭。”陳洛這才告退。
  沒想到自己的第一次居然交代在這種情況下。
  嗯,他穿越過來後從未進行過文抄。
  一來是不好意思剽竊他人的作品,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二來是怕自己的瞎抄擾亂時間線。
  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自己將胸有成竹這個故事安在《莊子》裡,嚴格意義上來講,應該不算是自己文抄。
  而且比起文抄,他更喜歡到時候去結識那些文學史上的大佬,到時候後世中小學生必備篇目當中,時不時就得出現自己的各種化名。
  這不比文抄更爽!
  不再多想,陳洛將這事拋在腦後,專心於籌備糧草去了。
  而項羽則是帶著因《逍遙遊》而對《莊子》產生的興趣,是默默把“胸有成竹”這個典故記在心中,想著自己以後在手下那群不學無術的將領麵前,是能夠文縐縐一把。
  ————
  胸有成竹的意思是畫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謀劃。成語的故事出處源於《莊子》中某佚失篇目,而現存文獻中首次出現記載,是《史記·陽夏侯世家》,頻繁使用於《史記·楚武烈王世家》中,後來的畫家文與可便是做到了“胸有成竹”,受到世人贊譽。——《現代漢語成語大全(第九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