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當年”,即是自己離開關中,與熊心作戰的那段日子,他們倆最初的感情便是通過一封封的信件交流慢慢積累起來的。
  劉樂上一封信是十二日前寫的,五日前送到的。
  現在又來了封信,將用於路途的時間去掉,按照時間推算,它是寫於五到七日之前,違背了劉樂寫信的習慣。
  雖然不排除她思念之情甚重,半月內又多寫了一封信,但陳洛習慣性地多進行思考,不會把事事都歸於最簡單的原因。
  他先是從信封中抽出帛書。
  上麵的內容和平時沒有什麼區別,像是家中哪處房屋漏雨,已經叫工匠修補好了;她在庭院裡種了幾株新花,已經在吐芽兒;長安城內又有哪些熱鬧,哪家大臣家裡又傳出幾則八卦……
  帛書上記載的不過是一些稀鬆平常的瑣事,但劉樂筆觸敏感而又準確,哪怕某位大臣懼內,被夫人追打到街上的事情,也寫得趣味橫生,頗有讀《世說新語》的感覺。
  陳洛想到這裡,不由得揉了揉下巴,嘴角止不住地上揚。
  這些文字如果不流傳下去,那實在是可惜了啊,自己以後有時間了,可以把這些文字統一編撰成冊,它的趣味性還是很足的。
  隻是可能要委屈一下那位被夫人追著打的大臣了,他這個名聲隻怕要跟在身上兩三千年,甚至更久。
  與此同時,陳洛又拿起了邊上的香囊,想湊過去聞聞是什麼香味。
  不過剛一入手,他就發現了重量上有不對勁。
  劉樂製作香囊可謂是熟手,從選材到縫製,都有她自己的一套標準,並嚴格執行。
  其中在重量方麵,原本包括內部香料,總共一兩半,發現這樣香味太不持久,於是增加了香料的重量,就嚴格保證香囊在三兩左右,而最重不會超過三兩二錢。
  可陳洛掂了掂手中這個香囊,發現它有些分量,甚至接近半斤。
  這與劉樂以前製備習慣是完全不同。
  陳洛沒有過多猶豫,直接圍著香囊的邊緣摸索一圈,果然是發現了一處細線頭,於是輕輕一扯,便拉開了個口子。
  香囊裡麵隻有鋪著層薄薄的香料,而一卷帛書則占據了主要的空間。
  ————
  六月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申屠嘉妻持桿逐其於街,眾人愕然,唯其自若。
  有人問曰:“君何不惱?”
  嘉曰:“妻嫌家貧,卻未言棄之,偶有失態,吾不罪之。”
  眾人詫問曰:“以汝高位,何貧?”
  嘉曰:“因廉耳。”
  故而鮮有人譏其懼內,多頌其廉。——《長安雜談》【漢】劉樂
  ————
  這本《長安雜談》生動地記載了漢初諸多野史趣談,上至王侯秘事,下有販夫走卒的生活,與《陽夏侯雜談》並稱“漢初二奇書”。
  它們為後世研究那段時期提供了充足的細節,外加書中描摹的人物,形象生動具體,讓我們可以通過另一個角度了解歷史人物,看到他們更加鮮活的一麵。
  對此,我們也應該感謝兩千年前的陳洛夫婦,留下了這麼多有趣的文字,在歷史上讓無數人讀之一笑。——《長安雜談》前言導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