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這裡就挺舒服的,咋啦,夏侯將軍在軍營裡還沒被士卒們看夠啊。”韓信瞇了瞇眼,輕聲調侃回去。
  夏侯嬰用鞭子輕輕抽打著自己車上的馬匹說:“在軍中被那些大老爺們看,和被街道邊上靚麗的女子注視,這能一樣嗎?”
  “確實存在一些差別,隻是這個差別對我來說倒也不大。”韓信正襟危坐,沒有意動。
  他們倆都待在軍隊中間位置,並不顯眼。
  韓信更是坐在一輛再普通不過的馬車上,沒有任何華麗的裝飾,換成不認識他的普通人,即使走湊得再近,也絕不會認為這輛馬車上正坐著這支軍隊的最高統帥。
  他之前動過在前方拋頭露麵,展現一番英姿的想法。
  隻是陳洛給出建議,陳明利害後,韓信就選擇放棄了,把風頭全讓給樊噲、周勃他們,在回到長安的路上變成一個小透明。
  韓信心中對此並沒有什麼意見。
  經過與陳洛交談過很多次,他曾經內心對功名的某些執念不是說完全放下,應該稱之為“升華”,有了更進一步的追求。
  自己現世的名氣已經達到頂點,想要提升隻能導致物極必反,那麼如何讓後世之人更加崇敬他韓信,這才是鉆研的方向。
  這甚至比起贏下一場戰爭更具有挑戰性,得在種種方麵都不能出現問題,才可能確保這個目標的達成。
  韓信的挑戰欲便被這麼激發出來。
  原本他以為撰寫兵書即可在後世收獲足夠多的聲望。
  隻是陳洛告訴他,絕不隻撰寫完一部兵書,就輕輕鬆鬆地流芳百世。
  若是孫武寫下《孫子兵法》後,沒有成功隱退,而是像伍子胥那樣被夫差殺死,那他的評價恐怕會下降一個檔次。
  何況本人壽寢正終,同樣得考慮子孫後代的存在。
  如果出現一名不肖之輩,犯下謀反這類的重罪,那後世皇帝不說將他平生功績全部抹殺,去掉一半是極有可能的。
  奮鬥小半輩子的努力被這麼毀去,韓信估計得氣得掀開棺材板跳出來。
  朝道路周圍不斷眺望著,夏侯嬰不禁感慨:“人好多啊,真是熱鬧啊。上次我見到這樣的場景,還是沛……陛下和項王率軍進入鹹陽時,秦人迎接的場景。”
  “這就是民心啊。”韓信輕聲道,心中不由得默默感慨起來,對於陳洛所說的“民心可用”,是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見到這樣的場景,他是相信若有外敵入侵大漢,來進行掠奪,這些百姓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捐出家中的錢財,讓兒子甚至自己親自參軍出征。
  與大漢為敵,則是與這些百姓為敵!
  難道這樣的軍隊會誰能夠戰勝嗎?
  即使你打敗它一次,可它還會重新組建起來第二次、第三次……
  這就是民心所向,無可披靡。
  夏侯嬰點了點頭,認可韓信的說法,並且思索一陣後,緩緩出聲道:“看著這般景象,其實我心底很感慨啊。
  嗐,天下百姓也是苦久了,六國統治昏庸,秦朝徭役又過於繁重。
  待到進入大漢統治的時期,蕭丞相是生怕賦稅過重啊。
  現在的大漢是十五稅一,甚至二十稅一,縱使需要外出進行戰爭,大漢賦稅依舊不增加分毫,就是徭役亦是小心翼翼地增派,全是吸取著秦驟然而亡的教訓。
  因此百姓才會是這般信任大漢。
  韓大將軍你知道嗎?我從前在沛縣的時候,一年也難得見到今日半個時辰裡這樣數量的笑臉。”
  比起樊噲、曹參他們,夏侯嬰的心思更加細膩一些。
  他以前是名車夫,兼任養馬的工作,整天獨處的時間比與人交流的時間更長。
  自己單獨待著,麵前會發聲的活物隻有會嘶鳴的馬兒,一開始會覺得很難熬,滿腦子各種想法無人述說。
  隻是夏侯嬰後來慢慢享受上了那樣的生活,有很多很多時間可以用來思考。
  甚至替劉邦頂罪,被投入大牢的那段時期裡,別人覺得他是受苦去了,隻有他自己沒有那麼想,除了覺得沒有馬兒的嘶鳴,耳朵邊上有些單調,以及環境潮濕了些。
  至於其他方麵,與平時相比沒有兩樣。
  夏侯嬰養成思考這一習慣的同時,亦是學會觀察。
  他觀察自己喂養的馬匹,日復一日,沒人敢說比自己更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後來又將這樣的習慣延伸到觀察人上去,摸索出一套獨特的識人方式。
  讓他最看不透的人有三個。
  首先是劉邦,哪怕自己跟他相識了大半輩子,絕大多數時候依舊是猜不透他的想法,認為該賭命一搏的時候,他偏偏選擇逃跑,認為要暫時慫住退走,結果他又硬氣起來。
  夏侯嬰覺得自己這輩子是甭想要看透這位陛下。
  其次看不透的人則是張良,和陛下屬於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他的難猜是因為幾乎不會流露出任何情緒,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整個人長期處於極度平靜的狀態,把“淡定”兩個字差不多是寫在了臉上,仿佛一切盡在他的掌控之中。
  想讀懂張良這樣的人,別說夏侯嬰了,就算是他的枕邊人都不一定能夠辦到。
  而他讀不懂的第三個人,則是陳洛。
  自己第一次遇見陳洛,對方便和陛下坐在自己駕駛的馬車上喝起了酒,瀟灑肆意。
  無論從哪來看,陳洛日常裡的表現都相當真誠,和人進行交談,眼睛永遠靜靜地注視著對方,不會亂瞟。
  之所以夏侯嬰覺得自己看不透他,是因為陳洛似乎永遠藏著新東西,哪怕與他長久相處,亦可以從其他人的嘴裡了解到全新的一個陳洛。
  劉邦、韓信、蕭何、陳平乃至項羽,他們口中的陳洛有重疊的部分,卻又互不相同。
  這是相當令人震驚的一件事情!
  這個男人的背後仿佛藏有整個世界啊。
  夏侯嬰怎麼敢說自己看得透他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