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發現問題,處理問題(2 / 2)

  如果你給家住河內郡的士卒發放一貫銅錢,他可能徒步便可以回去,到家後隻用了五六枚銅錢,其餘屬於純純的獎勵。

  可回齊地、楚地的士卒,他們過山渡河,一路上可以要變換好幾樣交通工具,隻有這一貫銅錢充當路費,回到家中,可能還需要自己搭上兩貫銅錢充當路費。

  麵對這樣的情況,難道他們會心理平衡嗎?

  不患寡而患不均,正是這個道理。

  至於說按照地域遠近,來分發他們回家所需的盤纏,從理論上聽起來是沒有問題的,陳洛同樣是打算這麼安排。

  隻是當他準備實施下去,第一天就發現自己這麼做是在犯蠢。

  統計十餘萬士卒的家庭住址,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哪怕征兵的時候有部分的記載,但是更多的士卒沒有記錄,或者他們可以說自己的居住信息發生了變更,他家不在關中,而是在齊地。

  何況因路途遠近不同,給出的盤纏不同,那必然會存在虛報、瞞報的現象。

  畢竟住在關中的士卒,路途需要花費三四十枚的銅錢,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按照陳洛的設想,是發放五十枚銅錢給他們,留有一定的冗餘,不讓這些退伍返鄉的老兵路上過得緊巴巴的。

  可這些人若是將自己的住址報成齊地,那將會獲得一貫半甚至兩貫的銅錢。

  他們拿著兩貫銅錢返回關中,哪怕一路上大吃大喝,最後也能留下一貫銅錢,這滿滿的好處。

  在有利可圖且風險不大的情況下,不虛報的老實人可比三河地區存留的大象還稀少。

  於是陳洛發現這個問題後,就立刻著手去進行解決。

  回家盤纏雖然隻能算是蚊子腿,現在大漢的財政緊巴巴的,沒富裕到可以忽略這些損失。

  蕭何要是知道自己大手一揮,隨意地多用出去了幾千上萬貫銅錢,那估計提著寶劍就來找自己決鬥了。

  在河內郡思索一日,他方才找到了較為合適的解決辦法。

  他選擇讓五名家庭住址相近的士卒組成一伍,實施共同返鄉的方針。

  通過這樣的安排,原先的問題是基本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