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楚與華夏(2 / 2)

  春秋戰國那麼些年,各個國家的百姓之間有融合,亦在心理存在區別與差異。

  楚地的習俗和燕地的習俗,完全不同。

  而曾經的韓趙魏燕秦,現在要麼早已不存在,要麼已經發生巨大的改變。

  唯楚如故。

  難道是他們不想復國嗎?

  因為他們的土地上沒有誕生自己啊。

  項羽可以很自信地說,楚國的光復與自己息息相關。

  深吸一口氣,他側過頭道:“江寧,楚有七百載矣,我不想讓它的名號斷絕在項氏的手中啊。”

  楚作為國號,在華夏歷史上是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相當璀璨。

  春秋時,它一直充當著挑戰中原的南方霸主;戰國時,它在虎視眈眈地逐鹿中原,與秦國一爭天下,秦末時,大楚的旗號又由項羽發揚光大。

  赤底黑字的楚字大旗,早已深入天下人的心底。

  原本歷史上,在項羽之後,國號為楚的政權,再未有爭奪天下的機會,甚至割據一方,傳承數代的王國都未出現,仿佛氣運斷絕。

  這是項羽最不想看到的局麵。

  聽完這段話,陳洛低頭沉思起來。

  項羽這次拜見自己,先問的是家族的延續,現在又開始考慮楚國的存亡,有種在交代後事的感覺。

  不過項羽已經到了不惑之年,在醫學和科技發達的後世,尚且稱得上是中年人,可在平均年齡隻有二十多歲的古代,說這個年齡邁入老年階段,沒有誰會提出疑議。

  何況自己與對方的見麵,往往相隔三五年,中間不知會發生多少變數。

  項羽大概是想在這次把所有事情問詢清楚,避免意外來臨,什麼準備都沒有做。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想通這點後,陳洛緩緩抬起頭說:“大楚,大楚。羽兄覺得楚國的核心在於什麼?”

  這把項羽突然問得有些愣住。

  他最可自傲的功績即是光復“大楚”,現在麵對“大楚”的核心為何的問題,居然不能第一時間回答上來。

  想了想,他鄭重應聲說:“大楚的概念,乃是由多重雜糅,最終凝聚而成。

  至於大楚之核心,依我看來,在於百姓。

  當年暴秦滅楚,有讖言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就是這個道理。

  故而當年我舉兵起事,八千吳中子弟願意千裡相隨,縱死無悔。

  隻要楚地的百姓還在,那麼大楚的概念便不會消亡。”

  如果換成十年前的項羽,斷然是說不出這樣的話,亦不會思考到楚地百姓的重要性,對於成敗,他隻會簡單地歸於天命。

  陳洛眼中閃過贊賞的光芒。

  羽兄這些年也成長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