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殿外場景,陳洛臉上的驚訝不比其他人少。
  “陛下真是別出心裁啊。”身前的叔孫通語氣無奈,不知是褒是貶。
  陳洛淡淡說:“不過我有預感,陛下為此刻準備了很久。”
  此時
  殿前的空地,或者說小廣場上,突兀地搭起了一座青石高臺,劉邦正獨自一人站在上麵,在他下麵數層的臺階上,站著名“呼者”。
  聲音洪亮的呼者是為了避免劉邦的聲音在開闊空間內過小,那麼就由他來大聲傳遞旨意。
  待到隊形重新擺列完畢,那名呼者就開始轉達劉邦的話語。
  不過站在前列的陳洛,勉強能聽見劉邦原本的微弱聲音。
  高臺上,劉邦聲音嘶啞道:“諸位,你們乃是我大漢最優秀的臣子,是我大漢的棟梁,沒有諸位的扶持,那這天下不會日益安寧,田地裡結出的糧食不會越來越多。
  這些,朕都看得見,朕都記在心裡。
  這座高臺,是仿照當年長安城郊的那座高臺,原封不動地復製建造出來的。
  朕今日要如同當年宣布大漢建立那般,再與諸位議事。”
  聽他這麼說,臺下的不少人臉上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他們就說怎麼看著這座高臺分外眼熟,原來自己以前真是見過。
  陳洛倒沒有意外。
  他早就通過自己在大漢立國之典上打卡的那張照片,進行對比,發現這座高臺和照片上幾乎沒有差異,就意識到了這點。
  因此這也是他為何會對叔孫通說,劉邦為此準備了很久。
  說完一大段話,劉邦緩了口氣才繼續道:“那日,朕許下過‘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愛及苗裔’的諾言,不知諸位是否還有印象?”
  臺下有些冷場,眾人不知在這樣的場合下,應該參差不齊地回答說是,還是要由誰來領頭回答。
  不少人的目光集中在陳洛身上,想著這場朝慶是丞相安排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那麼此時他必然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吧。
  感受到那些目光,陳洛巍然不動。
  無論如何,自己在未有準備的情況下,都不適合當這個“出頭鳥”。
  靜了片刻,陳洛身側有了動靜。
  陳平上前一步,躬身拜道:“稟陛下,臣蒙受聖眷,家族興旺,遠勝當初,全憑陛下。
  萬謝陛下,大漢永寧!”
  話語慷慨激昂,言辭真摯有力。
  陳洛覺得自己是沒有辦法在兩息之間想出來這段話的。
  眾人亦是明白這點。
  於是他們齊聲附和道:“萬謝陛下,大漢永寧!”
  數百人的呼喊,蓋過了天地間其他一切聲音,連宮城樹梢與屋簷上停留的鳥群,都被驚飛。
  看到眾人表態的劉邦,眼底流露一絲笑意。
  待到天地重歸安靜,他們的目光聚在高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