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憔悴的劉盈
  劉盈巡狩,至代國。
  在先秦乃至兩漢,一國之君的活動範圍並非局限於京畿之地,不耽誤政事的情況下,出巡並不會像後世那般被臣子齊聲勸阻。
  《列子》裡就有“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侖,不至弇山,反還”的記載。
  春秋戰國時那些在外狩獵遭遇刺殺的君主,可謂數不勝數,如果他們一天到晚都待在王宮內,顯然不會遇到這類禍事。
  而始皇帝一統天下後,祭祀名山大川,又在泰山封禪,南達瀟湘,北至長城,共計六次巡遊。
  至於劉盈的老爹,大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在收服南越國後,亦是改道去沛地待了近一個月。
  無論是史書記載,亦或是民間百姓,並不會覺得國君出遊是什麼稀奇事情。
  八月進入尾聲。
  大漢天子即將抵達代城。
  官吏們在城門外按照規定的區域站好,夾道歡迎,不過早早出門的那批人,搶到了前排的好位置,有一睹聖顏的機會。
  雖說他們直接上級是代王劉如意,可不代表劉盈沒有可能提拔他們。
  萬一自己卓爾不凡的氣質在人群中脫穎而出,讓陛下一眼就關注到了呢?
  當天子車架正式出現在眾人視野裡時,他們吃了一驚。
  這未免太過簡陋了些。
  高大的馬車上沒有雕花與裝飾,除了總體的框架擴大,看上去普普通通,與尋常見到的那些馬車沒有什麼區別。
  唯一能彰顯天子氣派的,還是那拉車的那六匹純色白馬。
  在行為與身份不相匹配的時候,往往“身份”才是關鍵。
  若是乞丐裝腔拿勢,在吃飯時細嚼慢咽,睡覺時要求蓋鵝絨棉被,那會被人無情譏諷。
  可劉盈乘坐著略顯簡陋的馬車前來,沒有人出言嘲笑。
  他們站在道旁,紛紛出言恭維。
  有的說這是天子體恤百姓,不願意勞民傷財。
  有的說天子不必以外物而貴,本身就是天下至尊。
  有的說天子簡樸行事,下官亦當效仿,自己這就回家把裝飾用的珍寶全部丟了。
  這話倒是引起邊上不少人的注意,他們紛紛側目而視。
  大夥都是同僚,你的府邸在哪,我們都門兒清。
  今晚這就去你家後門撿垃……珍寶去!
  不過車駕上的劉盈半瞇著眼,感受著馬車搖搖晃晃與輕風鉆入衣袍。
  作為大漢的皇帝,各式各樣的奉承話他在長安聽,在沛縣聽,在中原聽,已經聽得夠多了。
  甚至那些人獻媚時的眼神相差無幾,劉盈覺得自己連他們接下來的舉動都可以完全預判到。
  如果說自己今日是步行前來代城,道旁那些人同樣能找到角度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