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壯哉!陽夏侯【養書可宰】 孤雁從雲間穿過,發出悲鳴。 從高空俯瞰下去,山嶺間覆蓋著深淺不一的綠,而從上自下流淌的溪水,其中暈染著絲絲淡紅。 “吱吱!”樹冠驚飛兩隻麻雀。 旁邊的小道上,一支疲憊至極的軍隊,正挑開路上礙事的灌木,踩過厚厚的草地,快速地行走著。 “咕嚕。”灌夫掏出水囊喝了一口。 他接著再從懷中掏出塊乾癟的餅子,上麵沾了幾滴汙血,不知是敵人還是從自己身上滲出。 拿袖口隨意擦去,幾口啃完,灌夫抬頭望著走在最前方的那個堅定身影,這是被灰暗無望填滿的天空中,僅剩的那道光明了。 “陳公,我們這次能走出去嗎?”緊趕幾步,灌夫連踩過幾根枯枝問道。 聞言,依舊精神矍鑠的陳洛側過頭,笑了笑道:“我不知道,但如果停在原地,那我們就沒有任何機會。 而一直往前走,就有可能繞到敵人防線的薄弱處,再狠狠給他們來一記痛記。 前些時日,我們做到了,那接下來一定也可以,仲孺,你覺得呢?” 沒有振奮地說些大道理,從他嘴裡說出的每句話都那麼樸實,但又無比有力。 而且自己在行軍過程中,總會走在最前邊。 所有士卒都能看見他的位置,明白前進的方向。 灌夫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說:“陳公您說得是,在您的指揮下,那些逆賊都是無頭的蒼蠅,被耍得團團轉。 不過我們這次連續走了將近兩個時辰,要不要先停一會。 倒不是我累,那些傷員狀態欠佳,走太久容易掉隊。” 想了想,陳洛點頭朝身側的傳令兵道:“傳我命令,再走最多一刻鐘,遇到緩坡或者平地,那我們就停下來休整小半個時辰,但禁止燒火做飯。” “唯。”傳令兵應聲離開。 聽到這個消息,灌夫頓時振奮不少。 沉吟片刻後,他又道:“陳公,等會你也要好生坐下來,一次不巡去後方,大家都能理解的。” 每次在歇息的時候,陳洛並不會獨自在大帳內享受精美的食物,而是先去巡視慰問完受傷或者疲倦的士卒,最後再在人群中一同吃著尋常的乾糧。 夏侯何、灌夫他們已經勸說過無數次了,就怕陳洛的身體吃不消。 要知道連日的行軍打仗,就連壯年男子或多或少都會覺得難以支撐,何況古稀之年的老人呢? 陳洛擺了擺手說:“我堅持得住的,萬一這次懈怠了,那之後都會想著放鬆,便不會再像過去那樣有毅力。 而且現在軍隊正是需要士氣的時候,我又怎麼能因為懶惰從而放棄鼓舞大家?” 他寧願多受幾份累,並非沒有理由。 自己沒有韓信、項羽那樣的指揮才能,可以讓士卒僅少量折損的情況下,便取得一場大勝。 因此隻能學習吳起體恤士卒的做法,保證在連續作戰後,軍隊仍保持凝聚力和紀律性。 從目前的軍隊的狀況來看,效果不錯。 哪怕士卒感到疲憊,但依然願意服從命令,沒有嘩變與叛逃。 灌夫神色略顯無奈,但他又隻能服從命令。 畢竟深入敵後的這些日子,軍隊在陳洛的指揮下,戰績無可指摘。 僅靠著萬餘人,就把逆賊後方鬧了個天翻地覆。 滅偵查,燒糧草,襲駐地……然後劉濞派了一支又一支的軍隊過來,通通被打得大敗,幾乎都被全殲。 他覺得劉濞坐在案牘前,看著那一封又一封的戰報,恐怕臉色會相當難看。 不過灌夫覺得對方便是因此惱羞成怒,居然派出三萬精銳,專門來進行圍剿他們。 如果是剛進入廬江地界的漢軍,處於全盛階段的時候,可能與荊軍仍有一戰之力。 可他們已經歷了數場激戰,傷亡不少,雖說軍隊的戰意尚可,但客觀條件上士卒的疲倦是無法免除的。 灌夫輕嘆了口氣,接著拱手道:“陳公,我這不打擾您了,要是有事,您派人來喚我已聲即可。” 頷首告別,陳洛神色重歸平靜,眼中卻蘊藏著化不開的憂色。 這次的對手,沒有那麼簡單。 自己率軍與這夥逆賊戰了兩場,皆未能取理想的戰果。 更重要的一點,相比之前荊軍的那些將領,此人實在是太穩健了。 之前領兵前來的那些將領,能力相當普通,在行軍和布營上都會出現漏洞。 陳洛借此發揮,打出一場大勝。 他們其中唯一說得過去的那名將領,則是臨陣指揮能力不行。 於是陳洛選擇戰場上利用正麵沖鋒,導致對方指揮忙中出錯,發生失誤,最後局麵徹底崩盤,被追殺十幾裡地,是靠著親衛死命掩護才沒被抓住。 荊國將領接二連三都是這類草包,差點讓陳洛以為劉濞是無人可用,直到這次率領三萬精銳的將領出現。 之前那些以少勝多的計策實施下去,統統沒有起到作用。 對方沒有犯過任何一個低級錯誤。 每次行軍紮營,這支荊軍都會先確保絕對的安全,不入險地,不紮營山林、穀地以及河邊。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會派出哨兵前去探路以及夜間值守,讓漢軍無可乘之機。 於是陳洛在正麵與他們進行交戰,但對方的指揮有條不紊,不給任何機會。 當然,這也是陳洛能力有限。 換成二十五歲的項羽,哪怕隻給他自己三成的兵力,一樣能夠斬將奪旗,把那三萬荊軍給打崩。 而且經過第一次交戰,對方似乎判斷出了己方的情況。 原本荊軍是穩步推進,小心翼翼地進行試探。 得知漢軍的虛實後,他們改變了部分作戰策略,開始圍追堵截,試圖將漢軍驅趕進“口袋”當中,但又不會過度分散兵力,以免各個部分被逐一擊破。 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陳洛指揮了幾次精彩的襲擊,卻起不到決定性的作用。 這就有些難辦了啊。 何況自己深入敵後的時間太短,又沒有立足的建立根據地,難以與對方長期周旋。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安穩脫身不容易啊。 見到他沉思,一旁的親衛猶豫片刻,終是開口提醒道:“主君,這邊出緩坡了,您之前說停歇休息一陣,後麵不少士卒眼巴巴地看著呢。” “啊,好,那大軍就在這停下,讓外圍負責偵查的士卒機靈點兒。”陳洛恍然,接著揉了揉下巴,“你幫我找來紙筆,我想寫點東西,嗯……沒有紙的話,那看看有沒有絲帛吧。” “唯。”雖然對主君突然提出的要求有些不解,但親衛仍是忠誠地去執行命令。 …… 漫天箭雨鋪麵而來! 灌夫一呼一吸,隻覺得口鼻中皆是血腥味,不知是空氣中彌漫的氣息過於濃鬱,還是它就是從自己喉頭湧出。 “該死!”他咬牙罵上一句。 前些時日他們在山林裡來回打轉,把那些荊軍繞暈,短暫脫離過一段時間的包圍圈。 於是他們打算朝著南方轉進,迂回離開荊國的控製範圍。 沒想到對方的探子發現漢軍溜走,荊軍直接調用騎兵混雜著戰車兵來進行追擊。 這可是正麵戰場上一頂一的殺器,用在追擊他們這隊“殘兵敗將”上,真可以說是殺雞用牛刀了。 荊軍的騎兵和戰車兵雖然比不上大漢軍隊裡那些真正的精銳,用來追擊步卒,卻是手拿把掐。 麵對騎兵幾輪沖陣下來,他們前軍已經有崩潰之勢了。 灌夫舉起沉重的盾牌,大口喘著粗氣,四顧之時,望見了不遠處陽夏侯正手持長槊,鎮靜地站在原地。 他瞬間安定下來,一手舉盾,一手握矛地過去。 到了離陳洛十餘步的地方,灌夫大聲喊道:“陳公,今該如何?吾願隨您再去殺一陣!” “是仲孺啊。”聞聲,陳洛側過頭去,瞇了瞇眼,見到是灌夫。 他麵色依舊淡然,接著說:“以不到六千步兵,對抗不了近三千騎兵,八百乘戰車的。” “那難道我們就在這等死嗎?”灌夫沒想到會得到這麼一個回答,語氣不由得有些急了。 他覺得自己就算是死,至少也得再換走兩個逆賊的性命,那樣才不虧本。 陳洛搖了搖頭說:“反擊組織不起來,那就是白白送死,無謂的犧牲是不值得的。 因此,我留下斷後,伱和夏侯將軍走。” 這話讓灌夫不由得一怔,內心不由還有絲絲羞愧。 自己剛剛怎麼能認為陳將軍會選擇擺爛呢? 要是沒有陳將軍的統率,自己隻怕早就死在了重重包圍之下吧。 他趕忙擺手說:“陳公,您留在這裡,我怎麼能夠拋下你逃走?而且要留人斷後的話,也應該是我留下來。” 陳洛微微皺眉,嚴肅道:“首先,這是軍令,你和夏侯將軍都應該執行。 其次,我開始也說了,全部留在這裡隻能都白白犧牲,沒有任何意義,你們離開,方才算是保留了一線火種。 至於為何是我斷後,那是因為讓你們來斷後的話,你們能掌控住軍隊嗎? 何況你們也就成全我,讓我這個老家夥發揮最後的餘熱好了。 嗯……還有最後一個理由,這也算個人請求吧,那就是我寫了一封書信,希望你能替我送回到陽夏。” 灌夫張了張嘴,與陳洛的那真摯而又堅定的目光對視數秒後,長嘆一口氣。 “末將灌夫,遵令!”他大聲吼了出來。 “好,好,好。”陳洛欣慰地點了點頭,“你和夏侯將軍到時候分別帶一千人馬,從兩個方向突圍,我會盡可能地為你們爭取到更多的時間的。” 步卒麵對騎兵,如果一昧逃跑,那對方收割起來是比割草還要輕鬆,可若是結成方陣,即使最後免不了潰敗的結局,但總歸是能夠多撐一些時間。 將灌夫喚到近前來,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封皺巴巴的帛書,以及一枚保存如新的香囊。 “老朽平生很少托人辦事,但在此拜托仲孺你將這兩樣物件安穩送回陽夏。” 灌夫重重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陳洛讓夏侯何與灌夫率領後軍分頭撤走,自己則是在前軍徹底崩潰前,指揮中軍在較高的地形處結成方陣。 麵對虎視眈眈而來的荊軍騎兵,他握緊了手中的長槊。 “隻可惜答應好的事情,沒能回去啊。” …… 背向著震天的沖殺聲離開,灌夫死死抿住嘴。 “我就回頭望一眼,一眼就好。”他在心裡默念。 如果看久了,怕自己忍不住回頭再投入戰場廝殺,那就辜負了陳公的期望。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深吸一口氣,灌夫扭頭望去。 殘陽如血。 ———— 孤軍千裡,輾轉數郡,路遇強敵,身陷重圍。 昔日吾言早歸陽夏,今悔之,平生終負卿一諾,雖願來日見故人,共親朋飲,難矣,難矣。 但為蒼生故,青山埋骨亦無悔。——《陽夏侯絕筆》 ———— 七國之亂,洛賦閑陽夏,說陳留太守,借甲銳,募士卒,為拒賊之勢。 時汝陰侯夏侯何亦有誌討賊,糾集鄉裡,練兵以拒逆黨,灌孟父子隨副之。 二人合軍,同為義舉,引兵南下,共抗逆賊。 初,荊王濞陷豫章、江夏、廬江,洛率眾襲糧道,叛賊攻之,傷大半而走。 陽夏侯深入敵後,以未滿萬之軍,擾逆賊三月,使之未能北上。然無援,逆賊發兵甚眾,圍之,洛力奮擊,斬賊首萬餘,縱兵寡於敵,持槊至死未退。 帝於長安聞,為陽夏舉哀,詔天下官吏哭之,念及單字無謚其功,追謚曰為“文貞”,勒碑著功,立廟荊楚,歲以致祭。 太史公曰:陽夏侯陳洛始為布衣時,便有淩雲之誌,才能出眾。及大澤鄉舉事,從高祖、楚武烈王定天下。 在禦史大夫位,定儀禮。為相時,位冠群臣,仍行事謙遜,不見驕色。 後領高祖遺命,去代十載,佐桓王成事。雖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逢國家難,年邁用兵,持威重,執堅刃,匡國家難,復之乎正。穰苴曷有加焉! 天下俱稱其烈,皆嘆曰:“壯哉!陽夏侯。”——《史記·陽夏侯世家》
第58章 壯哉!陽夏侯【養書可宰】(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