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周亞夫與項羽的合作 朝會結束次日。 長安各個城門在卯時洞開。 隨即,一批又一批的信使騎著快馬,踏過雨後泥濘道路,飛速消失在城門守衛的視野裡。 他們帶著旨意,行過涇水與渭河,走出函穀關,翻越秦嶺無數山,朝著巴蜀、韓代、燕趙進發,將陽夏侯壯烈戰死,謚曰“文貞”,上詔天下官吏舉哀之事,使四方知曉。 旬日過後。 三河地區,榮陽城郊。 此處不似原本歷史,有劉項大戰的遺址,故而少了幾分傳奇性。 但它因為處於要沖的地理位置,因此被周亞夫看中,當作東出平亂的橋頭堡,屯兵於此。 而榮陽城外的軍營,前後腳迎來了兩位使者。 前者從長安而來。 在周亞夫的軍營之中,天子使者亦沒有特殊待遇,必須在營門口下馬,接著由士卒引導進入營盤內部,等到了中軍大帳附近,還有周亞夫的親衛前來仔細檢查,確保對方身上沒有攜帶利器。 對於這樣的行為,這名使者並未惱羞成怒。 當年先帝親自前去細柳勞軍,都被拒之營外,還得派人帶著符節進去,最後才得以進入。 而且在進入軍營後,先帝甚至不能騎馬奔馳,隻能牽著韁繩徐行。 不過周亞夫將軍那次出征,是斬首匈奴精銳近萬,繳獲牛羊超過三萬頭,取得的戰果可以排在大漢立國以來第二,僅次於漢六年時韓大將軍的那次勝利。 因此先帝和周將軍在細柳的事情傳出去後,民間贊揚先帝寬宏大量,同時稱贊周亞夫治軍嚴格。 先帝尚且遵守周將軍在軍營裡定下的那些規矩,難道自己一個小小的使者會逾越的膽量嗎? 他老老實實地跟在一位披甲士卒後麵,用眼角餘光去悄悄打量周圍情況。 “周將軍手底下的軍隊,真可謂是大漢雄師啊。”使者不由得感慨一句,也算是在示好。 他入目之處,那些士卒都在井然有序地行走、巡邏、值守,沒有人朝自己投來好奇的目光,皆在忙碌。 走在前麵帶路的那名士卒,微笑著禮貌答道:“謬贊了,陛下聖明,故而士卒們皆願效死。” 使者察言觀色,看出這親衛的態度是禮貌中帶著幾分淡淡的疏離,於是不再多言。 片刻後。 兩人走到中軍大帳,那名帶路的士卒對門口的護衛拱手行禮說:“天使已到,請你進去報告給將軍。” “諾。”站在帳門右側的那名士卒應下,接著進帳匯報。 沒過多久,他便走了出來,行禮後說:“將軍請天使進去。” 經過這一層層繁瑣的程序,使者終於邁步走進麵前這間大帳,內心頗有幾分忐忑。 七國叛亂,陛下將除了禁軍之外,大漢其他所有軍隊的調動權力,全部交給了他。 而朝臣和關中百姓的輿論導向,都是選擇相信。 要說大漢軍中哪位將領能夠擊敗逆賊,他們覺得無疑就是周亞夫將軍。 因此在使者看來,接下來要見的乃是決定天下大勢勝負手的關鍵人物。 自己怎能不緊張? “見過天使。”大帳上首位置,周亞夫起身拱手行禮,神色頗為嚴肅,“在軍中習慣披甲,所以隻能行軍禮,還望使者恕罪。” “不敢,周將軍為國事而辛勞,我怎麼敢說不是呢?”使者還禮道,“吾這次從長安來,主要是為了傳達陛下的旨意。” 周亞夫輕輕點頭,應答道:“天使請說。” 這位使者說話並不磨嘰,亦沒有裝腔拿調,很符合他的胃口。 自己在軍中要處理的事務本身就多,要是因為有人匯報事情拖拖拉拉,那無疑會讓周亞夫感到煩躁,哪怕是天子使臣,亦不例外。 當然,他還是會照顧皇帝的麵子,不會將使者給轟出去的。 使臣從身上掏出一封詔書,宣讀說:“陽夏侯為國盡忠,深入逆賊後方力戰而亡,謚曰‘文貞’,為悼其節,詔令天下官吏為之舉哀。” 劉啟下詔,讓天下官吏為陳洛舉哀,並沒有將軍隊體係排除在外。 因此這位信使需要說是帶來這封詔令。 默然片刻,周亞夫點頭應下:“嗯,我知道了。” 他掌握大軍,自然是有著情報收集途徑。 陽夏侯的事情雖說是地方先往長安報過去,但實際上幾乎是在長安群臣得知該事的同一時刻,自己就已經知曉。 在周亞夫眼裡,陳洛乃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長者。 在周家最為危難的時候,是對方拉了他們一把,不然當年絳侯府內搜查出來的那批盔甲,完全可以把自己阿父定為重罪。 因此這些年裡,他在心裡一直默默記著對方的好。 不過陳氏並未有人前來長安為官,哪怕周亞夫想要提攜陳洛的後輩以報恩,都沒有這個機會。 使者將那封詔令收起後,又是掏出了另外一封詔令。 見狀,周亞夫不由得一愣。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前麵那份詔令應該是大範圍地下達,各個郡縣內都會收到,但現在使者拿出來的這道詔令,應該就是專門說給自己聽的了。 於是他是聽使者言:“……令周亞夫率三軍伐逆,為匡扶社稷,為天下安寧,為陽夏侯復仇。” 周亞夫微微瞇眼,很快品出了其中的意思。 陛下這是想要我再打出為陽夏侯復仇的旗號,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完全將那些逆賊壓死啊。 他相當清楚陳洛在大漢境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代地和楚地。 陳洛在秦末抑平地方糧價,那是救活了不少的人,比方濮陽城內的百姓,至今都傳頌著他的名字。 以“為陽夏侯復仇”的名義,估計能爭取到不少民心。 思量一番,周亞夫沉聲道:“臣定會遵從陛下的旨意行事。” 這道旨意上傳達的內容,自己之前亦是想過,但他作為臣子,貿然用上這樣的名義,那將有所逾越。 而周亞夫最討厭的就是破壞規矩的人,他肯定不願意帶頭壞了規矩。 待使者傳達完這兩件事情,周亞夫沒有再繼續客套。 他直接起身說:“軍務繁忙,恕不能繼續與天使交談,您若是想再軍中用食,請隨剛才帶您進來的那位士卒前去即可,還請您勿要亂走,以免進入軍營重地。” “是,多謝周將軍美意。”使者有些局促地笑著起身。 周亞夫剛才那番話的確有些生硬,略帶幾分“逐客令”的意味。 不過他倒沒有資格抱怨,行禮後便告退離開。 待到大帳重歸安靜,周亞夫緩緩坐下,眉頭微微皺起。 這道旨意會給戰局帶來怎樣的變化…… 陛下讓自己打出為陽夏侯復仇的旗號,帶來的益處是能收獲民心。 如果這樣做,那麼是否代表著自己必須先率軍南下,去消滅荊國和長沙國這兩股叛亂勢力呢? 畢竟陽夏侯死於廬江一帶,不把荊國的逆賊平了,似乎說不過去。 可自己原計劃是先行平定齊地的叛亂。 城西國、膠東國等反叛的國家,說到底都是從漢初時的齊國疆域內分割出來的。 雖說如今的齊國態度曖昧,保持著中立的名義,但齊王應該沒有背刺的膽子。 於是乎,齊地逆賊綜合起來,整體實力甚至並未超過漢初的齊國。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亞夫覺得將逆賊較弱的一方擊破,使大漢的北方穩固下來,再南下去平定荊國和長沙國的叛亂,似乎更符合軍略。 在他思索之間,帳外的親衛又走了進來。 “周將軍,有使者想要求見。” “嗯?”周亞夫有些迷惑,“我不剛剛才見過他嗎,怎麼又想要見,莫非是有什麼事情沒有說完?” 那親衛一怔,趕忙補充說:“將軍恕罪,是我沒有說清楚,現在外麵這位使者是從楚國來的。” 將軍最不喜屬下浪費時間,自己剛剛傳錯命令,情節更加嚴重。 畢竟軍中傳令兵要是在戰場上傳達了錯誤的命令,可能會導致整個戰局的情況都出現改變,影響成千上萬士卒的生死。 “楚國來的?”周亞夫摸了摸下巴,眼睛一亮,“快快請他進來。” 片刻後,一名風塵仆仆的使者站在了帳內。 兩人互相行禮問好過後,周亞夫直率地問道:“敢問你是楚王派來的,還是楚太子派來的?” 現在楚國算有兩位主事之人,平日裡大部分事務都由楚太子項宣處理,不過楚國派出使者前來拜訪自己,應該稍稍超出他的權限範圍。 故而自己有這麼一問。 “周將軍,我乃是帶著王上的旨意而來。”那使者坦率回答。 周亞夫深吸一口氣,背稍稍挺直,接著才開口道:“您有什麼侍寢,請說。” 項羽派人前來傳達的事情,值得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對待。 哪怕這位楚王在大漢立國之後,再未出過手,但沒有誰敢小瞧了這位曾經的霸王。 使者從懷中居然是掏出了一張地圖,緩緩暫開。 周亞夫想起了某個故事,身子下意識地緊繃。 不過直到地圖完全展開,並沒有出現什麼變故。 那使者指著地圖說:“我們王上想要為大漢出力,南下征討荊地的逆賊,而征調士卒之後,楚國境內較為空虛,因此他希望周將軍能夠統率兵馬,抵擋住齊國的叛軍,好讓他們不會騷擾到我們後方。” 不用去看那幅地圖,周亞夫腦海中自然是出現了相應的場景。 楚軍南下攻荊國,定然需要帶走國內的精銳。 齊楚之間,並未存有難以逾越的天險,等於是說楚地完全將後背坦露在了齊地逆賊麵前前,如果對方出兵攻楚,那前去伐荊的楚王恐怕必須被迫回援,導致功虧一簣。 如果楚王分兵,留下兵馬在國內防備齊地的逆賊,那帶少士卒的話,麵對劉濞的十餘萬大軍就有些力不從心。 想通這些後,周亞夫明白了這名使者前來的原因。 “請讓我考慮考慮。”他沉吟道,實際上心裡已經開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規劃行軍的策略。 齊地的逆賊前不久正在攻打無鹽城,大河郡守向自己送來了求援的書信,這證明齊地的叛逆當下的主要目標,是想要進入中原地區,繼而西進,往關中去。 楚地暫時是安全。 不過如果沒有項羽出現,自己受到朝廷和天下輿論的壓力,恐怕出征的重心需要放在荊地,放在劉濞那夥人身上。 有一說一,周亞夫覺得自己前去擊敗荊地的叛軍沒有什麼問題,但齊地的逆賊會不會趁機擾亂中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甚至威脅到關中呢? 時局瞬息萬變,誰都不敢提前打好包票。 但楚王提出與自己合作,讓他需要擔憂的問題全部解決了。 荊地的叛軍有楚軍去處理,周亞夫就不用擔心存在輿論的壓力,而齊地的逆賊交給自己,不僅是確保楚地穩固,同時讓中原地帶免受威脅,哪怕最後楚軍沒有處理好荊地的叛軍,那自己是能夠速勝齊地這幫逆賊的,到時候前去支援,亦來得及。 一舉兩得,簡直如撥雲見日。 楚王的提議完全可行。 由自己來擋住齊國的逆賊,甚至說直接可以消滅齊地的逆賊,楚國南下不會有任何後顧之憂。 於是周亞夫深吸一口氣,點頭道:“請您回去稟告楚王,為了天下的安寧與穩固,為了給陽夏侯復仇,我豈會拒絕楚王合作的提議呢? 此乃義不容辭之事! 三日後,我軍發兵,奔赴齊地,牽製逆賊。不會讓他們有任何踏上楚國土地的機會。” 聽著周亞夫振振有詞的話語,楚國使者行禮謝道:“周將軍高義,我這就回去稟報王上,精誠合作,共剿逆賊。”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兩人達成協議,而自以為蒸蒸日上的七國叛逆,迎來了黃昏。 ———— 七國叛亂之初,沒有準備的大漢丟失了數郡之地,整個南方以及齊地幾乎淪陷! 在天下危在旦夕的時刻,陽夏侯的犧牲改變了整個戰局。 這就是七國之亂的轉折點——漢楚聯合平亂的開始。——《歷史的十字路口》
第61章 周亞夫與項羽的合作(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