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項羽的抉擇(1 / 2)

  第337章 項羽的抉擇

  江陵城。

  青石城墻上銘刻著風霜雨雪、滾木投石留下來的痕跡。

  蜿蜒曲折的護城河並不清冽,顏色渾濁,水麵上漂浮著綠藻。

  城墻之上,站立著一隊隊披甲士卒,麵容堅毅。

  巡視完畢的劉濞,此時正站在城垛前,聳拉著腦袋,像是頭斷了脊梁的老狗。

  他拍了拍城墻,哀嘆道:“田將軍,你看我們還有機會嗎?”

  自己在士卒麵前,尚且可以強撐,裝出一副精氣神十足的模樣,那是為了軍隊士氣不徹底崩塌。

  等現在到了人少的地方,身邊隻剩下親信之後,劉濞便徹底繃不住腦袋裡的那根弦了。

  田祿伯想無奈地搖搖頭,但還是抿嘴出聲說:“王上,我們尚有十萬可戰之軍,求援的信使已經前往長沙國,而且您不是說……南越趙佗想和我們進行某種交換嗎?”

  說實話,他的心態不比劉濞好多少。

  之前收到楚國出兵的消息,田祿伯已經以最謹慎的態度去對待了。

  他和項羽的時代差得實在太遠。

  對方將近五十年未有過戰績,比自己的年齡都大。

  在這種情況下,田祿伯還是選擇最保守的策略,勸說劉濞從廬江撤軍,回到荊國內整頓兵馬,再與楚軍決戰。

  劉濞當場答應下來,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放棄了苦攻數月方才拿下的舒城,開始撤退。

  按道理來說,荊軍的選擇足夠果斷,足夠保守了。

  但是楚軍入他阿母的不講道理啊!

  他們回撤到江夏郡的雲夢澤那塊地方的時候,楚軍便尾隨了過來,並且死死咬住,掙脫不得。

  麵對那樣的情況,田祿伯人差點都傻了。

  自己撤退的路線裡,基本所有地區尚且由荊國實控,並且留有守軍。

  楚軍怎麼追上來的?

  繞路又沒有地方繞,他們出現自己麵前,證明所有的防線都被全盤殺穿!

  光是想想,都讓人不寒而粟。

  不過最初追來的那批楚軍,僅有兩萬餘人,於是田祿伯試圖用人數上的優勢,包圍之後,慢慢剿滅他們。

  然後荊軍就崩了,連崩三次。

  項羽帶著兩萬人在荊軍的包圍圈中,猶過無人之境,好幾次殺穿中軍,其中楚軍士卒離田祿伯最近的時候,僅有不到百步距離。

  於是他就明白了一個慘痛的道理。

  原來大漢開國時期的那些名將,含金量遠遠超過惠帝朝和文帝朝那些靠著混資歷提升上去的老將。

  圍剿計劃徹底失敗後,田祿伯便改變了自己的目標,隻求盡可能地多保留有生力量回到荊國,不在路上全部損失殆盡。

  這個時候,荊軍的人數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如果荊軍和楚軍數量相同,那他們在第一波接觸的時候,恐怕就得全軍覆沒,而他們現在軍隊人數將近十倍,一次慘敗,亦無傷大雅,靠著不斷留下軍隊斷後,荊軍總算挨到了江陵。

  不過他們抵達江陵的三日後,夢魘般的楚軍兵臨城下。

  “是啊,我們還有援軍,等到援軍到來,裡應外合,孤就不信楚軍能擋得住。”劉濞強打精神道,但他實在沒有多少底氣。

  自己十多萬人被楚軍不到五萬人摁在城裡錘,這找誰說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