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如此文章,誰人堪作?(1 / 2)

  第361章 如此文章,誰人堪作?

  未央宮外。

  數名宦者聽到殿內傳出高談闊論之聲,夾著著整整爽朗的笑聲,不由得互相對視嘀咕。

  “陛下和趙大夫、王郎中談話的時候,亦沒有這般開懷過吧?”

  “似乎有的,第一次召見趙大夫的時候,談論經文,陛下也是如此興致盎然。”

  “那次陛下隻和趙大夫談了兩三刻鐘,可這位陳公子在裡麵已經待了近一個時辰,大概還會留這位陳公子在宮中用晚膳。”

  “嘶,豈不是說這位陳公子聖眷昌隆,至少得有趙大夫那般前途,何況陳公子更是陽夏陳氏的子弟。”

  “趙大夫不是列侯,當不了丞相。但這位陳公子好像要繼承兩千戶爵位,你們細品。”

  “真是細思極恐……”

  這些宦者的活動範圍,大部分時間都是局限於這座宮城之內,但由於接觸人物身份的特殊性,讓他們養出了不俗的眼力見。

  長安城中哪家與哪戶有陳年積怨,誰人受到皇帝信賴,誰人處事又過於慌張,這些宦者經過交流後,全都門兒清。

  當然,漢代的宦者被排除在政治之外,現在皇權尚且被相權製衡,沒有發展到宦官可以假借皇帝的權柄,控製玩弄朝堂局勢的地步。

  ……

  大殿之內。

  “沒想到伯玉居然對屈、宋之文,竟然有如此深厚的了解,令朕嘆服啊。”劉徹在喜歡的話題上聊得開心,加上本身不過弱冠,暫時性地放下了作為皇帝的架子,和陳洛的交流更加類似友人。

  《詩經》裡的那些篇目,他覺得各種頌曲太過一板一眼,那些諸侯國放到現在,不過一郡之地,頌文都快吹成人間天國了。

  吹噓的話語比做的事情誇張得多,這讓自己根本瞧不上眼。

  至於《詩經》篇目裡的各種“風”,劉徹則完全無法共情。

  為啥會有男子夜晚輾轉反側,居然是在思念女子?

  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為之激動難眠的事情,難道不應該是開疆拓土,掃平蠻夷嗎?

  至於有心儀的女子,朕給她蓋一間黃金屋子,足以表明心意了。

  如果朕這樣伏下身段做事都感動不到她,那就是對方沒有眼光。

  朕不稀罕沒有眼光的人。

  劉徹欣賞不來《詩經》這類寫實內容,在偶爾閱覽過《離騷》的節選之後,鐘情於楚辭中的絢爛幻想。

  在他看來,那樣浮誇而壯闊的幻想,方才可以吸引到自己。

  隻是朝中臣子多治黃老,連儒家的《詩經》都不會去深入研究,更別說楚辭了。

  平日裡,很少有人會與他談到詩賦文章,多言繁雜政務。

  陳洛淡然笑道:“陛下,你喜好屈、宋之詩賦,那我記憶裡還有幾篇不錯文章,想來你大概沒有看過。”

  “哦?”劉徹瞇了瞇眼,被勾起了興趣,笑著反問道,“朕幾乎閱盡宮中藏書閣的楚地詩賦,就沒有遺漏的佳作,伯玉所獻上的詩篇,我必然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