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陽夏陳氏的支持(1 / 1)

2024-01-30作者:靈麓夜行 第382章陽夏陳氏的支持 祭祖大典持續了三日。 總共有祭拜、掃墓、修譜等環節。 而陳洛將自己及長輩的名號報上去,待到修譜結束,他在名義上亦是成為了陽夏陳氏的一員,算是正式認祖歸宗。 不過對於這般虛名,他沒有過多在意。 它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值得重視。 畢竟陽夏陳氏不可能舉族之力,調動全部的人脈關係,去支持一個外人做事,除非是三十年前,陳洛一言九鼎,去調動家族的一切資源。 現在的陳氏,哪怕陳直都沒有這樣的權威了。 待到祭祖大典全部結束,陳洛先休息了半日。 沒辦法,哪怕整個祭祖大典的過程,哪怕有人帶領指引,可各種轉場接連不斷,每日天色蒙蒙亮的時候便需要起床,中午偶爾可以覓得一處地方小瞇片刻,但休息不了多久,隻能稍稍恢復點精神,就需要連軸轉到傍晚時分。 就如“久病床前無孝子”,長期的照顧,往往最耗人精力,各種瑣事處理起來雖然稱不上麻煩,但在情緒低落的時候累加在一起,讓人在保持良好的態度,細聲細氣的說話,鮮有可能。 十幾二十年間,又有誰可以一直確保自己不遇到幾件糟心事呢? 而祭祖大典即使未到“家人久病”那般程度,但耗費的精氣神同樣不少。 經過連續消耗,陳洛還是選擇養足精神,再去按照先前的約定,去見兩個兒子,與他們共同商議事情。 “陳公子,主君與太康侯正在堂內等你呢。”當陳洛次日清晨前往侯府,剛走到門口,便有管家模樣的中年男子迎上來招呼。 “敢問管事怎麼稱呼?”陳洛見對方有些麵熟,但又覺得並未見過,於是出聲問詢。 管事拱手應答,“在下姓張,主君按習慣喚我為小張,陳公子叫我一聲張管事即可。” “那就有勞張管事帶路了。”陳洛笑了笑,接著應下。 他聽完對方的自我介紹,便恍然明悟了自己剛剛那股熟悉的感覺從何而來。 這不就是阿張和小張的後輩嘛。 看麵相應該是第三代人,若是第四代的話,那確實長得有些捉急。 不過對方連續幾代和陳氏綁定,忠心耿耿,故而沒再局限於車夫的位置,成了侯府的管家。 當然,自己說是要讓這位張管事帶路,但實際上他對府內的構造再了解不過了。 一路的景致並未發生多少改變,當初親手栽下的那幾棵桃樹,卻是長得茁壯不少。 嘴角微不可見地向上揚起,陳洛內心一片寧靜。 哪怕自己在外遍訪名川大山,踏足罕有人跡的險境,無比自由,但待在陽夏,待在侯府內,卻會感到源於內心的淡然。 有時候走在風浪中,會無比思念這一方小小凈土。 哪怕陳洛知道陽夏的家人記憶中的自己已經逝去,但他每次想到陽夏的存在,心裡依舊會感覺到溫暖。 或許這就是家的特殊性吧。 目光從庭院中的小池移開,陳洛穿過回廊與院門,在屋外停下。 “主君,我將人帶到了。”張管事輕敲門扉,對裡麵喊道。 “讓伯玉進來吧。” 聞言,張管事望向陳洛。 陳洛沖他點了點頭,表示知道,接著推門走了進去。 “嘎吱。”木門發出響動。 屋內,陳直和陳魯兩人端坐。 見陳洛進來,陳魯率先打了個招呼,接著照例行完禮後,他再側頭對兄長道:“你看看,這小子是不是和阿父長得像極了,我沒說錯吧。” 上下打量一番,陳直應聲說:“你還別說,伯玉的樣貌和阿父當年是有七八成相像,但這身遭氣質給我的感覺,有阿父當年的風範了。 難怪伱這幾天老是和我念叨這事,也無怪翁伯會覺得他是我們陽夏陳氏流落在外的子弟啊。” 陳直要比弟弟大上幾歲,故而當初在長安對陳洛的印象保留得更加完整,外加他的視力尚佳,一番打量下來,做出的分析居然基本未出偏差。 不過這些話隻是言說正事前的調侃罷了。 他們今日乃有正事商議,因此陳直很快回歸正題,“伯玉你既然認祖歸宗,那麼現在就成了我陽夏陳氏子弟,在外做官行事,亦是帶著陽夏陳氏的標簽與名義。 這二十幾年來,先帝至少十次下詔,想征辟我和阿弟兩人前去長安出仕,甚至在先帝二十年,嗯,二十一年春的時候,想讓我去擔任丞相。 但這些邀請,我全都拒絕了。 因為我很清楚,無論是我還是阿弟,隻要陽夏陳氏子弟進入中央權力中樞的話,就避免不了與我阿父進行對比。 阿父當年的種種功績,豈又能是我們這些後輩能比擬的呢?

如果我做得差了,那就是辱沒了阿父,辱沒了陽夏陳氏,那我寧可待在陽夏而不出,不過多消耗聖眷。 待到陽夏陳氏真出了俊彥,那他就可以帶著陽夏陳氏的名頭,能有更多機會做更多事情。 隻是這些年裡,陳氏子弟雖然有幾人不錯,但他們隻適合將一件事情做好,但很難像阿父那樣,具有開創性地進行革新。 雖然有幾人擔任過兩千石的太守,但我一直沒讓他們去往長安,沒有擔任九卿之類的官職。 直到前不久仁約和我說過你的構想,東升亦是時長在我耳邊誇贊你的能力與品行,這兩天,就連若愚都開始覺得你很不錯。 所以我今日決定見見你。 那你覺得自己是我心中預想的人選,堪比我阿父的人嗎?” 說完這些,陳直微瞇著雙眼,觀察著麵前年輕人的反應。 原本他預想中的種種情況都沒有出現。 如果對方激動地想要表態或辯解,那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否決,太過浮躁的性情在官場上會很容易被人抓住弱點,並且擊敗。 如果對方開始逢迎自己,想用花言巧語來打動自己,那陳直一樣不會選擇支持,這樣的人在官場上或許可以走到很高的位置,但終究會丟掉幾分風骨,哪怕做事,亦不能做得完全徹底,不值得陽夏陳氏全力下注。 而如果對方緊張、惶恐,那陳直更是不想多談,自己這個長輩都能帶來這麼多壓力,朝堂上各方冷箭竄出,豈不是更讓他舉步維艱? 但陳洛的目光沉靜,顯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這讓陳直有些琢磨不透了。 “能讓我說幾句話嘛?”陳洛緩緩開口,打破沉默,語調平穩卻有力。 陳直應下,“好,你來說說。” 自己的試探結束,對方完美地接了下來。 現在就看這年輕人想要表達什麼。 對此,陳直其實頗為好奇。 要知道自己在這個年齡的時候,除了勇武一些外,在人情世故和政治上一竅不通,畢竟他少年時期是跟在項羽身邊學習武藝,根本學不到心眼子。 直到後來阿父從代地過來,他跟著觀察模仿為人處世之道,外加開始負責處理陽夏事務,方才慢慢積累起了不少經驗。 可麵前的這位年輕人在賑災的時候,就想出了工賑的構想,並且完美地推行下去,遇到太守阻撓這樣難以邁過去的障礙,亦是懂得借助家族的力量去擺平。 單輪這般創新之舉,就連很多政治上的老手都不一定可以構想得出來,足以傲視同輩,至於後麵那“老油條”般的表現,和政治上的老手簡直沒有什麼區別。 人比人,真是氣死人啊。 麵對自己兩個兒子的目光,陳洛非但沒有感覺倒任何緊張,反而眼中隱隱帶上幾分慈愛。 抿了抿嘴,他壓住以教導口吻說話的心思,開口說道:“陽夏陳氏背負著壓力,但因為它們就止步不前,那會是陽夏文貞侯所希望的嗎? 陽夏文貞侯為天下蒼生奉獻,後輩卻為名所累,不敢再踏入朝堂,害怕在鬥爭中失敗,難道這合乎常理嗎? 您害怕陳氏子弟做不好事,敗壞了陽夏陳氏的名聲,但陽夏陳氏就這麼孤懸於世,看似不參與各方紛爭,但影響力實際也隨著時間在慢慢流逝。 先帝感念陽夏文貞侯的付出,重視陽夏陳氏。 當今天子受到先帝的影響,同樣對陽夏陳氏擁有好感。 但隨著下一任天子登基,朝堂上並未有陽夏陳氏子弟去表現自己的能力與赤誠。 陽夏文貞侯對他而言,便成了較為久遠的歷史,不再有切身的感受。 如果到那個時候,陽夏陳氏仍未等來您心中理想的人選,那又該作何打算呢? 為了維係名聲,迫不得已出仕,或者在時代浪潮下默默消亡,就像蕭氏、張氏那樣?” 自己以提問的方式去回答陳直剛才的問題。 並且直指對方的核心觀點。 陳洛了解長子的性格,把陽夏陳氏看得最重。 自己剛才的反問,則是將陳直長期貫徹的方案漏洞說了出來。 陽夏陳氏二三十年不出仕,保持清流,完全沒有問題,天下人心不會變化得太快,依舊會敬重陽夏陳氏。 但人心會如山嶽那樣,永遠不改變嗎? 自然不會。 人心如沙,聚散難測。 待到五十年,上百年過去,陳直期待的那個傑出子弟如果依舊沒有出現,那陽夏陳氏又該如何?

答案很明顯。 陽夏陳氏漸漸沉淪,大概率成為地方上望族,但放眼整個天下,或許除了祖上輝煌的歷史以外,別的方麵就微不足道,至於想要影響朝堂決策,簡直是無稽之談,會引人捧腹大笑。 “觀點新穎,口才同樣不錯。”陳直思索片刻,哈哈笑道,接著側過頭去,“阿弟,我覺得你說得沒錯,若是這小子都不能使得陽夏陳氏再度興盛,那家中其他那些小輩,就更不行了。” 陳魯木然地點了點頭。 這小子振振有詞,可前幾天說服自己的時候,好像不是用的這套吧。 簡直是見人下菜碟啊。 不過他倒沒有多說什麼。 雖然沒有正式踏入過官場,但阿父閑談時候,透露過不少官場中的事情。 可以混到中高層的那些,個個都是人精,都有情商、手段以及能力。 想和這些人鬥,如果麵前這陳伯玉老實本分,空有一腔熱血,那自己會勸他熄了這個心思。 但聽完他勸說自己兄長的話術,陳魯心安不少。 這小子是有股機靈勁在的,到了朝堂之上,在做成大事之前不會莽撞。 而一旁的陳直沉吟片刻,提議道:“那你此番前去長安,就帶著我的親筆信前去吧。不過前去長安之前,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可以順路去另一個地方。” 既然已經決定好讓對方出仕,代表家族未來的希望,那麼鼎力支持自然是免不了的。 作為陽夏侯,陳直的親筆信有相當重的份量。 不過陳洛倒是更關心後麵那個話題。 能與親筆信相提並論,證明重要程度不亞於陳直的那封信件,何況還賣了個關子,更是勾起陳洛的好奇心。 於是他問詢道:“接下來我該去哪?” “淮陰。”陳直緩緩開口。 一旁的陳魯當即解釋,“下月初即是我嶽丈百歲壽宴,陽夏陳氏需要派出子弟前去賀壽,我和兄長這身子骨是經不起長途跋涉的顛簸,那就隻能讓你們這些年輕人代為前去了。” “沒錯。”陳直點了點頭,“而且你這次前去淮陰,亦可結交幾位韓氏子弟,對未來亦有好處。” 他這都沒用暗示,而是直接指點起陳洛這次前去淮陰韓氏該做些什麼。 雖然現在的太尉是周亞夫曾經提拔起來的下屬,但大漢軍方的中高層內,有無數將領與韓氏子弟存在千絲萬縷的聯係,若是可以結交到韓氏子弟,那在武將陣營裡可以贏得不少支持。 這屬於陽夏陳氏影響不到的地方。 “我明白。”陳洛應下。 陳直自己說的這番話,屬於是推心置腹了,擺明了想要提攜自己這個後輩。 不然換成其他人,那麼就稱得上是交淺言深。 隻是陳直說要自己搭上淮陰韓氏的這一條線,陳洛打算是加倍完成任務。 結交韓氏子弟? 我直接找韓信他不香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