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獲全勝(1 / 1)

太平軍緊追不舍,一直持續到黎明,雙方才分開。清軍在漆黑一片的山路上一路潰逃,自相踩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周鳳岐天明統計,傷亡失蹤者約三千人!與清軍如喪考妣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太平軍歡呼雀躍的氣氛。   這一戰大破清軍,雖然未能斬殺周鳳岐。但單單從遺留下的軍旗和輜重判斷,這絕對是一場大勝!   整個太平軍上下一片歡呼,除了石達開。他在檢討自己,這次戰鬥太亂了。   “軍師,此戰我軍斬殺清軍大將,周鳳岐絕對不敢再來了!”秦日綱肩膀上的傷口還在滲血,依然神情興奮的匯報著。   石達開麵無表情的點點頭,眼底裡沒有一絲驚喜。   “知道了,把傷口處理一下,身體要緊。”   “是!”秦日綱不由敬佩,不愧是天使下凡,這樣的勝利都可以做到古井無波。   “rnm周鳳岐!”   秦日綱去包紮傷口,剛走出軍帳,石達開就臉色漆黑的罵了起來,氣的咬牙切齒。   他本來想一戰擊殺周鳳岐,讓太平軍上下知道自己牛掰。   結果呢?清軍跑的飛快,壓根找不到機會。當然最讓石達開氣結的就是,昨晚他看到周鳳岐後,立刻追上去要搶人頭。   清軍一路飛奔,石達開追了一晚上愣是沒追上。他隻是想要個人頭立威,清軍TM倒是把周鳳岐人頭留下再走啊!   石達開氣的不輕,在怒罵了好幾遍之後,才消氣。冷靜下來也清楚,這一次勝利,不是自己的功勞,全靠太平軍的勇猛。   他剛看見清軍,就二話不說領兵沖上去了。壓根不做什麼偵查啥的,石達開沖的比彭大順還快。   周鳳岐這個老家夥,就這樣被一個莽夫給偷襲了。想通這些之後,石達開也終於要給手下論功行賞了。   彭大順和石鎮吉殺了滿人大將,這次算了頭功。石達開還讓人通知楊秀清,周鳳岐退了。   清軍主力,廣西提督向榮也得到消息,周鳳岐被太平軍打敗。他得出的結論不是太平軍很狡詐,而是周鳳岐太無能。   向榮的自負,很快被李星沅知曉。他派人提醒向榮,小心駛得萬年船,千萬別大意。   按理說,李星沅是向榮的上級,並且他的叮囑也是善意提醒。向榮采納其言就是了。   但向榮偏要跟李星沅擰著來。他覺得李星沅年紀小,又是個文官,哪懂打仗?全廣西,打仗就屬他向榮最內行!什麼狗屁欽差大臣,不聽他胡說八道。   相比於向榮的自負,太平軍的準備工作做得那是相當充分。   江口正麵戰場,楊秀清挑選了兩千名戰士,分為九路,令他們在清軍的必經之處設伏。蕭朝貴派人在清軍可能經過的地方,埋設了大量的地雷。   楊秀清並非什麼戰術大師,他能想到的戰術,無非就是佯敗、伏擊這一套。   如果向榮心態沉穩,清軍不太可能被這個石頭絆倒。然而,向榮自負,自然中計。   開戰之後,蕭朝貴派兵先與清軍激戰,然後佯裝撤退,用小股部隊將清軍引誘進伏擊圈。   向榮心態飄飄然,認為太平軍不過是一群流寇,便麾軍追趕,未能看穿楊秀清的計策。   結果,清軍大敗,死傷一千多人。就連向榮也差點被俘。   清軍輸的太慘了,欽差大臣李星沅與新任廣西巡撫周天爵,互相甩鍋爆發矛盾。而向榮為了減輕責任,與李星沅和周天爵都有矛盾。   於是一時之間,大清廣西的官場亂套了。欽差大臣與巡撫相互拆臺,巡撫又與提督明爭暗鬥。軍隊不知道聽誰指揮,軍令調度一塌糊塗。   欽差大臣李星沅收拾不了局麵,隻能與周天爵和向榮聯名上奏,請求鹹豐再派一個懂軍事的欽差大臣,前來廣西坐鎮。   鹹豐大怒,他將廣西形勢的一團糟,歸咎於滿漢大臣的不團結。   於是,他任命首席軍機大臣賽尚阿(蒙古正藍旗出身)為欽差大臣,率領一萬五千精兵赴廣西,專門督辦圍剿太平軍事宜。   同時,鹹豐還任命滿洲正紅旗出身的烏蘭泰,為廣州副都統,率一千八旗軍和精良火器前往廣西助戰。   烏蘭泰是武將,行動迅速,接到聖旨後,即由廣州日夜兼程。在路上磨蹭了兩個多月,欽差大臣賽尚阿抵達桂林。   他此次前來,帶來了一萬多精兵,還有三百萬兩犒軍費。   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看在銀子份上,清軍恢復了戰力,又將太平軍團團包圍。   其實,李星沅作為欽差大臣,他希望鹹豐再派人來,這說明他無能,鬥不過周天爵和向榮。   不久後,李星沅突然死了。死因不明。有人說他是壓力太大,喝酒喝死的,也有人說他是壓力太大,吞金自殺了。   這件事的影響很大,清軍廣西當地團練人心惶惶,金田周圍的武宣等縣城,甚至出現了無兵把守。   今年廣西發生了蝗災和大旱,地方上糧食大麵積歉收。   不少受災嚴重的地方更是直接絕收,甚至發生了易子而食的慘劇。   百姓們為了生存,賣兒賣女,甚至是乾脆賣身給大戶人家當奴仆的不在少數。   如此情況,大清朝廷不思賑災也就罷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卻是依舊在催逼稅賦,使得到處都是一片混亂。   如此,便讓太平軍看到了機會,按照民間八月十五殺韃子的諺語,果斷選擇了全麵反攻。   楊秀清主張向西打武宣東鄉,因為朝廷催逼稅賦,群情激奮的莊戶百姓,打殺了武宣東鄉征糧的差役。   太平軍在此次獲勝之後,已經打破了清軍對金田的圍困。按照洪秀全的想法,太平軍主力東征,打算趁勢拿下平南縣,走出金田這塊貧瘠之地。   此時掌握軍權的是楊秀清,石達開和蕭朝貴,太平軍開會討論,洪秀全和馮雲山主張向東,石達開和韋昌輝贊成。楊秀清無奈,隻有蕭朝貴贊成他的意見,他同意打平南縣後,但作為對石達開不配合的報復,提出派蕭朝貴帶兵攻擊。   他還提出,如果打不下平南縣,就要按照他的要求向西進攻,走武宣東鄉,象州打桂林。   可是平南縣防守嚴密,有大量的火炮防禦城池,蕭朝貴帶領太平軍久攻不下。攻城受挫,楊秀清說服洪秀全,太平軍遂決定調轉槍頭從西線武宣,象州一帶進軍桂林。   為了能夠徹底的將清軍牽製在東線,太平軍在江口鎮晝夜擂鼓不休,迷惑清軍,想要從江口鎮西行進軍。深夜之中,太平軍的主力拔營西行,撤離了江口鎮。   楊秀清給平南縣各地莊戶百姓們,來了一手暗度陳倉,說是帶著大家去反抗苛捐雜稅,其實是準備換地圖,玩得就是一個出其不意。   這些莊戶們還沒反應過來呢,就已經從抗糧抗稅的暴民,變成了反清的太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