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穩定了廣西以後,他把眼光放在廣東,準備打廣州。他把政務全權委托馮雲山,“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 石達開認為,“吏治之壞,由於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誠為探源之論”。 基於此,他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對於那些貪贓枉法、漁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嚴懲。 馮雲山也認為,理財之道,全在酌盈劑虛,腳踏實地,潔己奉公,“漸求整頓,不在於求取速效”。 馮雲山認為,“民生以穡事為先,國計以豐年為瑞”。他要求“今日之郡縣,以重農為第一要務。 石達開在忙著調兵遣將,海軍的復興郡,他讓葡萄牙人和傳教士加緊折騰工業革命。湖南方向,彭大順和左宗棠在全州,開始征兵,分地,屯田。 石達開的要求是,彭大順配合左宗棠,在湖南向北發展,牽製清軍打武昌。 黑旗營為野戰軍,紅旗營為地方軍,後勤營相當於預備役。這樣層層選拔,能挑選出更優秀的士兵。 紅旗營作為地方郡兵,守衛地方,此時兵力達到十五萬。七郡又分軍事郡和和平郡,和平郡設一千紅旗營,負責地方安全,衛生。軍事郡有六國公負責,郡長輔助民政。 石達開考慮的很周密,黑旗營退伍下來後,沒有結婚的士兵,進入後勤營,有公務員負責找女人結婚。如果結婚的,分田發錢,並授予子爵,加入地方武裝部,管理農村民兵。 黑旗營駐紮在不同地方,在復興港,應天府,桂林郡,南寧郡和梧州郡。 黑旗營下轄五個師,每個師編製一萬多人。師長分別為石祥禎,譚體元,朱衣點,汪海洋和李秀成。 黑旗營新兵采取募兵製,石達開有樣學樣,組建黑旗營時,決定不在市民而在鄉農中招募兵員。 黑旗營所用軍官,多屬石達開自己的學生、鄉親和親戚中的知識分子。 黑旗營新兵多是貧苦農民,標準是年輕力壯,樸實而有農夫土氣者為上。他們當兵以後,家屬進入後勤營,包吃包住屯田。 簡言之,就是在農民中挑選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作為士兵。黑旗營官兵隻聽命於石達開,從而形成了一支以石達開為中心的軍隊。 石達開還規定,“招募新兵,須取具保結,造具郡縣、父母、兄弟、妻子都進入後勤營。” 石達開的這一做法,是繼承戚繼光的募兵思想。石達開對黑旗營的編製,也進行了改弦更張。 黑旗營的編製以師為基本作戰單位,師以下設團,團以下為連,師長以上不再設官,戰時轄於石達開一人。 石達開要求以將必親選、兵必自找、層層節製的原則組建軍隊,自師長至小兵都是逐級進行募選,改變兵與兵不相知,兵與將不相習的弊病。 黑旗營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大漢。這一宗旨,還貫徹在選將、募兵、軍隊管理,以及內外關係等方麵。 石達開常教育官兵,愛國的具體是仁、禮、忠、信,他的目的就是要以愛國來聚攏軍心,練出一支絕對服從於自己的軍隊。 石達開認為,“用兵者必先自治,而後製敵。” 石達開把選將作為第一要務,行軍之道,擇將為先。黑旗營的選將標準,是德才兼備,智勇雙全,而把德放在首位,並把德的內涵概括為“忠義血性”。 石達開提出,“帶勇之人,該求血性男子,有忠義之氣而兼嫻韜鈐之秘者,與之共謀。” 石達開的“忠義血性”將領,主要從江口軍校選擇,目前他的一千漢王衛隊,全是江口學生組成。 黑旗營把武藝高強的人做為斥候,石達開的學生,特別是江口軍校學生充當軍官。 黑旗營還實行專業化改革,六國公負責練兵,總參負責購買洋槍、洋炮,推進軍隊武器的近代化。 石達開很忙,大部分的時間用在海軍。海軍的發展,基本是按石達開製訂的藍圖進行的。 為了糧食,石達開命令張釗在海南,紅河三角洲和蘭芳共和國建立三支艦隊,從南洋采購當地物資。 石達開還和左宗棠對儒家學說進行分析,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氣學、理學和心學三個學術派別。 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於隘”、或“病於瑣”、或“偏於靜”。在這種情形下,石達開采用心學來做廣西儒家教育。 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學術爭辯,石達開也沒有乾涉,他還是搞統一戰線,兩家之爭應取其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避其異,揚其長,兼收並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石達開在大力培養自己人,孤兒全部進入童子軍,優秀的進入江口軍校,免費供吃供喝。 同時各地開辦新式學校,在學校開四門課,語文,數學,外語和歷史,歷史主要就是華夏十聖的學問。 學校分為三級,幼兒園,孩子出生以後到六歲,都可以入學,免費供吃供喝。 小學階段,還是全程免費,年齡到十三歲為止,學生必須送幼兒入學,否則後果很嚴重。 大學階段,小學入大學需要通過考試,采取專業教學。小學畢業選擇很多,優先參軍,次之就進入大學,實在不行,就進入社會,第一份工作,有石達開提供,進入後勤營做公務員的助手。 在學校教育上,石達開贊成左宗棠的主張,開始提倡儒家學說,他宣布打倒孔家店,保留孔夫子。宣布先秦諸子,為華夏十聖。 十聖是孔子,孟子,荀子,韓非子,墨子,管仲,孫子,子思,魯班,扁鵲。 為了培養外交人才,石達開在復興港開外語學院,請傳教士教學。 葡萄牙人穆帥和傳教士,翻譯西洋有用之書。復興港設翻譯館,該館先後翻譯,西方近代科技等方麵的書籍。 石達開還開創了職業教育,復興港的工人知識很少,這對引進和消化西方近代生產技術,是一個大障礙,必須學習文化。 提高工人的技術,創辦一所機械學校就非常必要。石達開成立漢王科技學院,請葡萄牙人和傳教士任教,開始培養技術工人。
第3章 石達開真是忙的飛起(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