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西平公主(2 / 2)

普安長公主趕忙又磕了個頭,這才扯著西平公主拜了兩拜,退出殿外。出了甘露殿,她才吐出一口長氣,對西平公主抱怨道:“十七妹,你這是何苦呢?在陛下麵前這麼說話,若非你我是女人,今日一百條命也沒有了!”

“哼,你怕死我卻不怕死!”

“這是怕不怕死的事情嗎?”普安長公主嘆道:“算了,也是我考慮不周,不過方才陛下的話你也都聽到了,這話是說給我聽得,也是說給你聽得,從今往後你我都要謹言慎行,不然高陽她們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鑒!”

甘露殿內,李治坐在桌旁,方才那枚剝好的雞蛋依舊放在桌上,一旁的羊湯上已經凝固了一層白色的油脂,都沒有動,兩旁的宮女內侍大氣也不敢出一口,也不敢上前收拾,隻是鼻息凝神,唯恐發出一點聲響,引來不測之禍。

其實李治並沒有被西平公主所激怒,他方才的舉動與其說是懲罰,更不如說是一種敲打。他很清楚西平公主說的是事實:吐穀渾以及其所在的甘青地區對吐蕃與唐兩大帝國的博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吐蕃王朝能夠與大唐較量兩百多年,幾乎與大唐同始終,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吐蕃王朝的地理位置。

吐蕃王朝興起的青藏高原是一個極其封閉的地理單元,它的西南麵是喜馬拉雅山脈,西北麵是昆侖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北麵是唐古拉山,東麵是橫斷山以及其餘脈高黎貢山、怒山、雲嶺、玉龍雪山及與其平行的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一係列由東西走向逐漸轉向南北走向的高山峽穀組成的藏東高原峽穀區。

不難看出,唐軍無論是從關中平原、四川還是西域,想要進入青藏高原腹地都是極其困難的,但反過來說,吐蕃人向外投放軍事力量的難度也很大,如果一定要說有一條比較便利的出路,那就是東北方向——先翻越唐古拉山與橫斷山的間隙河穀進入河湟穀地,征服了吐穀渾。

然後吐蕃人的選擇就很多了:向西可以與唐軍爭奪西域,向東北方向可以切斷河西走廊,聯合草原上的突厥、回鶻人進攻唐的北庭,向東可以直接下隴直接進攻關中平原,唐帝國的腹心區域。所以吐穀渾及其所在的河湟穀地對於這場戰爭來說至關重要,如果讓吐蕃人在河湟站穩了腳,那唐軍就不得不三麵設防,首尾不得相顧;而如果能夠確保吐穀渾人在大唐的忠誠,那即便吐蕃人再強大,也隻是邊境小患。

當初唐太宗令李靖領兵擊破吐穀渾,卻將女兒嫁給吐穀渾人的烏地也拔勤豆可汗,生下的兩個孩子也分別娶唐金城縣主、金明縣主,顯然是希望通過世代聯姻將吐穀渾人徹底的綁在大唐帝國的戰車上,成為大唐忠實的馬前卒。西平公主雖然方才言行無禮,但卻不愧為是太宗皇帝的好女兒,將自己的一生心血都獻給了大唐。

龍朔三年(公元663年),正當王文佐在百濟痛打百濟叛軍和倭人聯軍的時候,吐蕃人出兵擊敗吐穀渾人,占據了河湟之地,西平公主夫妻帶領數千帳百姓逃歸大唐涼州(今甘肅武威),受到大唐的庇護,而剩下的吐穀渾部眾流散四方。當時的李治由於正集中力量處置鐵勒叛變和遼東的戰事,也拿不出多少軍隊來。

隻得一麵派人送牛馬器具送給逃歸己方的妹妹妹婿,劃出耕地草場讓部眾不要流散,一麵派出使臣去吐蕃指責,令其退出河湟穀地,交還被吞並的部眾。吐蕃人自然不會被大唐這點虛弱的指責嚇倒,時間就在兩邊就在不斷的嘴炮拉鋸戰中流逝。吐蕃人在專心的招募部眾,布置移民,修築堡壘,將其變成自己新的遠征基地;而大唐則一邊搜集情報,囤積糧食,訓練軍隊,一邊謀劃消滅高句麗,準備最後“給你好看”。兩邊都認為現在還不是開戰的時間,都在約束自己的部下,於是乎這五年反倒是當地最為安靜的五年。

“西平說的不錯,確實是應該給吐蕃人一點顏色看看的時候了!”李治站起身來,走到窗旁:“隻是主將應該選誰呢?”

——————————————————————————————————————

平壤。

“依照朝廷旨意,須得留一人為安東都護府都護,統轄高句麗故地!”李績沉聲道,相比起幾個月前,他蒼老的驚人,原來還是花白的頭發已經全白了,鬆弛的雙頰看上去有些嚇人,這個老人讓王文佐想起了即將一根燃盡的蠟燭。

“英國公當真是時日無多了!”一旁傳來薛仁貴的聲音:“隻怕是難以再入長安城了!”

王文佐有些無奈的偏過頭去,裝作沒有聽到的樣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這些天算是明白薛仁貴是個什麼樣的人了,說得好聽點是心直口快,說的不好聽就是說話不分場合。沒錯,李績這些日子的確老的不成樣子了,但身為部下,這般公然議論上司合適嗎?

“三郎,你覺得誰會做這個安東都護,是你,還是我,還是高都督?”薛仁貴仿佛沒有注意到王文佐的疏遠,徑直問道:“我覺得就是從我們三個裡麵挑,契苾何力雖然資格比我們老,但年紀也太大了,估計打完這仗也就回長安養老了。本來就是我和高都督爭,不過這次三郎你的功勞太大,也有資格了!”

王文佐被薛仁貴這番絮絮叨叨弄得心煩意亂,他正想著如何讓對方閉嘴,卻聽到李績在上麵說:“朝廷昨日有旨意道,令薛將軍連夜返京,朝廷另有差遣!”

“末將遵旨!”薛仁貴站起身來,王文佐一愣,他也沒想到薛仁貴這麼快就要回去。他正想著,突然說李績劇烈的咳嗽起來,一旁的李敬業趕忙叫來大夫,處置了半響也沒止住咳嗽,隻得先扶到旁邊去歇息了。李績一走,屋內的氣氛頓時活絡了起來,有人對薛仁貴笑道:“薛將軍,朝廷急召,定然是另有大用,恭喜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