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膽怯(2 / 2)

“英國公,若是我軍先攻,那吐蕃人隻需不斷後退便能治我於死地,在下實無勝算!”

“不斷後退就能治我於死地?”一旁的李敬業已經忍耐不住,出言道:“還請三郎細說這後退便能取勝的方略!”

“青海之地西高東低,且地曠人稀。我若由東向西攻,則永遠是吐蕃人居高臨下,而且地勢越高,天氣也越寒冷,空氣也越稀薄,我方將士也會氣虛力竭,如何廝殺?”

“笑話!”李敬業笑道:“你又沒去過青海,如何知道我方將士會氣虛力竭?何況吐蕃人也是越走越高,他們就不氣虛力竭了?”

“吐蕃人與我們唐人不同,他們世代生活之地更高,也更為寒冷,並不會因為地勢高就氣虛力竭!”

“好了!”李績喝止住還想爭辯的孫子:“不錯,當初衛公領兵征討吐穀渾時,的確說越是向西,地勢就越高,士卒也愈發氣虛力竭,反倒是吐蕃人依舊奔走如飛,與平地無差。不過王都督你是怎麼知道的?”

王文佐心中咯噔一響,心知自己無意間漏了底,笑道:“在下在長安時,聽一位經過當地的西域商賈說的!”

“聽一位西域商賈說的?”李績笑了笑,顯然他並不相信王文佐說的話,不過他也不打算追究這些細節:“這麼說可不像你呀!當初在百濟時你可沒這麼膽小!”

“其實末將素來都很膽小的!”王文佐道:“隻是當初在百濟時沒有退路,隻能大膽行事。而若是讓在下出鎮隴右,那就自然沒膽量了!”

李績看了看王文佐,他有些看不透眼前這個人了,在攻取平壤時他表現出的勇氣讓人咋舌,但方才他又表現的如此的膽怯或者說謹慎。也許自己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真正了解他?但自己還有那麼多時間嗎?

想到這裡,李績突然感覺到一陣絕望,所有人在臨近死亡的時候都會有這種絕望,時間不多了,死神就在自己的身後,卻後繼無人。他心灰意懶的閉上眼睛:“今日就到這裡吧!”

王文佐一絲不茍的向錦榻上的老人下拜行禮,然後退出門外。一直守候在門外的曹文宗迎了上來,站在王文佐的側後方:“主上,我們現在去哪裡?”

“回去收拾行李吧!我們就快回泗沘,忙我們自己的事情了!”

————————————————————————

“什麼?讓我當熊津都督府都督?”沈法僧的臉脹的通紅,又是驚喜又有幾分窘迫:“這樣不太好吧?”

“沒什麼不好的!”王文佐笑道:“賀拔雍和元驁烈在倭國,崔弘度要跟著我去安東都護府,英國公讓我舉薦一人替代我,你說除了你還有誰?”

“是呀!”崔弘度笑道:“你要不想做,不如咱倆換換,你跟著三郎,我留下來坐鎮熊津都督府?”

“呸,就你聰明!”沈法僧啐了一口,對王文佐道:“那可以把黑齒常之留給我嗎?”

“不行,黑齒常之我另有任用!”王文佐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沈法僧的請求:“你自己想辦法,若是乾得不好,朝廷自然會派人來替代你!”

“那可不行!”沈法僧一聽急了:“大夥兒辛辛苦苦立下的產業,可不能因為我沒了!”

王文佐笑了笑,沒有說話,他此時的眼光之廣闊,自然不會還停留在區區百濟一地。有唐一代,雖然經濟重心是在不斷東移,但邊境貿易卻是西富東窮。原因很簡單,大唐的西邊正好位於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隻要這條貫通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貿易線路保持暢通,那麼上至長安朝廷、下至安西都護府的烽燧小兵,都能從這條金河裡分一杯羹。而大唐的東北亞地區雖然人口、農業條件、動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交通條件都遠勝西邊,但由於沒有繁盛的貿易,財富的獲取和積蓄都比西北要少得多。這也是大唐在西北甚至能兵鋒直抵蔥嶺以西,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而在東北到了今天吉林省和朝鮮半島北部就前進乏力的原因。

歷史上在東北亞地區有沒有出現類似於絲綢之路這樣的商路呢?其實是有的,比如在明代就出現了以人參和皮毛和主要貿易品種的參貢貿易,當地的女真頭人們為了爭奪進行貿易的資格,之間經常發生激烈的火並。而努爾哈赤之所以能夠崛起,也和這一貿易後大量的經濟和軍事資源流入遼東地區的背景相關,而古代日本和朝鮮也有很繁榮的銀銅交易棉布貿易。當然,這些貿易無論從商品的數量、路線長短、影響大小都無法和“絲綢之路”相比,但王文佐卻覺得如果有一個像自己這樣的人插手其中,歷史在這裡很可能會走向一個不同的方向。

興盛的貿易首先要有以下幾個條件:便捷安全的交通;充足的通貨;大量供需的商品。這幾樣其實當時都已經具備了,在消滅了高句麗之後,實際上從河北、山東、遼東、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乃是遠東地區已經不存在與大唐處於對立關係的政治實體了。隻要修建驛站,探清水路道路,就不難建立一條主乾商路,剩下的分枝就是時間的問題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