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天使(2 / 2)

“巡幸?明明是逃荒好吧!”王文佐腹中暗自吐槽,如果說西漢時的關中平原還足以養活以長安為核心的西漢上層建築,那麼到了唐代,從開國起關中平原就會發生周期性的饑荒,這還是建立在強大的漕運係統的前提上。說白了就是關中平原為核心的農業生產根本不夠養活唐代首都的龐大人口,偏偏從河南到關中這段水運條件非常差,所以盡管大唐從河北、江淮征收來大批糧食和布匹,但隻能堆在洛陽附近的倉庫發黴,關中依舊三天兩頭鬧饑荒。

“我知道了,慕容校尉你一路上辛苦了吧,趕快去歇息,我還有些事情要安排,明天天一亮我們就出發!”

———————————————————————————————————

月亮已經越過了樹梢,開始向西緩慢滑落,冉冉飄動著的幾朵浮雲,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消散了。清明的月色從天幕上傾瀉下來,將崔宅正堂前的院子照得通透,遠處傳來的打更聲一下下傳來,更承托的一片靜寂。崔辨與盧氏交換了一下眼色,向一旁的通判柳濱拱了拱手:“柳通判,方才在堂上的那位是——”

“那位郎君名叫慕容鵡,在北衙禁軍,乃是宿衛天子之士!”

“哦,哦,哦!”崔辨應了幾聲,心中卻有幾分忐忑,也不知道這慕容鵡帶來的聖旨說的什麼,與自己有無關係。

“柳通判,那慕容鵡所傳的聖諭內容您可知曉?”

“崔公說笑了!”柳濱苦笑道:“方才你也都看到了,慕容校尉傳聖諭你我都要下堂來,我又如何會知道?不瞞您說,那慕容鵡把我從床上拉起來,我才知道那王長史在你家,對了,王長史為何在你家?”

“哦,王長史此番來是向我家女兒提親的!”

“哦?有這等事?”柳濱聞言一愣,旋即笑道:“天子派自家親兵給王長史傳聖諭,這說明聖人把他當自己人,心裡有他,這可是大喜事呀,崔公!事成之日,定要叨擾一杯喜酒!”

崔辨一想也是,臉上也露出一絲笑容:“若能如通判所言,那就好了!”

“王長史都登門了,還有什麼不成的?”柳通判笑道:“王長史這麼年輕就如此官位,又得聖上恩寵,前途無可限量。柳某他日還請崔公多多關照!”說到這裡,他便向崔辨深深做了個長揖。

崔辨正要還禮,卻聽到堂上響動,卻是王文佐和慕容鵡出來了,王文佐向崔辨拱了拱手:“崔公,慕容校尉今晚就這裡睡,還請給他安排一個住處!”

“這個好說!”盧氏上前笑道:“還請慕容校尉隨妾身來!”

“有勞夫人了!”慕容鵡已經知道眼前這婦人很可能就是王文佐未來的嶽母,絲毫不敢有失禮之處,兩人見過了禮,便向後院走去,盧氏與丈夫錯身而過的時候,向崔辨使了個眼色,崔辨會意的點了點頭。

“柳通判!”王文佐目光轉到了柳濱身上。

“下官在!”

“天子有旨意,我明天一早便要趕往洛陽!”王文佐稍微停頓了一下,指了指崔辨:“崔公在青州,還請通判多多關照!”

“上官說的哪裡話!”柳濱趕忙笑道:“下官與崔公乃是知交,些許小事不勞上官叮囑!”

“那就好!”王文佐點了點頭:“在下還有點事情要與崔公交代,便不送通判了!”

“不送不送!下官告辭了!”柳濱趕忙向王文佐拜了拜,後退了幾步方才敢轉身離去。王文佐吐出一口長氣,待其走遠了方才對崔辨道:“崔公,在下此番來本欲與貴家結為秦晉之好,但方才天子有聖諭至,言吐蕃出兵攻打我西域,令我前往洛陽,應該是關於吐蕃交兵的事情。自古以來兵兇戰禍,勝負難卜,我此番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與雲英的婚事還是暫且做罷,待到諸事平遂了再提如何?”

“王長史此言差矣!”崔辨聞言神色大變:“你此番是為了國事,我若是毀約,天下人當如何看我?你若是願意,那今晚你我便將這婚事定下來,明日你隻管前往洛陽,剩下的事情都包在崔某身上!”

崔辨表現的如此果決,倒是讓王文佐有些詫異,他猶豫了一下:“也好,不過聘金之事,我——”

“這個不急!”崔辨笑道:“國事為先,賢婿這麼說倒好似我在賣女兒一般!”

“這個——”崔辨這次的回答讓王文佐覺得自己應該重新對他做出評價了,王文佐點了點頭:“這樣吧!我有一個部下叫曹僧奴,現在正在揚州經商,聘金的事情他回來處置的!”

——————————————————————————

送走了崔辨,王文佐回到自己的住處,崔弘度等幾個手下已經都被叫醒了,坐在桌旁,目光炯炯的等著王文佐。王文佐將慕容鵡帶來的手諭內容復述了一遍,最後道:“看來這次吐蕃的事情我還是躲不過了,明早曹文宗跟我去洛陽,你們幾個趕快回去,把我的安排傳達下去,預先做好準備!”

“三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你說的做好準備是什麼意思?”崔弘度不解的問道。

“牽一發而動全身,你們覺得西邊開打,東邊就會平靖?”王文佐冷笑了一聲。

“您是說新羅人?”桑丘問道。

“不光是新羅人、還有倭國殘黨、靺鞨人、高句麗餘黨等等,你們不要忘記了,我們從顯慶五年(660年)到今天(669年),接近十年時間裡在百濟、高句麗、倭國攻破了多少城池?殺了多少人?殺人父母、離人子女,這些事情是最遭人恨的,那些人並不是忘記了這些仇恨,而是形勢所迫不得不潛心躲藏。現在大唐在和吐蕃交戰,一旦開打,東邊必然空虛,到頭來這些人會怎麼做?”

“三郎說的是,是我們考慮不周!”崔弘度低頭道。

剛剛看到討論區裡有人說宋代才有通判,我想提醒一句。,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當過和州通判,百度的東西不一定就對。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