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佐到了?倒是好快!”李晉吃了一驚:“他隨行有多少人馬?”
“隻有百餘人!”
“百餘人?這也未免太少了吧?他城外可還有人馬?”
“倒是未曾聽說,應該是沒有!”
“這可就有些麻煩了!”李晉嘆了口氣:“請他進來吧!恭謹些,前往不可失禮了!”
書吏剛剛離開,李晉便挪動著肥胖的身體,有些費力的從羅床上下來了,來到屋前階上,這是他的身份所能允許的最大禮遇了。這幾年他雖然仕途上步步倒退,但在易牙之道卻頗有建術,不免吃多了些,便成了現在這個樣子,看了看自己如皮球一般鼓起的肚子,原有的勇氣不禁蕩然無存。
“下官參見李使君!”王文佐斂衽下拜道。
“你的威名我也曾經聽說過,著實是了不得!”李晉伸手虛托:“來,進來說話!”
王文佐進了門,與李晉分賓主坐下,李晉咳嗽了一聲:“你此番前來,可有帶兵馬來?”
“下官是在家鄉省親時接到聖上的手諭的!然後就趕往洛陽麵聖,這才得知自己被委任鬆州都督府都督,然後就直接從劍門入川,哪裡還來得及調兵!”王文佐嘆道:“不過在下也曾經向聖上祈請從遼東調兩千部曲,還有募集一千宣潤弩手,一千丹陽刀牌手,不過這些兵馬還在路上,少說也得兩個月後才能到了!”
“宣潤弩手和刀牌手?不錯,不錯!王都督果然是老行伍了,確是恰當!”李晉聽到這裡,露出了寬慰的笑容:“雖說還要兩個月,但也總比沒有好!隻要能熬過這個秋天,便好了!”
王文佐聽得話風不對,趕忙問道:“使君的意思是——?”
“是這麼回事!”李晉咳嗽了兩聲,解釋道:“這鬆州都督府始建於貞觀二年(628年),下轄崌、懿、嵯、闊、麟、雅、叢、可、遠、奉、嚴、諾、峨、彭、軌、蓋、直、肆、位、玉、璋、祐臺、橋、序等一共二十五個羈縻州。王都督應該也知道,這些所謂的羈縻州,其實和內地的州郡大有不同,原本不過都是些原為鄧至、吐穀渾、氐、白蘭、黨項及其他羌胡部落。貞觀初年我大唐國勢昌盛,這些羌胡便相繼歸附。但從貞觀八年開始,情況開始發生了變化,吐蕃人兵勢漸盛,開始向南擴張,其間雖然與我大唐有過幾次交兵,還約為甥舅之國,但其吞並羌胡逐部的勢頭從來沒有改變!”
“那我大唐就沒有想辦法製衡?”
“有呀!”李晉嘆道:“有過幾次交鋒,但也未曾討到什麼便宜,主要的法子是將羌胡部眾遷到內地!”
王文佐點了點頭,未曾說話。正如李晉所言,雖然在貞觀十年的鬆潘之戰中,唐軍先敗後勝,取得了勝利。但這次勝利是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無論是唐還是吐蕃在當時都認識到了眼前的敵人並不好對付,和平對於雙方都是一個更有利的選擇。於是在不久後唐太宗就把一個遠支宗室收為養女,嫁給當時的吐蕃國王鬆贊乾布,兩個帝國之間的關係進入了短暫的蜜月期。
在太宗皇帝在世的時間裡,吐蕃是以大唐臣屬的身份活躍於歷史舞臺的,不但屢次派出使節進獻禮物,還出兵協助唐軍在西域甚至印度的軍事行動。而吐蕃也從這種同盟中獲得了相當的利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們從唐帝國引進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加強了自身的中央集權,建立了特有的軍事政治製度,完成了從一個部落聯盟到封建軍事帝國的轉變。當太宗皇帝去世,高宗皇帝登基之後,吐蕃人實際上已經不再承認自己是唐的臣屬,不過還保留了原有的外甥——舅舅關係。
隨著吐蕃實力的增長和唐對西域、青海等地的控製,兩個強權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盡管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還沒有爆發直接的軍事沖突,但吐蕃的軍事行動卻變得愈來愈咄咄逼人:吐蕃不聽唐高宗的詔諭,在龍朔二年(663年)年滅亡了吐穀渾,控製了青海河湟地帶。龍朔二年(662年),吐蕃聯合西突厥弓月部進攻龜茲,次年進攻疏勒,麟德二年(665年),進攻親唐的於闐。唐朝所封西突厥繼往絕可汗阿史那步真向安西都護蘇海政誣告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彌射謀反,彌射被殺。突厥對唐朝離心,乾封二年(667年),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率西突厥弩失畢部歸附吐蕃,吐蕃暫時控製了瓦罕走廊。
如果說吐蕃人在西域和青海的軍事行動是鯨吞,那麼在川西北的行動就是蠶食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