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俘虜的生活(2 / 2)

正如那個唐人工匠說的那樣,到了第二天下午,這條索橋就已經大體完工了。旦增走上索橋,雖然腳下還是搖晃的很,但足以供人馬通行,而若是以前行人們必須多走七八裡崎嶇的山路來繞過這條山澗,差不多可以節約半天時間。為了慶祝,晚飯提供了酒和豬肉,甚至吐蕃勞工們每人也分到了一杯摻了水的淡酒和兩三小片豬肉,這在勞工們中引起了一片不小的騷動,甚至引來了騎馬看守的喝罵。

“都皮癢了嗎?快吃快喝,吃喝玩了早點休息,明天還有明天的活要乾!”

旦增大聲將唐人看守的喝罵翻譯成吐蕃話,勞工們紛紛安靜了下來。旦增也坐了下來,開始吃自己的那份。說實話,現在已經比剛開始的時候好多了,當時絕大部分俘虜們都很絕望,他們認為唐人會像吐蕃人對待其他戰俘一樣對付他們,皮鞭、毆打、粗劣的食物,繁重的勞役,很快就被折磨至死。

但他們很快就發現情況好像和他們想的不太一樣,沒錯,唐人一開始在他們的臉上打上烙印,但除此之外,就並沒有惡意的折磨。勞動雖然繁重,但食物卻很充足,還提供了充足的湯水、草鞋和衣物,甚至還有大夫,這是過去在吐蕃軍中都沒有的。唐人甚至沒有給俘虜們打上木枷,就那麼讓他們乾活,隻是在每天收工開工的時候各清點一次人數。

一開始旦增還奇怪唐人為什麼這麼放鬆,他們難道不擔心吐蕃俘虜們逃走嗎?但很快他就明白原因了,第一批逃走的人在第二天傍晚就被四周的羌人送回來了,唐人把他們綁在樹上,每人打了八十鞭子,然後告訴所有的俘虜,這是第一次,所以隻打八十鞭子,若是下次還有人逃走,那抓到後就要砍頭了。吐蕃人的工地是從鬆茂道的南端開始的,那兒距離吐蕃人的控製區還有幾百公裡的山地,而這片區域生活著大量羌人,唐軍已經預先為逃亡俘虜許下了一人一貫的賞格,俘虜們的臉上都有明顯的印記,要何等的運氣和腳力才能越過這片山地逃回吐蕃人的控製區呀!

事實證明,即便是吐蕃人,絕大多數人還是明白什麼叫知難而退的,經過大概大半個月後,俘虜營地外的木樁上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逃跑者的腦袋,到了這個月月底,留下的每個人甚至還得到了數量不等的貞觀通寶,這在吐蕃俘虜中引起了一片轟動,唐人居然還給乾活的俘虜發錢?真是活見鬼了,他們在吐蕃軍中當兵時都沒見過銅錢長啥樣的呀!

這些銅錢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唐軍看守驚訝的發現從第二個月開始,這些吐蕃俘虜們要變得馴服勤快多了,平日裡也不再是那副陰鬱、絕望的活死人模樣,眼睛多了些人氣,甚至有時還能聽到有人唱歌,工作的積極性和效率也提高了許多,在唐人工匠們的指揮下,修路工程的進度很快,已經完成了近一百六十裡的道路整修了。

隨著工程的進行,吐蕃俘虜們中比較機靈的一些人,比如旦增,他們驚訝的發現唐人在工程技術上的巨大優勢,在許多他們看來完全就是無法通行的峭壁、斷崖之上,唐人也能修建出棧道、索橋通過。他們很容易的想到,這些工程技術上的優勢很容易轉化為軍事上的優勢,原先戰敗時的不服氣、憤懣、怨恨漸漸被恐懼、敬佩甚至羨慕所代替,這種微妙的轉變是緩慢而又無法逆轉的,即使是最頑固的吐蕃俘虜們,也不得不承認唐人在許多方麵是優於自己的,自己的敗仗並非偶然,而是實力對比的正常結果。

由於擔任唐人的通譯,旦增考慮的要更長遠一些,他把得到的銅錢藏起來,在他的心裡隱藏著一個想法,也許有一天自己可以擺脫俘虜的身份,重新獲得自由。有了錢,他就可以買幾頭騾子,在這條路上當一個小商販,在他看來,這麼便捷的道路,做商販應該不難養活自己的。

“旦增,旦增!”

“什麼事!”旦增趕忙站起身來:“阿克敦校尉,您有何吩咐!”

“上頭需要一個通譯!你收拾一下,馬上跟我來!”阿克敦道。

“是!”旦增應了一聲,趕忙整理起來,他知道阿克敦口中的“上頭”就是唐軍中的大人物,甚至可能是那位王都督。他洗了洗臉和手,走到阿克敦身旁:“我都準備好了!”

“好,跟我來!”

旦增跟在阿克敦身後,走出俘虜的營區,上了馬,走了四五裡路,抵達一個不大的營地,營地裡隻有一個帳篷,四周比他平生所見過最大的帳篷還要大出兩倍,音樂聲從帳內傳出。它雖和別的帳篷一樣是用獸皮縫製,但卻是旦增從未見過的美麗獸皮所製。帳篷頂圍有一個巨大的鹿角,幾乎有兩個人那麼高。

“你在這裡等著,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叫你的時候再進去!”阿克敦低聲道,然後他才走進帳篷。

帳內暖和仿佛春日,四角都擱著裝著木炭的火盆,放射出暗淡的紅光,地麵則鋪了厚厚的熊皮地毯。王文佐倚著錦墊,曹文做坐在他的左手邊。朗日身著一件緋袍,盤腿坐在海豹皮上,彈奏著古琴,一邊彈奏,一邊詠唱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王文佐曾經聽過這首詩,不過不是在這裡——在川北高原的獸皮帳篷中,而是在二十一世紀的初中語文課堂上,這然他感覺到有些異樣。

朗日停止彈奏,優雅的將自己的雙手放在古琴上,這個英俊的青年給王文佐一種錯覺,自己麵對的不是一個吐蕃貴族,而是一個長安貴公子。

上午發現格薩爾王的那個錯誤,不好意思,真的沒想到一個藏族的神話史詩主人公竟然是宋代人,我還以為要更古老一些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