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矛盾(2 / 2)

“在吐蕃就是這樣!”旦增苦笑道:“而且就算我能付得起贖身錢,家人也會被人瞧不起,被人當成膽小鬼嘲笑,因為我沒有戰死而當了俘虜。如果我留下來,隻要讓同伴們說我已經死了,我的家人們反而會過得更好!”

“可是這不能怪你呀!”阿克敦的臉上第一次露出同情之色:“當時的情況你已經竭盡所能了,就算拚死,也改變不了結果了!”

“是的,但是我們吐蕃就是這樣,要麼打贏,要麼死掉,打了敗仗逃回來的都會被人說成是膽小鬼,頭上掛著狐貍尾巴嘲笑;更不要說是被俘了,我如果活著回去,恐怕整個家族都會為之蒙羞,還不如被人當成戰死!”

“我明白了!”阿克敦點了點頭:“我會把你的意思告訴上頭的,不過最後行不行,就不是我能決定得了!”

“多謝了!”旦增吐出一口長氣,向阿克敦躬身拜了一拜。

看著旦增離去的背影,阿克敦心中百感交集,他突然大聲喊道:“旦增,別傷心,事情總會好起來的!”

————————————————————————————————————————————————

王文佐住處。

王文佐俯首書案,手上的鵝毛筆在紙上飛速劃動,頭也不抬的說道:“說吧!”

“是這麼回事,都督,我不知道應該不應該告訴您,這可能會浪費您的時間”阿克敦神色猶豫。

“你已經在浪費我的時間了!”王文佐放下筆,抬起頭:“說吧,讓我自己來判斷應該不應該告訴我!”

“是!”阿克敦尷尬的低下頭,將剛剛旦增和自己說的事情講述了一遍,最後道:“就是這樣的,屬下覺得這件事情雖然不大,但還是應該告訴您,畢竟像他這樣的人在吐蕃俘虜裡應該不止一個!”

“你做的對!”王文佐嘆了口氣:“阿克敦,你這麼做是不是因為同情他!”

“是的!”阿克敦抬起頭,鼓起勇氣:“當時俘虜他的就是我,但我發誓,他當時已經竭盡全力了,我先是發動了夜襲,然後又用煙火熏,他的人被熏得眼睛都睜不開,從高地上滾下來,連武器都丟失了,這樣他們才投降的。在回來的路上,他忍受了很大的痛苦,可即使是這樣,他依然沒有丟下裝著好友骨殖的銅壺!”

“這是一個勇敢的人!”王文佐點了點頭:“勇敢的人不應該淪為奴隸,你可以回去告訴他,如果他願意的話,可以留下來,如果有其他和他類似情況的人的話,也可以留下來,但人數不能太多!”

“是!”

待阿克敦離開之後,王文佐重新在幾案後麵坐下,試圖繼續剛才的工作,但幾分鐘後他放棄了,將羽毛筆丟在幾案上,過了好一會兒才把情緒重新平靜下來。

“吐蕃人這麼搞居然還能有兩百多年的國運,簡直是匪夷所思!”

相比起交換俘虜時的頑固傲慢,朗日在開展貿易方麵就顯得通情達理多了。作為一個曾經在長安、洛陽留學多年的吐蕃貴族,他很熟悉當時唐人商業貿易的各種情況。當王文佐提出進行茶馬貿易之後,他立刻提出了一個相當有可行性的方案——簡而言之,就是一個簡陋版的長安東西兩市:

雙方每個月的月中和月末各進行一次貿易,交易的地點在預先確定的一個小市集中,兩邊的商人在市集裡進行貿易,而集市由一個三人委員會進行管理——唐和吐蕃各自派出一名官員,剩下一人由一名德高望重的商人組成,他們裁決糾紛沖突,征收捐稅,集市的警衛兩邊各派出一百名士兵擔任。貿易的商品種類事先約定。如果在這個集市之外的地方進行的貿易,一律都被認為是非法的,一旦被發現,商品沒收,商人將被處以流放之刑。這個約定將由盟誓予以保證,盟誓每年年初進行一次。整體來說,這個約定簡單、粗暴但又有效,雖然和自由貿易的原則半點不沾邊,但有兩個很大的好處:第一、利於征稅,方便管理;第二可以壟斷。無論是代表吐蕃贊普利益的朗日,還是王文佐,都在協議中最大化了自己的利益。

“大體就這樣,具體的細節那就交給下麵的文書來商議吧!”朗日笑著舉起酒杯:“如何?”

“很好!”王文佐笑道:“那什麼時候雙方舉行盟誓呢?”

“嗬嗬嗬!”朗日笑了起來:“王都督還是這麼性急呀!”

“倒不是在下性急,隻不過據我所知,貴國崇信神明,隻要在山川神明麵前宰殺牲畜,立下誓言,在有效期內,就不用擔心了,說到底,這貿易也是兩利之事,並非隻有我一家得利!”

“這倒是!王都督對於我們吐蕃人還真是了解呀!”朗日笑了笑:“不過在下還有一個問題,王都督您是鬆州都督府都督,你與吐蕃貿易,互不侵害;但大唐卻在調兵遣將,還令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而邏娑乃是我國之都城,這又如何解釋呢?”

“嗬嗬!”王文佐笑了笑:“薛將軍在隴右,我在劍南,您明白我的意思嗎?”

“你的意思是薛將軍打薛將軍的,與你無關?”

“我和薛將軍都是大唐的臣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豈會沒有關係!”王文佐笑了笑:“但是在劍南大唐並沒有多少兵,處於守勢,隻要我能夠讓劍南安定,別讓吐蕃兵鋒打到成都城下,也就對得起薛將軍了,朝廷也不會怪罪我了!”

“嗬嗬嗬嗬!”朗日笑道:“王都督這話說的未免有些一廂情願了吧?兩國交鋒,你得利就是我方吃虧。你想用劍南道的弱兵牽製我國之南線,卻讓貴國隴右大兵攻我青海,未免也想的太美了吧?”

“是嗎?可我覺得就算大唐攻下青海,對於貴國來說也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呀!”

朗日的眼睛瞇了起來,他死死的盯著王文佐的臉,試圖透過其外表看出心中虛實來,幾分鐘後他低聲道:“青海之地乃是我國之重地,良馬美畜皆生於茲、湟河穀地更是良田萬頃,若是失去便如匈奴失河西之地一般,婦女皆無顏色,豈可說有福?”

“良馬美畜、良田萬頃固然好,可內輕外重、尾大不掉更是國之大禍,這個道理你應該是明白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