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好!”蔡丁山點了點頭:“即便如此,你們也不可怠慢了,畢竟他是王都督的親弟弟,將來能在王都督麵前提上一句,便是我們受用不盡的好處了!”
“老爺放心,小人省得!”
“那位倭人郎君可曾來過?”一旁的諸葛文問道。
管事看了蔡丁山一眼,才小心答道:“五天前來過一次,把拿兩萬貫錢拿走了,臨走前留下一封書信,讓小人轉交給東家!”
“有書信?為何不早說!”蔡丁山麵色微怒:“還不拿來!”
“是,是!”管事趕忙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呈上,蔡丁山看了諸葛文一眼,接過書信卻不拆放入袖中,低聲道:“這裡人多眼雜,待會你我去書房再看!”
諸葛文點了點頭,這時家奴抬了兩幅肩輿來,兩人上了肩輿,有人在前頭打著火把照路,慢慢的往內宅去了。
夜裡沒有月亮,幾顆閃爍的星星,隻眨了眨眼,就隱沒在霧氣中了。宅院裡一片幽暗,幾點疏落的燈火在夜氣中顫動著,更鮮明地凸現出來;肩輿兩旁,廊柱、欄桿,以及欄桿外花樹房屋的影子不斷閃過;大門那邊的人聲漸遠漸小,聽不見了,耳畔隻剩下家奴又輕又勻的腳步聲……蔡丁山這時覺得自己整個人開始鬆弛下來,身體裡的倦意席卷而來。他仰靠在肩輿上,默默地瞅著長廊外的那一道黑糊糊的涼亭,呼吸變得均勻而又緩慢,雙眼漸漸閉上了。
不知道過了多少時間,蔡丁山再次醒來,他第一個反應是伸手去摸了摸衣袖,待到確認裡麵的信箋還在才鬆了口氣,他看了看外頭,依舊是院子裡,原來他剛剛隻睡過去了一會兒,肩輿還沒有到書房呢!他吐出一口長氣,從袖中取出那封書信來。
借助不遠處的火把光亮,蔡丁山能夠看到信封上的熟悉字跡,雖然是個倭人,可這手字可真不錯,幾不亞於崔盧子弟!他艷羨的用手指臨摹了兩下,然後才做罷。
“到書房了!老爺請小心!”
蔡丁山點了點頭,他走下肩輿,走進書房。諸葛文笑道:“信中寫的什麼,在下卻有些等不及了,何不拆看看看!”
蔡丁山笑了笑,拆開書信,卻發現有兩張信紙,他打開一看,卻是伊吉連博德的筆跡,上麵用很簡略的話語說王都督有一封親筆書信附於信後。蔡丁山吃了一驚:“王,王都督有親筆書信!”
“王都督親筆書信?不是倭人相公的嗎?”
“不,倭人相公隻是轉交罷了!”蔡丁山展開第二張信紙,隻見上麵密密麻麻都是一種奇怪的筆跡,蔡丁山剛看了幾行,嘴巴就不由自主的張開了。
“蔡東家,蔡東家,你怎麼了?信上都寫了什麼?”諸葛文見狀,趕忙問道。
“你看,你也快看看!”蔡丁山將手中的信紙塞給諸葛文:“有這等事,這等事,簡直不敢相信!”
“吐蕃人已經願意與我通商,每月兩次,於市集中貿易,欲參加者須有敕書,否則皆視為不法之徒。如今打算發敕書五十份,先前捐資之人皆有,餘者令爾等舉薦,籌款若乾雲雲!”
看到這裡,諸葛文也看不下去了,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他此時的心情,那就是幸福來的太突然了,當初他出錢支持王文佐修路的確存著投資的念頭,但也知道這種回報不會來的這麼早,也做好了等待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準備,卻沒想到來的如此之快,才兩個月多點功夫,自己的投資就看到收益了。
“王都督讓我等來分配敕書,諸葛賢弟,你有什麼看法?”
“須得小心行事!”諸葛文定了定神:“這可是王都督交給我們辦的第一樁差使,若是辦的不好,那就沒有下一次了!”
“嗯!看這王都督行事,卻是賞罰分明的,我們籌齊了那兩萬貫,他就立刻回了我們敕書,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已經還了我們那兩萬貫的情分,還有多的,如果我們辦的不好,他若是重重罰我們,也沒人說他的不是!”
“不錯!”諸葛文頓足道:“還是蔡老兄你想的深,我卻是想的淺了,隻想到有沒有下一次,卻沒想到受罰的事情!”
“那應該怎麼做才好?”蔡丁山問道。
“照我看,這件事情須得多問問小王郎君的意思!”諸葛文道:“說到底,血濃於水,疏不間親呀!”
“不錯!”蔡丁山猛拍了一下大腿:“我怎麼連這個都沒有想到,多虧賢弟了!”
首先例行討票,討訂閱,打賞。
其次,這本書已經有了150萬字上下了,書的質量如何大家應該也有個底了,希望大家有空的話,也幫著推廣一下,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本書,韋伯這些多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