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道真的判斷很準確,第二天中午,薛仁貴就得到了斥候的回報,有兩個吐穀渾牧人逃到了唐軍這裡,聲稱他們知道吐蕃人得知唐軍即將到來後,就把牲畜和老弱婦孺遷徙到了青海湖西南的一個叫做豆錯湖的鹹水湖避讓。
“豆錯湖?”薛仁貴招來向導詢問,向導回答確實有這麼一個湖,不過此湖位於積石山與昆侖山之間,地勢崎嶇,不便行走,隻有當地山間牧民才在那兒過冬,到了夏天便會離開去其他地方放牧。由於地勢很高,其他地方人若是走急了,便會發氣喘之癥。
“嗯,這麼看來多半是真的了!”薛仁貴笑道:“吐蕃人也知道我麾下騎兵甚多,若在平曠之地,多半逃不過我軍追索,所以躲到那山間苦湖去!”
“大總管!”阿史那道真卻沒有那麼高興:“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從這裡到苦海有五六百裡,而且中還有一半是崎嶇之地,進兵那段路還好,打贏了退回來就麻煩了,士卒都帶著繳獲的戰利品,帶著大批牲畜和婦孺,沿著山路退回來,人馬也都疲敝了,一旦遭到敵軍邀擊,後果不堪設想!”
“這倒是!”薛仁貴想了想:“那就隻有讓後軍在這裡設營壘,這樣退回就隻用走一半的路程,即便遭到敵軍邀擊,我軍也可以據寨而戰!”
“那你打算讓後營在哪裡立寨呢?”阿史那道真問道。
“自然是這裡!”薛仁貴伸出手指在地圖上點了點,正是曠野和山地的交界之處的山地,赫然寫著三個漢字:“大非嶺”
依照薛仁貴的命令,唐軍折向南行軍,穿越崎嶇的日月山脈,穿越平坦的大非川草原,一開始唐軍的士氣還很旺盛,但隨著地勢的逐漸爬升,越來越多的人覺得喘不過氣起來,他們僅僅坐在馬鞍上都覺得很難受,更不要說步行了。薛仁貴不得不下令把這些人交給後營,自己帶著精騎繼續前行。
隨著地勢的增高,四周的草原逐漸被荒蕪的丘陵和多石的山地取代,士兵們不得不下馬,以減輕馱畜的負擔,這又讓更多的人倒下,僅僅不過五六天功夫,就已經有三千餘人未發一矢便失去了作戰能力。
巍峨的昆侖山脈由西向東綿延,將青海與青藏高原分隔開來,而在今天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的交界處,有一個斷裂帶,將昆侖山脈和積石山脈分隔開來,這裡便是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經之路,這條通道的北端便是花石峽,出了花石峽,便進入了著名的黃河源頭區——星宿海,即鄂陵湖、紮陵湖。唐初李靖曾經帶領侯君集、李道宗討伐吐穀渾,先在大非川擊破吐穀渾大軍,然後沿著這條斷裂帶追擊吐穀渾餘部,直抵星宿海,望積石山,立碑為記。
“郭將軍!你統領後軍在這裡立營!必須挖掘壕溝,修建壁壘,還有望樓,把各種強弩都布置好,尤其是我從高句麗帶來的那些新鮮玩意兒,都安置好!讓吐蕃人眼睛都不敢看一眼!記住,大軍的安危係於你一身,沒有我的命令,你不能離開這裡一步!”薛仁貴指著不遠處的一個小丘下令道。
“末將遵命!”郭待封滿臉的不快,即便是他也能看出薛仁貴挑選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宿營地——這個小丘孤立而又突兀,正好位於這條穀地的中心,在四周的樹林中高高凸起,沒有人能夠繞過它而不被發現。最重要的是,在小丘上還有兩處水量不少的泉眼,小丘底部有一條小河,無需擔心大軍的飲水問題,隻要唐軍控製了這裡,最壞的情況也不過是退守相持罷了。
但從另一個方麵來說,薛仁貴的安排也把他從獲得大功的行列中踢出去了,是的,每個人都知道保護輜重的重要性,但沒人會在計算戰功時想起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盯著步兵們挖土砍樹,修建營壘,等待著勝利的消息,自己離開長安的繁華,來隴右吃苦可不是為了這個。
“郭將軍!”阿史那道真看出了郭待封的不快,他猶豫了一下道:“你若是不想守後營,不如便和我換一下吧!讓我來守後營,你和總管去領前軍!”
“這怎麼可以!”薛仁貴不等郭待封回答,就立刻否決了阿史那道真的提議:“前軍的騎兵中有一小半是突厥人,除了你還有誰能調派的好?軍中之事,豈是兒戲,怎麼能隨意調換?”
郭待封臉上的笑容頓時凝固了,旋即變成了悻悻然,他咬了咬嘴唇,冷聲道:“二位請放心,郭某雖然沒什麼大本事,挖土守營的事情還是能做好的!二位隻管去建功立業,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最後留一點殘羹剩飯給我便是了!”
每個人都能從郭待封的話語聞到那股濃重的酸味,但旋即就被更濃重的血腥味和硝煙味淹沒了,是的!馬上就是建功立業的機會了,長驅直入,敵人僅僅是老弱婦孺和牲畜,還有什麼能比這個簡單的任務呢?
————————————————————————————
花石峽。
天色昏暗,地衣和杉樹的味道伴隨著從高原吹來的寒風,在空中飄蕩。山間飄來陣陣白霧,人們奮力的驅趕著牲畜,穿行於亂石之間,向遠處的河穀走去,沒有人說話,隻有急劇的喘息聲和牛馬的叫聲,每個人都知道,時間就是生命,兇殘的敵人已經追來,他們的利爪獠牙已經快要碰到自己的背心了!
緊趕慢趕,還是過了十二點,隻能再弄一張請假條了!這一章算16日的。今天還有一章!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