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吐蕃的新消息(2 / 2)

“王公子不必多禮,坐下說話!”伊吉連博德打了個哈欠,指了指右邊下首的座位:“阿克敦說你是大將軍的舊識,本來不應該讓你久等的,隻是眼下要拜見大將軍的人太多了,而聖上剛剛登基,又一刻也離不開大將軍,所以很多事情就隻好由我代勞了,每日從早到晚,一刻也不得閑——”

“伊先生說的哪裡話!”王勃趕忙道:“晚生和盧兄當初在成都有幸結識王大將軍,本欲來與他一起來長安拜見,卻不想生了重病,在成都將養了幾個月才好,卻是來的遲了。”

“盧兄?盧照鄰?”伊吉連博德聞言一愣:“你是盧照鄰的朋友?”

“不錯!在下與盧兄相交莫逆,是多年的好友!”王勃趕忙道。

“嗯,是大將軍的舊識,又是盧照鄰的多年好友,那事情就簡單多了!”伊吉連博德笑了起來:“說吧,你這次來是為了什麼?求官還是別的什麼?”

王勃沒想到對方得知自己與盧照鄰認識之後竟然說話如此直接,不禁有點錯愕。伊吉連博德見狀笑道:“王公子你也不必不好意思,外間那些求見大將軍的也都是有所求而來,我當你是自家人也就不繞彎子了,說吧!你想要什麼?”

“求官!”王勃答道。

“那好!”伊吉連博德笑道:“那你想求什麼官,自己又有何所長?”

“在下曾在沛王府中為侍讀,詩詞文章皆有所長!”

“沛王府侍讀?”伊吉連博德臉色微變,作為一個倭人,他對於唐朝的文藝界始終是隔著一層,王勃又實在是太年輕,所以未曾將眼前的年輕人和那個顯赫的名字聯係起來,但沛王是太上皇的嫡次子,曾經是帝國的第二順位繼承人,能夠做他的侍讀,肯定是大唐文壇上數得著的後起之秀。

“原來如此!”伊吉連博德點了點頭:“既然王公子在文事上所有長,那眼下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去弘文館(李弘登基之後,為了避諱,弘文館已經改為昭文館,但是當時人說的順口,就沒有改),就先從校書郎做起吧?還有一個就在大將軍幕府記室,你選哪個?”

“弘文館校書郎和幕府記室?”王勃聞言立刻陷入了選擇困難之中,後者且不必說,就是從王文佐的心腹自己人,而前者雖然隻是從九品下階到正九品上階,品階雖低,任職要求卻高,除授校書郎官職的一般都是及第進士中的佼佼者或製舉登科的“非常之才”。校書郎屬於清官序列,職務清閑,待遇優厚,升遷快速,前途光明,被唐人視為“文士起家之良選”,社會地位和認可度都很高,“非貢舉高第,或書判超絕,或誌行清潔的不輕授”,對王勃有極大的吸引力。

“如何?”伊吉連博德也看出了王勃的猶豫,不過他也沒有催促,在他看來強扭的瓜不甜,自己已經把路都擺明了,願意走哪條路,就看王勃自己了。

王勃思忖良久之後答道:“弘文館聚集天下圖書文集,在下家中世代雅好學術!在下選校書郎!”

“好,王勃選弘文館校書郎!”伊吉連博德提筆記了下來:“你先回去等候消息吧,過幾日必有回應!”

見對方已經同意了,王勃鬆了口氣,起身行禮道:“多謝伊先生!”

——————————————————————————————————

太極宮、甘露殿。

“三郎!裴侍中,坐下說話!”李弘伸出右手指了指下首,剛剛登基的他便立刻升遷王文佐為左武侯大將軍、特進、中書門下三品;自己的未來嶽父裴居道為侍中,在他的心裡,這兩人便是他的左右手。

“隴右劉使君有急信至!”李弘從幾案上拿起一封信箋,遞給王文佐:“是關於吐蕃人的,你們兩位都先看一看!”

王文佐接過書信,拆開看了一遍,然後將其轉交給對麵的裴居道,待到兩人都看完了,李弘問道:“二位卿家,你們以為這件事情對大唐來說是好是壞?”

“吐蕃欽陵弒殺其君芒鬆芒贊贊普,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綱紀混亂,實乃天奪其魄,自然是好事!”裴居道躬身道:“臣向陛下道賀!”

“那三郎以為呢?”

“臣以為現在說這些還早!”王文佐指了指那封書信:“畢竟這隻是一麵之辭,最好還是再等一等!”

“等一等?”李弘皺起了眉頭:“三郎是什麼意思?難道三郎以為劉使君所報不實?”

“那倒不是!”王文佐笑道:“劉使君是臣的老上司了,其為人持重臣也是知道的。但畢竟這件事情發生在吐蕃都城,距離隴右有幾千裡,估計也就幾個吐蕃逃亡者口中傳出來的消息,很難見得事情的全貌!照微臣看,還是先等一兩個月,多得到些消息,再作決定!”

“嗯,王大將軍所言甚是!”裴居道點了點頭:“路途遙遠,消息變異也不奇怪,還是持重為上!”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