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吳魏對峙3月間,蜀漢老臣將歸天。(1 / 1)

我是魏文帝 102先生 3112 字 2024-03-20

黃初五年六月十二,吳國盡起水陸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魏國殺來,對外宣稱是給公孫氏報仇,實際上是得到了原荊州軍區一把手大將軍曹仁病故的消息,打算渾水摸魚。   曹魏方麵反應十分迅速地派了在遼東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新任荊州刺史王雄與蕩寇將軍張郃自新野入襄陽,司馬懿隨行監軍。   征西大將軍曹真自領揚武將軍王雙出壽春劍指淮南諸葛瑾。   一路上司馬懿,王雄與張郃就兵法上進行了一番探討,三人皆認同兵貴神速之說,因此日夜疾行不敢耽擱。   司馬懿與張郃還則罷了,畢竟也就四十多歲,要知道王雄老爺子如今可是六十歲的人了,這老家夥是一點鏈子都沒掉,而且說話辦事妥帖到了極致,三人中以他年紀最長,軍職最高他卻隱隱奉司馬懿為上。   王雄心裡明鏡一般,他和征西將軍曹真不同,司馬懿這個監軍就是專門用來盯著自己的,畢竟他不是曹丕的身邊人,兩淮屯田之事也隻是順帶罷了。   “王大人久經沙場兵法了然於胸,吳國之事不知王大人有何看法?”司馬懿也是習慣性的給王雄戴了戴高帽,意思是您王大人說怎麼搞就怎麼搞的架勢。   “不敢不敢,仲達曾多次隨武帝出征奇謀百出,深得武帝信賴還不知仲達是否想好了退敵之策?老朽駑鈍惟願洗耳恭聽。”王雄也是人精,大有唯司馬懿馬首是瞻的意思。   司馬懿連道:“豈敢豈敢。”   二人一陣商討之後達成一致:荊州突然換帥將士們自然驚疑不定,若是此時進攻必定難定軍心,再者吳王孫權那可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你覺得他可能會幫八竿子打不著的公孫氏報仇?他更大的可能是趁原荊州戰區一把手曹仁病故想趁亂看看是否能拿下襄陽這座他朝思暮想的荊州重城。   司馬懿與王雄都是聰明人,戰略家。將孫權的目的看透之後便製定了堅守不出的戰略,公孫淵既然去了東吳那麼他們戰敗的具體消息孫權自然也已經知道了,同時麵對司馬懿與王雄大小兩隻狐貍再加上從官渡就混出名聲的猛將張郃,孫權決定在長達兩個月的蹲守後全體東吳觀光團全部撤軍。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他們撤軍的前幾天諸葛瑾也灰頭土臉的撤軍了。   曹真和王雙到了淮南之後雙方大戰幾場互有勝負,但總的來說占據地利的東吳軍還是小小的壓製了尚未與兩淮軍區磨合成功的曹真。   曹真是個極好的將領但不一定是一個優秀的戰略家,同為空降的大領導司馬懿與王雄製定了堅守不出的計劃,但曹真卻不加磨合就進行了幾場規模不小的戰役,當然憑著其高質量的指揮作戰能力這兩場戰鬥打的不難看,卻也讓諸葛瑾軍的士氣高漲起來。   要知道吳軍之前麵對魏軍的時候那叫一個不敢吱聲,為啥啊?那得問那位威震逍遙津的猛男,能止小孩夜啼的張文遠可不是鬧著玩的。   這幾場戰鬥慢慢的給吳軍自信心都打回來了,哦原來魏軍也有和我們一個水平的啊,我還以為魏國全是像張遼似的呢,多嚇人呢!   有了信心就意味著有了士氣,士氣足了下到士卒上到將軍,參軍一個個兒都倍兒精神,參軍呂範甚至還獻計偷了一大波淮南軍屯的水稻,讓諸葛瑾很是過了一把勝利者的癮。   就在吳軍士氣高漲的時候曹真的參軍時任徐州刺史的王淩出了個主意,王淩估計也是看不下去了:完蛋玩意還征西將軍呢,快拉倒吧。打仗著玩意兒可不是你身份地位高就好使,你這征西將軍的名號就嚇嚇本國人還行,人吳軍都不搭理你,之前自己督戰徐州的時候竟是跑敵占區收割糧食,你來之後軍屯的糧食都讓人差點薅沒了,快往後稍一稍吧。   王淩估計也是沒招了隻好提了個針對性極強的建設性意見:調張遼過來對抗諸葛瑾。   曹真結合了目前的情況很是不爽的同意了,於是幾天之後張遼率本部五千兵馬就到了淮南一線。   張遼來了之後看見叫戰的吳軍都傻了,這還是自己熟識的吳軍麼?好家夥幾個月不見都敢叫陣了?   張遼當即就要出戰,殺一殺吳軍的銳氣被曹真給喊住了,曹真給的理由很正經,天氣不好。   要知道古代淮南地區屬於今安徽中北部,此時正是此地一年中最愛降雨的盛夏時分,張遼也就是氣不過,他當然知道雨停了再說。   這一場雨就下了整整三天,終於三天之後雨勢稍緩天空中隻有些許濛濛細雨還在飄灑。   曹真覺得差不多了,隨著張遼的又一次請戰征西大將軍曹真正式批準了張遼的戰鬥請求於是張遼率本部五千兵馬便出了城。   吳軍看到這陣容就覺得有點不對勁兒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再看那帥旗寫著張更是開始回憶起之前的狼狽了,隨著山西爺們張遼的一聲喊:“吾乃雁門張文遠是也,還不快快受死!”之後骨子裡被支配的恐懼瞬間讓大部分士兵開始如潮水一般退卻。   這幫士兵都擱著尋思了,就是這個口音這山西話咋這麼嚇人呢,這個雁門張文遠怎麼又來了,快跑吧,再不跑就離死不遠了。   更有意思的是老天都在幫張遼,張遼喊出口號後諸葛瑾已經感覺軍心不穩了,想要振臂一呼穩住隊伍奈何突然間雷聲大作,轟隆幾聲響雷將諸葛瑾的聲音給埋沒了。   天空中又下起了瓢潑大雨,大雨中張遼的五千兵馬聲勢比數萬人也差不了多少,諸葛瑾一看狼狽奔逃的士兵明白這仗是沒法打了,趕忙宣布緊急撤退,其實也不用他宣布了,前麵的兵馬早都跑的找不見人了,再不撤他這個司令就要給大軍殿後了。   數萬吳軍直接放棄了紮好的營寨,糧草輜重啥的也全都不要了反正能逃活命就行了,那些身外之物沒了就沒了。   吳軍此戰打的異常狼狽,主帥諸葛瑾也是差點光榮犧牲,這老家夥的胯下寶駒不知是被響雷驚得還是怎地,直接把諸葛瑾給摔了下來自己跑路了,諸葛瑾是與副將衛溫同乘一馬才逃脫的,此戰之後聽說孫權那邊也有打算撤軍的想法後諸葛瑾果斷先退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丞相,我家老爺快不行了,想要見您最後一麵。”   “什麼,速速備車!”諸葛亮急的連扇子都忘了拿,但此時已經顧不上這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