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大航海時代(1 / 1)

超時空史記 業火之劍 4216 字 2024-03-20

在朱元璋,李世民,還有李清照三人圍觀下,楚禎查完了草藥資料,又和三人一起檢查一遍確認無誤。   不遠處的林黛玉坐立難安,她是不是不該如此避著人?   正當她猶豫再三的時候,楚禎已經整理資料完畢,對李世民笑道:“這次你要去哪打仗?我給你開一下衛星地圖。”   衛星地圖給其他人或許不行,光靠地圖打不了勝仗,但給李世民效果卻完全不同。   “多謝楚先生!”   李世民大喜,先行禮道謝,才說道:“我剛得到的消息,瓦崗軍驕傲自大,紮營時沒有修築壁壘工事,於偃師被王世充擊潰,部將四散潰逃或投降。   李密率金墉城王伯當殘部,東逃進武牢關,因知我在長春宮,故派人送來求援信。”   武牢關即是虎牢關,李世民避諱祖父李虎,所以稱武牢關。   這一席話信息量相當大。   其一,李世民說李密驕傲自大,沒有修築壁壘工事,這肯定不是李密書信裡寫的,而是唐朝探子看到,回稟李世民。   其二,李密在信中應該是說了他和王伯當有多少多少人馬,目前正在武牢關。   最後,因為楚禎發揮了一點小作用,李世民提前打完薛舉,並坐鎮長春宮,東望洛陽,導致李密沒有馬上從武牢關逃離,而是咬牙守城,寫信懇求李唐支援。   “虎牢關啊……”   楚禎滿是感慨,“三英戰呂布,一戰擒雙王。”   “三英是誰?”   李清照立馬問道。   她聽著楚郎君好似在說歷史,但她卻不記得三國時有“三英”這一號人。   朱元璋,李世民也同樣不解——在這兩句話裡,李世民隻聽懂呂布。   唯獨坐沙發的林妹妹掩著小嘴直笑。   楚大爺說的好多事情,都是其他人不懂,唯獨她聽懂了。   “三英是蜀漢的劉備,張飛,關羽。”   楚禎笑道:“這是來自於元末明初一本叫三國演義的小說。”   “劉備張飛關羽……戰呂布?果然是話本小說。”   李世民根本不信呂布能一人戰張飛、關羽兩大猛將。   朱元璋說道:“朕在洪武四年,把虎牢關改為古崤關了。”   這句話不無得意。   “二百年後又改回來了。”   林黛玉笑說。   朱元璋頓時繃不住,怒道:“哪個龜孫亂改的?!”   大明國祚三百年,那小姑娘說二百年後改,可見是他那些混賬子孫改的。   林黛玉笑著沒有回答,她也不知是誰改的。   “行,我開衛星地圖,把長安到洛陽的地形圖都給你印出來。”   楚禎一說,李世民就快步去把窗簾給拉上,林黛玉也主動站起,去拉其他地方的窗簾。   全球衛星地圖再一次出現在四人麵前,蔚藍色的水球,其上漂浮的朵朵雲彩,堪稱神異之極,林黛玉也不禁站起身,來到了李清照身旁,一起看這張地圖。   楚禎看了她一眼。   李世民看衛星地圖看得入神。   半晌後。   朱元璋感嘆:“朕實沒想到,小琉球島比大琉球國大那麼多。”   小琉球大琉球,滿嘴順口溜。   楚禎轉動衛星圖,對著小琉球島,說了一句:“如果你派船隻去上麵,建一個都指揮使司,功績不亞於打下雲南、遼東。”   隻要建了都指揮使司,史書上再稍加記錄,就可以宣稱“自古以來”。   朱元璋沉默了一會,看著小琉球島問:“這島如今很重要?”   楚禎想了想,說道:“如今大明受到的倭寇侵擾已經讓你頭疼,而終大明一朝,倭寇問題始終存在,且愈演愈烈,直到戚繼光抗倭,才稍有改善。”   朱元璋深皺眉頭,目光逡巡在小琉球、大琉球島,以及倭國、高麗之間。   有了地圖後,他對大明內外有了新的認知。   楚禎繼續說:“大明後期,來自西方的蠻夷開始侵占東南亞,也就是這裡。”   他鼠標畫了一個圈,李世民目光從長安洛陽,移到了嶺南以南,胸腔中某種強烈豪情越發奔騰不息。   中原以外,還有更廣闊的天地。   “西方紅毛番占了小琉球島,幸好之後被鄭成功擊退,否則——”   不等他們說話,楚禎又感慨道:“從大炮時代開始,北方胡騎就漸漸不再是威脅,華夏轉而麵臨來自海外的敵人,你們都是領軍作戰的,可以從地圖看出小琉球島有多重要。”   李世民看到了。   豈止重要,簡直就是必經之路,琉球島扼守在最關鍵位置上,與瓊州成為中原海上門戶。   另外,北方高句麗所凸出的一個犄角,也就是新羅百濟國,這地方同樣封鎖著渤海。   “西方紅毛番占了小琉球?!”   朱元璋不用看現代地圖,隻一聽就覺得渾身難受。   大明臥榻,豈能容忍番夷在海外鼾睡?   但沒等他開口,林黛玉就忍不住說:“我聽說紅毛番國現在就占著琉球島。”   “啊?”   楚禎驚訝看向林妹妹,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順朝沒有趕走琉球島上的殖民者?”   紅樓夢裡,遠嫁海外的探春,不會就是去了琉球島吧?   如此看來,大順朝的處境也很不樂觀。   林黛玉微微點頭。   “哼!這些番夷都該殺!”   朱元璋很是惱火。   楚禎笑了笑,“如今離番夷開始坐船出海,還有一百餘年,但大航海時代始終會到來,所以我先前說,開海禁很重要。”   “朕已知曉。”朱元璋道:“小琉球國雖與我大明不通來往,不曾朝貢,但它既然在我大明海域內,朕回去就遣使,命他們來朝貢!”   他居然“發明”了海域一詞,不愧是洪武大帝。   楚禎笑說:“收回琉球島不急,伱得先開海,讓商人造船,大明再造大炮,船堅炮利後,才能開啟大航海時代。”   “朕已經下令開海。”朱元璋仍舊看著地圖。   李世民也在看著。   “唐朝想出海還早。”   楚禎轉動衛星地圖,回到長安與洛陽地帶。   李世民有嘴但說不出話。   他不是大唐皇帝,也不是太子,能為大唐打了天下,抵禦突厥就已經了不得,還能說動他父親或者兄長出海去什麼琉球島?   不可能的。   他不是明朝洪武帝,能一言定下國策。   “……”   話是這樣,但李世民心中總不甘心。   他聽了楚先生對後世時代變化的講解,又看了世界之大……   罷了,先去救李密瓦崗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