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標兒進來後,朱元璋的火氣消去了大半。 嘉靖不是標兒的子孫,是老四那龜兒生出來的! “你來看看。” 朱元璋指了下桌上的紀效新書。 一個小太監已經拿了太子的椅子過來,朱標拿起書後,坐在父皇對麵,翻開書仔細看。 卷首隻看一點,他就忍不住心中的驚疑,看向父皇。 朱元璋臉色黑沉。 朱標再往下看,終於問出來:“父皇,嘉靖三十五年……是我大明朝的皇帝?!” “是。” “兒臣請罪!” 朱標慌忙跪下。 “不關你事,起來!” 朱元璋憋著火,罵道:“老四怎麼還不到?!” 他打不到嘉靖,隻能打老四。 “回父皇,四弟還要十來日方能到應天府。” 回過話後,朱標方才站起,拿著紀效新書,羞愧道:“後世子孫無能,以致父皇發怒,兒臣之錯也。” 朱元璋:“……” 這其中內情,他怎麼也不能對妹子和標兒說,隻能委屈標兒了。 “你說說你在這本書看出些什麼。” 朱元璋吩咐兒子道。 無需說明此書從何而來,朱標就已知是來自楚真人。 他拿著書,沉吟半晌後說道: “海禁禁不住倭寇,反而愈演愈烈。” 他望向父皇,見父皇坐在椅子上沉默。 朱元璋神情鬱悶,說道:“俺本以為倭寇多是張士誠和方國珍餘部,但如今看這本書中所寫,倭寇的確來自於倭國,二三百年間不斷襲擾我大明海邊。” 朱標道:“可惜倭國與高麗並無陸路,不然倒可以派兵將其平定。如今這局勢,是倭國不斷有船從海上來,在邊疆極長的海邊不斷襲擾,大明沿海隻能疲於應付。” “還是得造船!造大船!滅了倭寇老家。” 看了這本書後,朱元璋已下定決心攻打倭國,可惜時機未到,船也不夠,能出海打仗的兵也沒練足。 朱標還不知“大船”是什麼,他又仔細想了想,“父皇如今要在春分日開海禁,恐沿海之民又會架船出海,與方國珍餘黨私通貿易。” “我也在想這件事情。” 朱元璋思索一會,又問兒子:“你認為該派誰去平倭寇?” 朱標知道這是父皇問政,因而仔細思索了一番,才回答道:“倭寇多侵擾福建廣東浙江,兒臣以為,可命溫、臺、福、興、漳、泉、潮州等衛所督造海船,督造防倭海船,加強防備。” “這不過此前之策,如今卻是不夠了。” 朱元璋說道:“我欲要整頓大明水師,將各衛所造船之工匠集中在數個地方,統一海防,興建海軍。” 朱標聽得驚訝。 朱元璋再問:“你認為,誰能擔任大明海軍第一位將領?” 大明海軍? 朱標一時弄不清這大明海軍究竟有多“大”,是否隸屬五軍都督府。 但從他父皇整合多個衛所督造海船一事來看,未來的大明海軍,估計是要掌管所有船隻製造,海防,統領沿海衛所。 與五軍都督府並列。 都督府左右都督皆是正一品,都督同知是從一品,但目前還未有人擔任,以都督僉事統兵,正二品職。 “張赫、朱壽可為大明海軍都督僉事!” 朱標的回答很有自信,“張赫於洪武元年即因剿海寇有功,掌福州衛都指揮印,如今任右軍督府僉事。朱壽督理漕運,同樣任後軍都督僉事,也曾出海巡防倭寇,二者皆熟悉船隻與海防。” “張赫,朱壽……” 朱元璋背靠在椅子,思索著說道:“二人皆有功,任海軍都督府僉事倒也合理,但得給海軍加一個都督,免得底下衛所不服。” “韓國公可為海軍都督。” “李善長……他回到應天府沒?” “昨日剛到。” “讓他馬上來見,不,明日……罷了,這老小子,哼,讓他改日再與張赫朱壽,外加新江口水師都指揮帶十位擅造大船的工匠來見我!” “是!” 朱標笑了下,父皇終究還是念了一些舊情,沒有讓韓國公馬上來。 韓國公比父皇年長十餘歲,十年前因病辭官,回去療養後,竟好像越活越有精神。 父皇撤禦史臺改都察院,又把他給召了回來,並任命為武英殿大學士。 “書中還看出別的事沒?” 朱元璋又問兒子。 朱標猶豫了下,才含糊的說:“海邊衛所在二百年後,兵員似不堪大用。” “伱就直說,衛所和唐朝府兵一樣,後世都爛完了!”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免得因想起應天護國真君的話而感到憋屈。 朱標卻已經猜到,不禁說道: “若是我大明衛所糜爛荒廢,可大唐的府兵製也好不到哪去,楚真人可有和李世民提到府兵製?” 楚真人要罵衛所製也不能隻罵大明,大唐不也該罵? “李世民現在是秦王,正領兵去洛陽途中。” “呃。” 朱標神情尷尬,的確不能提秦王,秦王如今正打天下,哪裡管什麼治國。 看了一眼父皇,見他悶悶不樂的樣子,朱標便知道是為什麼。 他父皇以布衣之身奪天下,大明建立以來,內外軍政皆是父皇一手抓。 可自從父皇以魂遊太虛的方式,見到後世楚真人後,他父皇便接連下了聖旨,一改之前政策。 從裹腳,到免死胡惟庸,欲要推行治國三策,再到開海禁,興建海軍。 這些倒也罷了。 但衛所製卻是大明軍隊的根本,一旦改了,牽連太大,甚至動搖國本。 “父皇!” 朱標勸道:“衛所製如今仍有大用,不可輕易改之。若要改,需得丈量田畝,改稅製,改戶籍,募兵統籌,方可廢除衛所軍戶。” 朱元璋看向他:“你也看出軍戶製不行?” “兒臣不敢質疑父皇,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隻是略有些自己的看法。” “把你看法寫出來!” 朱元璋令他,又說道:“按胡惟庸那種寫法。” “是,父皇。” 朱標領命,知道父皇是要拿去給楚真人看,故而是從左到右的寫法,用平白話書寫。 離開華蓋殿後,他仍舊好奇: 楚真人究竟是何人? 號護國真君,卻連書麵文字也看不懂,可又能拿出許多神奇事物來。 …… 太子離開後,立刻有宦官進來稟告,說工部尚書薛祥,侍郎李鏞,員外郎周誼等都到了。 朱元璋召他們進來,二話不說,即命太監將幾本得自楚禎的書拿去給他們看。 “雙桅橫帆船,風帆戰列艦,雙甲板炮艦,速射炮,後膛炮,前膛式火炮……” 薛祥等人看著書內各種圖譜的大炮、戰船,一時間震驚得睜大眼,最後,難以置信的望向陛下。 “這些都是楚真人送與朕的新型武器製造圖。” 朱元璋麵色威嚴:“朕要你們拿回去,即刻召集工匠商議、討論,判斷一下我大明要製造出這些戰船火炮,需要多久的時間,後日再來見朕。” “是,陛下!” 三人領了旨,正要告退,朱元璋忽然想到一件事,叫住他們:“這些書勿要外泄,抄錄一份後還於朕原本,若有傳出,夷三族。” 這話本來不需要叮囑的,工部尚書知道怎麼做,但朱元璋想到了一個人。 等他們走後,下令道: “傳萬戶陶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