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東北二百餘裡地外,長春宮。 李世民在寢宮睜開眼,身旁放著一本書,兩份楚禎打印好送給他的書冊,外加三大包各類種子。 他沉吟許久。 頗有些舉棋不定。 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人都在長安,身旁隻剩下劉文靜略為可信。 “殿下。” 劉文靜應召而來,朝他拱手行禮,便迫不及待問道:“我們明日發兵往洛陽?” 李淵在長安已發來敕書,允許他們威逼王世充,馳援李密,便宜行事。 “劉先生不必心急。” 李世民微微一笑。 如今劉文靜是白身,雖無人敢輕視他,但也急於立功以官復原職,特別是裴寂如今在長安任宰相的情況下。 這半月來,李世民已聽到他許多次抱怨。 “兵貴神速,這可是打長安時二郎你自己說的!”劉文靜大笑。 李世民笑了下,把一份打印好的書冊交給他,示意他先看。 劉文靜接過一看,頓覺驚訝,再翻看後麵,更覺震驚,抬頭驚詫至極的望向還未滿二十,卻已軍權在握的秦王殿下。 “楚先生所繪製的地圖,如何?” 李世民笑問道。 “楚先生繪的?” 劉文靜再仔細翻看這些地圖,從長安到長春宮,再從長春宮到洛陽,二十餘張圖,將洛陽四周的地形繪製得無比清晰。 雖一些地名很古怪,河流走向也似有不同,但仍舊不失其精妙之處,遠比軍中所用的地圖詳盡。 “原來是太子誆騙我等!” 劉文靜忽然咬牙切齒,罵道:“我說當日打薛舉時軍中地圖為何如此詳盡,當時還以為太子府內有此等人才,原來竟是出自二郎之手!” 李世民剛想說話,劉文靜就朝他一拱手,正色道:“秦王可知三百年前趙國之石宣與石韜?” 李世民臉色一沉,喝道: “我父非石虎,我兄非石宣,我更不是那石韜!” “但石韜卻是秦公,石宣也是太子!” 劉文靜壓低聲音,見秦王臉色沉默,半晌,才又拱手說道:“前有石趙,後有隋楊,秦王雖仁義重情,卻也不得不防!” 李世民沉默良久。 晉陽起兵時,父子兄弟四人齊心協力,共謀大事。 如今打下長安,父皇登基,兄長為太子,四弟坐鎮晉陽,他在外統兵打仗,天下還未定,兄弟之間卻已經…… “此等話,勿要再說,更不得對他人提起。”李世民望著劉文靜,緩緩說道:“否則,我必請父皇治你的罪。” “此等話,我也隻敢對秦王說。” 劉文靜作了個長揖禮,不再提這件事,轉為說起地圖,好奇詢問那位楚先生到底是怎麼繪製出這等詳細地圖的。 李世民笑道:“楚先生有萬般神奇手段,這些不過是些微伎倆,來,我給你看一包更好的東西!” “更好的?” 劉文靜親眼看著秦王搬出兩包東西。 “這些叫土豆,你去找人種下。” “二郎,如今已是九月!!” “就是九月才種,十二月收成,你先看過這土豆,保準你以前沒見過!” “……” 劉文靜看完了,聽完了,也拿到了那本怎麼種植土豆的書,看到裡麵那些文字,連蒙帶猜外加秦王傳授,勉強能看懂。 但心中疑惑更甚。 “二郎,這楚先生……” “楚先生如今在隴西製茶,他說讓我照做就行,等土豆和這些糧種蔬菜長起來,自然就知道了。” 楚先生不是讓秦王照做,而是讓他照做,別問。 劉文靜隻能嘆說:“待會我去找幾個農人,讓他們在地裡種下。” “不,我想要劉先生伱親自照料。” “我?” “不錯。” 李世民說道:“此次我領兵去洛陽,估計也隻能解武牢關之圍,立功機會不多。楚先生給我分析過天下形勢,認為劉武周很快會興軍南下。” 劉文靜反應很快:“二郎想要我去晉陽,協助齊王守城?” 李世民點頭,詢問他:“你意下如何?劉武周如今得了突厥相助,又得起義軍宋金剛上萬人馬,聲勢極大,南下隻在朝夕之間。” 劉文靜躊躇起來。 他若是選擇去晉陽,秦王會讓他留下長春宮,先把土豆種下,等長安李淵回信後,他再去晉陽。 但若是…… “二郎。” 劉文靜狐疑看向他,“你該不會又趁我不在,把洛陽給打下來吧?” “哈哈哈!” 李世民大笑,“除非王世充開城門投降,否則我三萬兵是怎麼也打不下洛陽。” 劉文靜這才放心下來,選擇去晉陽。 “好,我馬上寫書信回長安,劉先生你去找農人,把土豆種在長春宮附近,讓守宮城士卒每日巡邏。” “遵秦王令。” 劉文靜一拱手,出了門去。 走在路上,他還在想剛才的事。 忽然想到,秦王說他不是秦公石韜,是否也是在說,他不會坐以待斃? …… 第二日,點將。 長春宮內駐紮的萬餘士兵出營,聚集在宮門前,仰望高臺上秦王李世民、劉文靜等人。 士兵中,排在前列的是三千精騎,皆身穿甲胄,配有長弓、長矛、環首刀,乃是秦王打完薛舉後,在隴西萬餘騎兵中選了一千五百人,再從唐軍選了兩千人,整合成的精銳騎士。 隴西一戰唐國秦王殿下打得漂亮,作為敗軍,諸多隴西騎兵對他服服帖帖,此次前往洛陽,是他們跟隨秦王的首戰。 五頭豚羊被拉到高臺上,宰殺以獻祭天地。 劉文靜誦讀祭文,代皇帝李淵向上蒼稟告此次唐軍出征洛陽的兵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祭文中狠罵了王世充擅權跋扈,指責前隋楊廣殘暴不仁,矛頭直指洛陽的越王楊侗。 祭禮結束,李世民坐在高臺椅子上,開始點將。 “命褚亮為行軍長史,掌管行營事務!” “臣褚亮領命。” 與翟長孫一樣,剛從薛秦歸降李唐的褚亮,被李世民任命為行軍長史,這本來是劉文靜的職位。 “命張世貴為馬軍總管!” “命翟長孫為左三軍總管!” “命李孟嘗,鄭仁泰,段誌玄,侯君集分別為……” “命李靖,呂世衡為親衛將軍。” 李世民點完,眾將士皆單膝跪下領命,最後李世民再下令:“明日寅時起灶,卯時發兵,各軍不得有誤!” 眾將士拱手應諾,領著士兵依序回營。 劉文靜站在高臺上,望著秦王回宮的背影,再看了看那些將領。 全都出自秦王府,無有太子李建成與李淵之將。 便是剛歸降的翟長孫等將士,也對秦王心服口服,願跟隨他去打仗。 “秦王豈是楊廣能比乎?” 劉文靜決定助秦王一把。 他來到昨天選定的農田後,告訴地裡的農民們:“你們記住,這是秦王從楚先生那得來的土豆,小心看護,九月種十二月以後收……還有這些醫書,新式炒茶法,秦王連怎麼給你們媳婦接生都給你們想周全了!” 忙完地裡的事,又去找營裡的隨軍大夫,囑托他們一定要學秦王推廣的新式包紮法,赤腳折瘍醫經,赤腳千金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