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 朱元璋重復一遍,卻不置可否,走進了影音室內。 李世民隻一笑,朱棣倒是看了眼他爹。 諸葛亮倒是朝楚禎行了一禮,以示待會恭聽他的言論,方才走入室內。 眾人坐下來,李清照笑盈盈對楚禎說道:“郎君且坐著,奴家與妹妹去準備一壺茶來。” 楚禎這才想起來,笑說:“等你們回來再聊,你們是官家小姐,意見也很重要。可惜沒有平民百姓來到這。” 指古代的百姓,他自己不算。 孔明說道:“亮如今一介白身,非是一國之相,也未曾位列侯爵,先生不要遺漏了我!” “哈哈,是我疏忽了。” 楚禎笑說,又對他說:“本來你第一次來,該給你說下這兒是哪,我們也能知曉如今漢末的情況,但眼下不是時候,等明日時再與孔明詳聊。” 諸葛亮聽到漢末二字,不禁嘆息一聲,也就不再多說。 不久後,李清照和林妹妹端著茶水回來,楚禎幫她們找了杯子,給眾人倒了一杯。 “你們後世人如何看皇帝?” 喝了一口茶後,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問。 李世民和朱棣都看過來。 影音室內燈光昏暗,兩張環形沙發,楚禎和兩位少女坐一張,李世民、朱棣和諸葛亮坐在環形沙發上,老朱單獨坐中間的一張按摩沙發上。 “現在學生的史書裡,把華夏有皇帝的年代,叫做封建時代。”楚禎說道。 “封建?” 李世民第一個表示質疑:“大唐不行封建製。” “大明也沒有!諸藩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朱棣也說。 “但這些都不耽誤你造反。” 朱元璋一句話,把剛打到應天府的朱棣說得滿臉漲紅。 幾人都笑起來。 孔明雖猜出他們在笑什麼,但不清楚事情經過,也就沒多問,而是說道:“秦王……不,始皇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行郡縣製。漢高祖沿襲秦製,卻又分封諸同姓、異姓王,封邦建國,以致後來有了七國之亂。 到武帝時,采納主父偃建策,行推恩令,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 至此,夏、商、周三代所行的封建製已名存實亡也。” 聽了後,坐楚禎身旁的李清照贊嘆道:“武侯之才學果然非常人可比!” “在先生及諸位帝皇太子麵前,亮不敢當。” 孔明謙遜一下,並說:“我如今隱居隆中,耕讀已有半年,且未有出世做官之心,非武侯、丞相,諸位稱呼我表字孔明即可。直呼我名也未嘗不可。” 他知道現代人都是直接喊名字。 楚禎聽出來,漢朝人其實也會把秦始皇叫做秦王,也可以叫秦皇。 就是不知道是故意貶低,還是漢朝人沒有把王、皇分得那麼細。 “看來。” 朱元璋緩緩道:“咱分封諸藩王是一步錯棋。” 朱棣此時是一句話也不敢說。 因為他爹這步錯棋就是他! 楚禎笑道:“各位的學問都比我好,不過,現在人說的封建,不是封邦建國的藩王製度,而是指以皇帝為最高權威,皇帝親自參與政事、軍事的國家。” “這兒的皇帝不參與軍國大事?”朱元璋聽出別的意思來。 楚禎點頭:“現在其他國家的皇帝,多是君主立憲製下的皇帝,權利交給議會,算是封建到現代的一種過渡。我可沒有說它是好的,我更傾向於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這是何典故?” 李清照聽出楚郎最後一句話是典故。 “是一位偉人說過的話。” 楚禎簡單介紹了下,又給他們解釋什麼叫君主立憲和君主專製。 朱元璋聽了後,思考片刻,就得出結論:“權歸議會,而議會有一百餘人,豈不造成官僚臃腫,遇事不決,敵寇打來他們還在議會爭要打還是要降,反復無常,如何能治理好國家?” 李世民幾人暫時不發表意見。 楚禎估計,他和朱棣都不會去搞什麼君主立憲,這是理所應當。 誰會心甘情願的把自己手裡的家產分出去一部分? 縱觀世界上其他國家,那些君主都是被逼著立憲,是大勢所趨的結果,不得不妥協。 也可以叫革命不徹底。 “孔明如何看?” 楚禎問千古一相的諸葛亮,雖然他現在年輕,但才學已經有了,現在劉備來請他出山,他也能治理國家,就跟李世民十八歲領兵一樣。 天才不能用常理推斷。 “尚書·周書有言: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諸葛亮含蓄的說道:“此乃漢朝天下百姓所共識,不可擅改之,否則又將釀成王莽之禍。” 楚禎笑起來,王莽這個“穿越者”被孔明拉出來鞭屍,實在是妙。 但就如諸葛亮所說,國家製度法規不可隨便更改,否則就會造成天下動亂。 朱元璋、李世民等人,就算認可君主立憲,也不會在他們這一代實行,而是留給後人,等經濟發達,生產力增長時,再適時主動立憲。 用政治課本裡的話來說就是: 生產力要和生產關係匹配。 “伱們覺得呢?” 楚禎分別問他們。 李世民和諸葛亮看法一致,不可妄改。 李清照和林黛玉推脫她們是女子,不摻和這些討論,隻聽一聽。 至於朱棣,“我贊同父皇所說!” 純屬拍馬屁之言,略過不提。 幾人都等著他的看法,楚禎喝了口茶,才說道:“在我看來,皇權沒有永恒,想要讓皇朝延續長久,就得把皇帝坐的龍椅砸爛!” 幾人一愣。 朱元璋問:“朕的禦座怎麼了?” 楚禎笑道:“我在唐宋明都參加過朝會,皇帝高坐在上,臣子站在下。” “漢時是坐著。”諸葛亮道。 “唐也是坐著,隻在冊封太子時站著。” 李世民也說道。 楚禎:“……” 李清照掩嘴笑著說:“到我大宋太祖之時,臣子參加朝會方才是站著。” 楚禎點頭,麵不改色道:“這正是我想說的,封建朝代越往後,皇權越高度集中,其中就是以洪武帝你廢除宰相製為標誌!” 林黛玉瞧了一眼對麵的諸葛亮,這位就是被楚大爺冠以丞相之名,而廢除宰相製的明太祖剛好也在。 朱元璋說道:“咱的大明也延續了三百年,隻比漢少了些,但漢分前後。” 這是為他廢除宰相製辯解。 楚禎說:“在我看來,王朝持續多少年,全看某一位皇帝的好壞,甚至看皇帝是否早有子嗣,是否能活得夠長,一定程度上說,國家興亡全在天意上。” 李清照立刻想到了大宋兩位子嗣夭折的皇帝,當今官家也是因此繼承大位。 諸葛亮則是想到了漢和帝,年僅二十七而崩,至此以後漢室幼主不斷出現。 “天不讓皇帝有子,又能奈何?”朱元璋嘆道。 “所以要砸爛皇帝的龍椅,讓誰都可以坐上去當皇帝,天下照樣能運轉。” 楚禎說道:“君主專製的情況下,好皇帝能使百姓安居樂業,昏君卻能讓天下動亂,二世而亡,如隋煬帝楊廣。” 李世民經歷過隋末。 楚禎繼續說:“天下安危係於一人之手,十年,五十年不出事,但放在二三百年,十數位皇帝上,一定會出現幾個昏君,致使民怨沸騰,到那時,誰來廢黜、製止皇帝?” 朱元璋銳利的眼神看向老四。 朱棣不敢吭聲。 是他那允炆侄兒要削藩! 幸好,有楚史官出麵,由父皇親自廢黜了朱允炆。 但這一次能製止,下一次呢? 楚禎繼續道:“我能舉的例子很多,漢靈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堡宗、萬歷皇帝等,都是一人昏庸妄為,致使王朝衰敗。” 朱棣身軀一震,明堡宗?! 李世民識趣的沒有去問唐玄宗是誰,隻要不是唐太宗就行。 李清照捂著臉,楚郎是怎麼也要提宋徽宗! 諸葛亮長嘆一聲:“靈帝賣官鬻爵,果然在後世留有罵名,使漢室衰亡。” 楚禎笑道:“據說這位漢靈帝建裸遊……他賣官,別人買官,去上任後為撈回本錢,自然就是使勁壓榨百姓。” 本想八卦漢靈帝和數百宮女妃嬪裸奔的事,但考慮到李清照和林妹妹都在,又趕緊改口。 諸葛亮默然。 朱元璋問:“咱那不孝兒的子孫,你說的堡宗,又乾了什麼事?你簡要說說。” 朱棣看了看地麵,這沒地方躲啊! 到底還是躲不過他爹的當頭一刀。 “明堡宗叫朱祁鎮,他禦駕親征,崇信宦官,行軍多次胡亂移營,紮營也不行,二十萬大軍在土木堡一觸即潰,他本人也被瓦剌活捉了。” 土木堡? 朱棣可算是知道為什麼會有堡宗這樣的廟號! “他怎麼不跟他太爺爺一起死了呢?!” 本想忍住怒火的朱元璋,聽完詳細的土木堡事變經過後,還是忍不住開罵。 他為了大明在白溝河陣亡的十萬將士,不惜厚著臉皮求楚禎,讓別人喊他為太祖。 結果後世老四這些不孝子孫,一仗就打沒了二十萬大明將士,連皇帝本人也被戎狄活捉! 丟盡他朱家臉麵! 朱棣馬上道:“父皇您別生氣,我留下祖訓,子孫不許再用‘祁’字作為名字!” 祁字正是他這一脈啊! “你閉上嘴,免得我又想抽你!” “……是。” 朱棣不吭聲了。 李世民微微一笑,他不問唐玄宗果然是對的。 楚禎最後感嘆說:“參加過靖難的張玉之子張輔,也在此戰中死去,其餘損失不可計數。” 朱棣聽了,心中震驚,他本以為土木堡會是七八十年之後,可竟發生得如此之近? 朱元璋也沉默著。 “所以我才說,天下安危係於一人,皇權越集中,天下就越危險,隻等出一個昏君,王朝就會加速衰落。” 楚禎說道:“這還隻是皇帝一人,其餘的皇親國戚、士大夫、世家子弟等食利階層,他們一代代的占有土地,也會把一個王朝啃食一空,如白蟻毀壞堤壩。英明的皇帝會暫時阻止這一進程,昏庸的皇帝則是會加速,踩一腳油門讓王朝秩序崩潰。” 眾人細思他這些話。 李世民問道:“能否教養好皇子,使皇帝維持聖明?” 楚禎笑道:“能讓皇子和同齡人一起上學,一起長大,就已經是最好的教育。 但偏偏這個又做不到,使得有許多皇子隻信任一起玩的宦官,或者變得三觀不正,好龍陽,好胡風,偏執易怒。” 李世民無言以對。 李清照和黛玉全當沒聽到好龍陽三字。 “再說,即使是現在,有錢人養出來的孩子也不一定都成材,想讓繼任的皇帝都是明君,比登天還難!” 楚禎說完,他們也沒話說了。 天下亡於皇帝之手。 這種驚世駭俗的言論,古人不敢明著說,在這裡卻無所顧忌。 不巧的是,這裡就有三位皇帝。 “所以,” 朱元璋緩緩道:“你口中打爛皇帝的龍椅,就是行君主立憲?” “我身為現代人,旗幟鮮明的反對帝製!” 楚禎笑道。 李世民也笑了,朱棣更是笑說:“孤要繼承父皇的江山,恰好與楚史官相反!” “咱的江山留給標兒,你那邊自己折騰去。” “……” 朱棣他這一輩子都別想超過大哥! 楚禎說道:“砸爛龍椅,不一定是君主立憲,也不一定是正副皇帝,什麼皇帝議會,多君主製等。” 朱元璋想都沒想的說:“什麼正副皇帝,天下隻有一個皇帝,多了就亂套。還不如你之前說的,發展生產力!” “沒錯!” 楚禎肯定的點頭,他和他們討論皇權,這一係列話,就是為了這一句。 否則,他們三人怕生產力發展,導致皇帝沒了,如後金的那幾個皇帝一樣,那就白費楚禎他的一係列努力了。 今晚就是要明確告訴他們,不發展生產力,封建王朝始終都會滅亡,無可避免。 “何為生產力?” 諸葛亮再次聽到生產力一詞,忍不住問出來。 楚禎給他解釋了下,再說道:“生產力提高後,皇帝和權貴們的奢靡行徑不至於讓數百萬百姓勞累,如隋煬帝開鑿運河,大修宮殿等,在發達的生產力下,這些都不算大工程。” 李世民乾脆站起身,來到窗旁往外看,一棟棟高樓大廈屹立,若是在大唐興建如此高樓,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 而在後世,僅是一座城內,就有數十棟之多,其餘的數十丈高樓更是不計其數。 “水泥,鋼筋,挖掘機,汽車……石油和電。” 李世民轉過身問:“當下華夏是怎麼擁有了這些?” 每一樣東西他都羨慕! 楚禎一時不知該從何講起,李清照小聲問:“楚郎君說過,這些大都是從西域傳來?” 林黛玉也小聲說:“如今大順內就有許多西洋貨。” 楚禎看了看他們,說道:“工業革命的確是在西域產生,但華夏能有如今人人吃飽穿暖的成就,更多是靠我們先輩流血奮戰百年,靠勤勞雙手致富。 西域夷狄非但不想我們過得好,還多加掠奪。” 李世民贊同他的話:“夷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二郎這話一點沒錯!” 楚禎大笑起來,說道:“既然你們想看,那我就播放下近現代史的一些視頻,讓你們對現如今的華夏有個簡單認識。” 李世民回來坐好。 朱棣端起茶壺,給他爹倒了一杯茶。 李清照拿了幾顆葡萄吃,塞一顆給林妹妹,見楚郎君在擺弄那些機器,她也上前去看能不能幫忙。 不一會,楚禎找到了上次給永安帝看的近代大事剪輯視頻,播放給他們看。 從虎門銷煙開始,這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一邊播放視頻,一邊給他們簡單講解。 “此毒如何之兇險?”諸葛亮看著視頻內骨瘦如柴,狀若瘦鬼的人,不禁驚訝。 “現在有更兇狠的毒,如果你們知道類似的東西,立刻禁掉準沒錯。” 楚禎是想到了魏晉南北朝吃丹石的名士們。 視頻繼續播放,李清照看到了西洋番夷坐到龍椅上,忍不住想到了靖康,華夏大地千百年來總是在反抗胡虜入侵。 不久後,朱元璋看到炮火聲中打出的字幕,初時還不信,仔細再看,忍不住驚訝:“倭寇大舉入侵?” “對,他們先一步發展,趁著華夏虛弱時入侵……” “轟!!” 楚禎說話間,原子彈在廣島長崎炸開,眾人被這一幕震住,李世民猛地站起身道:“這就是楚先生你說的,能炸毀一整座城市的炮彈?!” 諸葛亮也被視頻內,那摧枯拉朽的力量所震撼。 剛打完靖難的朱棣,此刻頭皮發麻。 若是白溝河兩軍對壘之時,有這種炮彈落到大營中間,或者直接落到他的北平府,會死多少人? 這兩枚炮彈,就是落到了倭寇島上! “對。” 楚禎點了個暫停,進度條往後拉,繼續播放原子彈炸廣島的畫麵,笑說道:“這叫原子彈,倭寇的廣島長崎也是唯二被炸的城市,倭寇如今還被人占領著國土。” “此乃倭寇罪有應得!” 李清照感同身受道,她也恨胡虜。 朱元璋說:“你再放一遍。” “行。” 楚禎又播放一遍。 朱元璋舒服了點頭,龍顏大悅:“甚好,等咱把大明海軍的戰船建造完畢,就派兵出海滅了它倭皇。” 楚禎哈哈一笑,表示到時候一定去。 “還有我。”朱棣說道:“十年後我也興水師滅倭寇島!” 朱元璋瞥他一眼,還算這龜兒有誌氣。 “行,我去兩次!” “大唐沒有倭寇。” 李世民幽默說:“但既然楚先生說那兒有銀山,想來如今島上沒什麼人,我就派人去把銀山收歸大唐所有。” “那我能去三次倭國!” 楚禎再笑,繼續播放視頻。 最後,又是一聲爆炸起,巨大的蘑菇雲在荒漠中升起。 “這是哪?”李清照驚奇問,轉頭看向楚禎:“我們華夏的原子彈?!” 李世民等人也看過來。 楚禎一指屏幕,眾人看去,字幕上才打出一行字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點,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簡簡單單一句話,卻讓諸葛亮,李世民,朱元璋等人與有榮焉,心情大為暢快。 連林黛玉都露出笑臉來,纖手拿起一顆葡萄來吃,悄聲跟李清照說些什麼話。 影音室內,氣氛熱烈。 好一會,楚禎才說:“我們的先輩推翻了帝製,不過,我知道在你們那裡生產力不夠,帝製仍然是最好的製度。” 朱元璋笑道:“你也推翻不了咱的大明,除非你把原子彈弄來,但天下百姓仍會把你當做皇帝,而不是別的。” 能讓老朱說出推翻大明江山這種話,可見原子彈威力。 楚禎笑說:“是如此,但就和我說的一樣,不發展生產力,再好的王朝也會慢慢走向滅亡,百姓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吃飽飯。” “發展生產力就能吃飽飯!”李清照笑著補充說。 “是這樣,化肥,農藥,雜交水稻,還有修路架橋等等。” “不說了,我給你們放一部電影吧。” 楚禎笑道:“讓二郎,燕王你們看看現代的精兵強將是怎麼打仗的!” “孔明也可以看看。” 他補充說,說不定能匡扶漢室——三國一群人都說要匡扶漢室,從曹操到孫權。 諸葛亮心裡估算了下,且不說視頻內的軍隊,單是大明燕王的火槍營,若是有三千人熟於用槍,配以三萬普通兵卒,如今的袁紹、劉璋、袁術、公孫瓚等,皆可正麵擊潰其大軍。 “給你們先看行軍視頻,完整的之後再看。” 楚禎把大決戰找出來。 視頻一開始,就是一輛坦克迎麵而來,碾過了畫麵,如同眾人也被這後世恐怖戰爭機器碾壓了一樣。 李世民道:“這坦克……若是有一輛去沖陣……” 他隻能羨慕! 朱元璋也羨慕,一輛去沖陣就已是了不得,而後世華夏在幾十年前就有數百輛,坦克跟隨步兵行進,煙塵滾滾,炮口威震人心。 在看到漫山遍野的沖鋒後,朱棣也嘆道:“後世不再學軍陣,防止被敵人炮彈炸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可不列陣,又該怎麼打仗?” 諸葛亮幾人也有相同疑惑,更加仔細的看畫麵內。 可惜,轉而就到了大軍列隊行軍的畫麵。 五列長軍往前,中間還有快馬隊列,並有數量運送輜重的大車。 鏡頭緩慢移動,出現了更多的士兵,在列隊行軍。 “這……是後世軍隊的行軍?!” 朱棣吃了一驚。 李世民也在仔細看著,見視頻內的數千人,分五列行軍,各不乾擾,有條不紊。 不遠處有一條河,過河的士兵同樣井然有序。 更讓他吃驚的是,過橋前是三列軍,橋上卻是兩列軍,再下橋又變成三列。 橋上還有數輛大車,後世華夏的軍隊卻絲毫不亂,走起來速度不減。 隻這一個行軍鏡頭,就可知這支軍隊的精銳度! 鏡頭再移,出現了更多的士兵,一眼看不到頭,至少有兩萬人。 “如何?” 楚禎笑問他們。 “難怪能趕跑胡虜!”朱元璋贊嘆,“跟咱訓練出來的大明軍差不多。” 楚禎一笑,老朱又在自誇了。 不得不打擊他一下: “不管府兵還是衛所兵,後麵都會麵臨崩潰,變得戰鬥力低下。” “你們現在怎麼練兵的?” “主要是募兵,加上義務當兵,每年新生也有軍訓。” “在學校裡?” “主要是培養居安思危意識。” 閑聊一陣後,楚禎讓他們繼續看,自己和李清照林妹妹去她們房間裡,給她們鋪被單,聊了一會見她們都累了,就讓兩人早些洗澡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