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出紕漏命中注定(1 / 1)

去了一趟太師府,考了一次“相親試”;   見了蔡筱筱一麵,嚇出一身冷汗。   幸好婚事未成。   高展心情緩和了一些,雖受虛驚一場,好賴有所收獲——當朝太師一句話,他就可以當官了。   前世做官,你就再也不能名正言順地掙大錢。   可當下是宋朝,想掙大錢,要麼做賊,要麼當官。   官越大,掙的錢就越多。   穿越重生,做官才是成大事的便捷之道。   離開太師府,高展一身輕鬆,高俅也如釋重負。   兩人同乘一輛馬車,高俅問高展:“我兒想當個什麼官?”   高展違心道:“最好不離東京,這樣便可日夜守護在您老身邊。   “若是離開東京,必然日夜掛念、寢食難安,還不如不當官。”   高俅內心大慰,開懷大笑:“凈說孩子話,我兒早晚要當官的。   “為父看來,若在朝為官,人多嘴雜,需要從微末起步,稍有升任便難免遭言官多嘴。   “當初聖上要重用於我,尚需安排我先到軍中歷練,何況是你。所以,為父擬讓你外放任職,選個繁華富庶的地方。   “隻需熬上一兩年,為父便可安排些功勞於你,到那時再調回東京,擔任要職。   “蔡太師的兒子女婿,童樞密的侄子親信,走的都是這條路。這樣吧,此事你不要管了,我來安排就是。   “明日我就去吏部,先給你操作些履歷或者軍功,到了地方好讓你直接做個本官。”   高展頻頻點頭,自然不反對。   ……   轉眼過了兩個多月,已是中春。   這段時間,高展每日裡跟著護衛韓豐學武,韓豐教他分筋錯骨擒拿,高展學得漫不經心,但身體強健了許多。   兩個丫鬟秋月、海棠與高展朝夕相處,越來越發現高展是一眼寶藏,早不是當初那個紈絝子弟。   每日裡被他調戲、捉弄、“小懲大誡”自是難免。   其中的意味與風情,卻讓她們越來越欲罷不能、難以割舍。   這一日,老都管前來報喜:“恭喜衙內,你要當官了。”   高展問道:“當什麼官?”   “在太尉的運作下,準備放你到京西北路汝州府擔任本官,就算做不成太守,至少做個通判。”   “汝州?”   “對!汝州是個好地方,南依伏牛,北靠洛陽,領梁縣、襄城、葉縣、龍興、魯山五縣。   “雖然不算富甲一方之地,好在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沒有暴民聚眾作亂。”   高展覺得這也太簡單了吧:“我什麼都沒乾,直接就能當太守、做通判?”   老都管揭秘道:“能做不能做,全在太尉運作。咱家的厚禮已經送到了太師府,最後還不是蔡太師一句話的事?”   “蔡太師怎麼說的?”   “蔡太師欣賞衙內的才華,尤其是‘招安治亂’之論,讓他大受啟發。蔡太師說了,要在聖上麵前抬舉你,你就準備走馬上任吧。”   高展嗬嗬,這他娘真是“朝裡有人好當官”!   汝州不錯,千年汝州,百世汝瓷,聞名遐邇。   距離皇城不遠不近,也沒有田虎、方臘之流動不動就殺官奪寨、攻城借糧。   當個太平官比什麼都強。   高展做好了上任的準備。   可是哪知道,一等又是一個月。   這一日,高俅回府,摔桌子踢板凳,發了老大一通火,大罵殿前太尉宿元景。   高展趕緊過來,一問才知道,赴任汝州的事情泡湯了。   原本一切順利,高俅打通了吏部的關節,給高展安排了一些軍功,豐富了履歷。   太師蔡京在皇帝趙佶麵前吹風,特意誇贊高展,誇他文采好、有學識,特別是“招安治亂”之論,頗有見地。   趙佶一高興:既然是個人才,準!   蔡京和高俅就趕緊催促吏部下達任命誥書。   隻要手續走完,高展就可順利上任汝州太守。   此事偏偏走漏了風聲。   有人告訴了殿前太尉宿元景,宿元景聯合許多重臣去找皇告狀,言之鑿鑿——高展不堪大用。   一則高衙內年齡小,才十八歲。   二則名聲惡臭,號稱花花太歲、凈街大王,前不久還在大街之上調戲八十萬禁軍教頭之妻。   三則,高衙內不學無術,既沒有功名在身,連個秀才舉子都不是。   狀元及第的天子門生都沒有直接當太守的,高衙內怎麼能直接當太守呢?   這樣的人做了太守定會寒了天下舉子的心。   趙佶一聽有道理,的確不能重用。   可他又不想駁了近臣蔡京和高俅的麵子,就跟宿元景眾人“商量”:   “高展雖然沒有功名,但朕了解他,他文武全才、見多識廣,尤其於治理匪患方麵頗有見地。依朕看來,就算做不得太守,也可做個知縣。”   堂堂皇帝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宿元景等人不便再堅持。   於是順水推舟,建議道:“既然高衙內善於治理匪患,倒正好有個去處。   “山東濟州鄆城縣的梁山水泊,新聚了一夥強人,以白衣秀士王倫為首,嘯聚了上千人馬,打家劫舍、燒殺搶掠,附近百姓苦不堪言。   “鄆城知縣時文彬性情文弱、體弱多病,麵對悍匪無計可施。   “倒不如任命高衙內為鄆城知縣,替換時文彬,人盡其才,剿匪平亂,安撫百姓。”   趙佶想了想:“也行,就依宿太尉吧。”   當即傳了一道口諭,任命高展為鄆城知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替回現任知縣時文彬。   聖旨一下,塵埃落定,汝州變鄆城,太守變知縣,高俅大為惱火。   他隻想高展平平安安當兩年太守,哪知道不光太守做不成,還要去梁山剿匪。   剿匪是鬧著玩兒的嗎?   一著不慎,腦袋不保!   宿元景啊宿元景,早晚我要找你算賬!   ……   將事情跟高展一說,高展無力吐槽。   梁山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這他娘就是命中注定?   冥冥之中穿越水滸世界,又如何能避開天罡地煞?   還是劉德華說的對,“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逃也逃不離”。   注定要與狼共舞了。   也罷,讓去鄆城就去鄆城,讓當知縣就當知縣。   既然命運不讓我舒舒服服、躺平度日,那我就號令山河、改天換命!   高展的腦子裡已經想到了刀光劍影、骨山血海,臉上卻沒有半分異樣,嘴裡也隻是說離開東京定然掛念高俅,實在是舍不得。   高俅內心快慰,這乾兒子沒白疼,於是大包大攬寬慰道:   “我兒放心,此去鄆城要兵給兵、要將給將、要錢給錢,為父幫你鋪平通達之路。   “至於梁山賊寇,剿得了就剿,剿不了就隨他去。隻需熬上一兩年,我便將你調回汴京。”   又問高展:“你還有什麼要求?”   高展想了想,說道:“我別的沒什麼要求,兵、將、錢都不需要,隻想帶走一個人。”   高俅驚訝:“你要帶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