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機械三十八:繁星(9)續說故事二(1 / 1)

分子機械 作家Ghrq1v 4038 字 2024-03-20

過了不知幾個春秋,讀了無數本書籍的他準備去參加考試了。在臨行前,他回首與妻兒道別,心中…   ’   “等等!”江川打斷到並暫停了這個畫麵,“李明!李明和外星人生孩子了?真假?!”   奧斯用它的機械眼睛回看著江川,有條不紊地回答道:“你可別忘了,李明是哥溫人。”   “哦~”他恍然大悟。   ’   …心中充滿不舍。他跑回去抱了抱兒子霍桑塔亞(音譯),親了親絲麗婭,再次說道:“親愛的,我可能要三天之後才能回來。”   妻子沒有正麵回答,她舉著孩子的小手說道:“寶寶,快向爸爸道別!爸爸要成為偉大的魔法師了呢。”   霍桑塔亞咿呀地叫著,李明俯身親了一口他柔嫩的小手便毅然離開了。   司禮考試是諾菲在清鷹國成功統領全世界後,為了避免分子機的使用權出現壟斷,而設立的一種選拔優秀人才的製度。考試為期3天(地球四天半),每天一場,總體上每三年舉辦一次。   第一關就是最難的考試——夢境考試。應試者需要盤坐在大殿之內,由神聖者(最頂級的魔法師)帶領進入潛意識狀態,完成布置的場景任務。最後,根據他們的所作所為打分。一般來說,單單這一關就會篩選掉95%的人,而李明在逃跑的懺悔中得到救贖,帶著強烈的責任感成功地通過了這一關。   第二關是筆試,主要考察應試者的文化知識儲備以及對世界實況的了解。   第三關比較抽象,考察的是應急反應、抗壓能力、判斷力等各種思維上的力量。   能通過考試的人寥寥無幾。去年全世界有1.3億人報名,卻隻有109人中榜。前年更是離譜,2.3億人報名,僅僅隻有2人中榜,其難度可想而知。   考試結束後,李明馬不停蹄地趕回了家,仰靠在絲麗婭的腿上,表達著他對她無盡的思念,訴說著考試過程中的種種不順與困難。無知的絲麗亞隻是帶著微笑側耳傾聽。    4天之後,他們來到小鎮的考試榜單前互相依偎著等待結果。正午時分鐘聲響起,dang~dang~dang~,天空中浮現了中榜者的名字——“霍桑利(李明自起的名字)”。夫妻倆歡呼雀躍起來,迎來了周圍羨慕的目光和些許贊嘆。小鎮下翹首以盼的幾萬人,均隻看到了他一個人的名字。   中榜當天,他們就被送往洗禮神殿。神殿之下散座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中榜者。“霍桑利”,終於到他了,他顫抖地接過禮帽,回眸望向妻子。她擺出了勝利的手勢,他也笑著做了相同的動作。   腳有些軟了,緊張出了一身冷汗,一步步跟隨著引導者走向機械正方體發出的黃金色光芒。   可,當剛經過被稱為聖決的洗禮時,那道千百年來總是黃金的光,卻幻變成了血液的暗紅色。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唏噓不已,用著復雜恐懼的眼神投向李明。引導者們大驚失色,“你你你你是魔鬼!”在他前方的引導者,隨即用不可抗拒的無形力量將他以十字架的姿態摁在了墻上。   絲麗婭詫異地看向他,而李明卻低下頭顱淚水止不住地流淌,他早已猜到結局,隻是在等這一刻的到來,沒曾想會是這樣。一向溫柔的她此時嘶啞地嚎叫道:“不是這樣的!這聖決出了問題!他是我的丈夫!”   “潑婦,膽敢懷疑聖決!”引導者怒視著絲麗婭,正準備將她也掄起來時,人群中出現了騷動。   一位身著禮服的男子站出來大聲論說道:“她有孩子,他們有孩子!”是店主,那位賣書的店主。   李明感激地看著店主,本來準備認命的他附和道:“對對對!我們有孩子。”   引導者們疑惑了,放下了李明,孩子可是聖潔之物,魔鬼怎麼可能有孩子呢?他大口喘著被控製時沒有吸進的空氣,隨即又被另一個人按了回去。   “是神聖者!”眾人驚呼,接連跪拜。   神聖者踏入神殿開口道:“千載歲月間,吾等未嘗有誤也!此人必是昔年降下之邪魔,混入眾人之間。”   隨即李明發出痛苦的嚎叫,絲麗婭帶著哭嘶的嗓子喊道:“他不能死!他是我的愛人!還有我們的孩子怎麼辦?!”柔弱無力的她發出悲痛欲絕的淒泣聲回蕩在凝固的空氣裡。   ’   江川按下了暫停鍵,略紅了眼眶,“不看了,太傷感了,我想看爽劇。”   奧斯也不含糊,登即把江川拉回現實,‘也不能看了,能量開支有些大。’   “福禍相依呀。”他盯著現實的火光發出感嘆,回想起那正方體刺眼的紅光,“李明死了嗎?”   ‘沒有,他…’   “打住!不要劇透,等以後再看。”   查看能量,隻有0.1%了,他又朝火堆靠了靠,加了一把柴火進去,讓火燒的更旺一些。   透過玻璃屋頂,仰望星空,他問道:“奧斯,你說宇宙的邊緣是什麼?”   ’不知道,但有尚未證明的猜想。‘   “猜想?你們這麼發達的文明居然隻是猜想?”   ‘更多的是遺憾,這隻是我們未完成的科學項目之一。如果以後有機會,我可以帶你去位於宇宙邊緣的實驗地點。’   “什麼猜想呢?”   ‘猜想的由來是這樣的:我們在通往宇宙邊緣的路上,星球數量開始呈現指數式下降,穿過邊緣時出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飛船列隊消散了。   它就像灰燼一樣,從接觸到宇宙邊緣開始,消散了。   好在那是些無人飛船。通過上千次的試驗後,我們總算是找到了臨界點,跨過這條線,就會發生消散效應。但由於無法觀察,也無法探測,這項實驗很難開展下去,最後以絕對真空定名宇宙之外作為總結。   於是部分科學家由此猜想總宇宙就像一塊黑玻璃,在上麵鋪一層水,水在上麵分開凝結成了一個個小水滴,一個個水滴就是一個個宇宙。   簡而言之,宇宙之外還有其他宇宙。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這個臨界點就是我們猜想的宇宙邊緣。此外,我們還猜測,其它宇宙還可能會有不同的物理規則。但,誰知道呢,我們連自己的宇宙都出不去。‘   江川看著火焰被風吹散,又合並再一起迸裂出火星,思量著另一個宇宙的樣子,“那會不會有平行宇宙。”   ’我隻能說有可能,從幽靈成像實驗來看,也許你現在的所作所為都會牽動著另一個宇宙的你。‘   “那不就是鏡子嘍,我是說相同的我做不同的事情。”   ’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實驗會出現兩張圖不完全一樣的情況,那也可以說,不同宇宙的你做著大概相同的事情,其中一個除了差錯,就會向不同方向發展。但這隻是猜想,你至少先要穿過宇宙邊緣。‘   江川底下了眉目,控製著自己的十個腳趾在眼前波浪式的跳動,“為什麼說物理學家最後都要研究哲學。”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似乎每個文明都會有這個疑惑。   之所以說物理學家最後都要研究哲學大部分是因為太巧了,而大量的偶然背後潤藏著必然。   例如,我們想要自動化生產,有電;我們想要超光速旅行,有速度場;我們想要實現光年距離傳輸,又有量子。   似乎我們想要的每一個東西它都能夠通過宇宙現有的物體去實現它,又加上完美穿插在其中的物理法則,這真的太巧了,很難不讓人懷疑是上帝創造的我們。   在菲滋塔爾文明中,物理學家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上帝創造了我們的宇宙,是因為上帝無法做出超光速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