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殺了你也是我的(1 / 1)

旗主府。   整個府裡的活人都被曹變蛟帶人壓在了前院,黑壓壓跪了一地,李將軍騎馬趕到後,小曹立即趕上來,將府裡麵的情況一一稟明。   “這裡隻有黃太吉的兩個女兒,長女連名字都沒有,次女名為馬喀塔。這韃子的正妻在沈陽待著,因為怕女兒路上回來受風寒,就沒將女兒帶到沈陽去。黃太吉的子嗣還有一個兒子,跟著出征了。”   “府內有漢仆四十來人,韃仆二十來人,管事的是一名老韃子,財物倒是不多,弟兄們搜刮出了七千多兩銀子,二十六匹棉布,四十二匹絲綢。看樣子韃子是真的缺棉絲,一個旗主都沒多少存貨。”   他感慨一番,一個堂堂的後金四貝勒,府邸內的布匹說不定還不如南邊山東等地的一個小地主多。   李昊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了黃太吉的兩個女兒。   長女大概有五六歲,上身穿著廠子領白色繡粉花棉衣,下身一條棕黑色棉褲。她應該明事理了,抱著兩歲妹妹的身子抖成篩糠,連眼睛都不敢抬起來。   “唉,你爹爹就是黃太吉?”   李昊問了一句,又想起此女可能聽不懂漢話,轉了個角度準備去問那些漢仆。   “是~求將軍饒過我和妹妹,這府上的所有金銀財物,將軍們自取便是。”   黃太吉長女居然慢吞吞說了句囫圇的漢話。   糊塗啊,殺了你,這府上的錢財也是我的,李將軍心下嘀咕。   “真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他轉向黃太吉長女,“我也是個心軟的人吶,受不了你們見血的模樣。這樣,茍全忠,先扒了這大的棉衣,再找口井,將這兩溺死,留個全屍。”   作為李將軍的初始家丁,茍全忠對將軍的命令執行的很徹底。   李昊這才問起那群漢仆:“我從來不殺投降的漢民,但你們跟著韃子大酋,總歸是有點罪孽在身。這樣吧,我給你們個機會,將這管事老韃子一人捅一刀,就算贖了罪身,如何?”   說罷,命一名先前投降的村堡漢民將手上的腰刀扔到管事老韃子身邊。   這群漢仆本來沒抱活下來的希望,聽得這話後,很多人身體動了動。   直到一個領頭中年男人站起來,走過去撿起刀,一刀捅到那老韃子的肚子上,亮白的雁翎刀身頓時染成紅色,刀尖還帶了點黃綠色的膽汁兒來。   “好,有種,你叫什麼名字?”   李將軍問道。   “劉廷相。”這中年男人低垂著手回答。   “你爹娘當初起名時,也是想讓你求個功名,怎麼能和韃子混在一起呢?我看你還有點血性,這裡麵願意贖罪的漢民就歸你管,以後直接聽命於我。”   李昊吩咐道。   “是。”   可能是奴才當久了,劉廷相回話的時候一直低頭垂手。   李將軍看不慣他這點,特地指出來命他改正。   有了第一個漢仆示範後,後麵的人爭先恐後去捅那老韃子。   挨了第一刀後,這老韃就忍不住低聲哀嚎,後麵幾刀下來,直接放聲大叫,直到沒了聲氣兒。   “咱不是抓了幾個代子、拔什庫之類的小官嗎,給我拽過來,讓剩下的漢仆人人都贖罪。”   李昊再次發出指示。   很快,被五花大綁的五個正白旗小官就被捅到沒氣兒了。   一旁的韃仆跪的很安分,他們可不像披甲旗丁那樣悍勇。   等到所有的漢仆都贖了罪,李將軍挑了五個穿的最好的韃仆,然後命返回的茍全忠翻譯自己的命令。   “放你們走,是想讓你們傳達我的幾句話給黃太吉和努爾哈赤。就說李昊說了,遼地本是漢地,你等竊據幾年,是時候還回來了,就這一兩年,我自領兵光復遼東全境,要是被我殺怕了,就趁早投降,我隻誅首惡。”   “茍全忠,讓他們記得帶上那件棉衣,一定要親手送到黃太吉麵前,並將這兒的情況都說清楚。”   李昊來回踱步,忽然又想起了一點。   “另外,讓這幾個韃仆見到黃太吉後,勸他吃飽喝足再聽這兒發生的事,免得他撐不住暈了。”   李將軍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個帖子,說明朝在遼西走廊每年幾百萬的花銀子,都不如送給有高血壓的黃太吉一壺蒸餾酒,再送一桌大魚大肉,勸黃太吉吃下後,令一口齒伶俐的死士罵之。   指不定有奇效。   茍全忠磕磕頓頓地說了幾句滿語,大致把李將軍的意思傳達過去了。   之後曹變蛟領人將這幾個韃仆送出了城。   李昊則帶著劉廷相這些旗主府漢仆,去找管轄武備庫的黃龍等人,現下人手奇缺,武裝投降漢民的速度得加快。   ……   十字大街交匯處,祖寬向李將軍匯報城內的基本情況。   “將軍,城內計有民戶七百八十餘戶,韃子將近五百戶,剩下兩百八十多戶基本上是匠戶和包衣奴才,不是在旗漢民。”   後金治下的遼東漢民一般有三種身份,一是匠戶,比如木匠、鐵匠、棉花匠,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這類漢民既不入旗,也不當奴隸,地位介於奴才和在旗漢民之間。   近年來遼民逃亡的多,八旗就將駐地上的匠戶通通遷進了大城。   二是在旗漢民,主要是八旗初入遼東之時,先投降的漢民,這批人中的壯丁被老奴編入八旗。   三是包衣奴才,這部分是被俘虜後不投降的遼軍和遼民,老奴將這些人賞賜給了旗人作奴隸。   “漢民基本上都開門投降,他們似乎以為是朝廷派大軍打來了,有些人很高興,還幫著我們辦事。我覺得這批遼民人心可用。”   “韃戶投降了兩百戶左右,剩下的死閉房門,我們的人還在一一拍門勸降,有些半大韃子還趴在房頂上亂射,咱的人傷了十幾個。”   這個結果讓李昊很滿意,“已經很不錯了,隻是為什麼會有近兩百韃戶也投降了,你核查過他們是真心的嗎?”   對這個詢問,祖寬心中早就打好了腹稿。   “這批投降韃子基本不是建州女真,這兩年老奴沒有好好管事,遼東這地界的日子遠遠不如以前往外販賣人參、鹿茸等野物時滋潤,普通韃子有時候也吃不飽,勉強維持餓不死、凍不硬。”   “也行,有個由頭就行,你立刻將所有投降的壯丁聚攏在一起,跟著我去那些死硬韃子門前,咱讓這些壯丁納個投名狀。”   李昊下令道。   雖然阿敏是個莽夫,可後金還是有不少像範文程這種的漢民臣子,這些漢臣調度能力相當不錯,留給李昊等人的時間不多了。   PS:今天三更,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