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人屠(1 / 1)

戰鬥的一開始,雙方打的都比較克製。   先沖過來的後金死兵甲胄都不齊全,披膊、護喉、護心鏡這些一概沒有,正適合用重刀砍。   因此李將軍也用上了技巧,頂著長槍的戳刺突到死兵跟前後,掄著重刀往脖頸處招呼,一擊斃命的同時,也方便後期處理屍首。   砍翻兩三排之後,屍首便堆積了起來,後金死兵們沖的更快。   李昊無奈,隻得後退幾步,換了重斧,也不管砍沒砍死,隻要餘光瞥見前方有能動彈的人影,便用斧刃招待。   至於沒死透的韃子,他也不管了,屍體已經在峽道鋪了兩三層,李將軍自己都得站在屍堆上亂砍。   總之一句話,動態視力滿級,靜態視力差不多為零。   “人屠,是人屠!”   “我的娘啊。”   “蒙哥·騰格裡~(意為長生天)”   死兵中有不少漢兵,望見前方屍堆上一斧帶起一大片血肉的人影,已經被嚇得膽寒,可偏偏後方兵卒源源不斷湧進來,進退無據,隻得被往前蛄蛹的人堆裹挾著送命。   李昊砍的也很舒服,但腳下屍橫一峽道,眼瞅著韃子死兵爬上來略顯吃力。   他便貼心的往前竄了竄,以便雙方夠得著彼此。   就這樣,李將軍所處的位置不斷往南。   “往前推,一排一排上前磨,耗死他。”   後方的各牛錄額真扯著嗓子指揮,峽道中殺聲、哭喊聲、金鐵之聲交織在一起,與回聲混合,聲音不大是傳不出命令的。   被親衛們簇擁的莽古爾泰騎馬立在峽道南邊稍微寬敞的山坡腳下,他們一周全是死兵們的戰馬。   “稟三貝勒,我們旗主貝勒請主子稍微往後退退,此地戰馬眾多,若有不測,怕主子來不及南撤。”   一名黃甲旗丁疾馳到這片山坡附近,隔著龐大的馬群喊話。   臉色冷峻的莽古爾泰嗬斥道:“他身為正黃旗旗主,不率軍親自督戰也就罷了,居然還勸我往後退。要不是我親自在這峽道口督戰,這群奴才們能這麼賣力作戰嗎?等擒殺那明將,我一定將此間種種細節說給汗阿瑪聽。”   即使是努爾哈赤兒子,也要憑軍功上位。   自己拚出來的莽古爾泰對資歷不老、軍功不高的阿濟格領轄正黃旗這事極為不滿。   他一揮手,命身邊旗手打出旗語。   “正黃旗的黑營兵,也下馬進峽道作戰。”   兩旗各級將領將三貝勒的軍令傳達下去,峽道內雖然打的熱火朝天,可南麵山裡的兩旗旗丁尚不清楚戰況,因此戰意居然還可以。   當然,有些牛錄額真知道此行追殺的敵人是誰,早就偷偷做好了撤退的準備。   足足兩刻鐘後,峽道內的喧鬧聲音漸漸降低,數十名正黃旗黑營兵圍在峽道口,前方的慘狀已能看清,他們也不敢靠的太前。   “難道就殺不死那夥明軍嗎?”   莽古爾泰等人朝裡麵望去,一道身影忽然大步跑了出來,圍在峽道口附近的黑營兵急忙往山坡上爬,可他們潰逃的速度遠遠不及來人追殺的速度,幾個黑營兵手忙腳亂之下還被絆倒在地。   好在這人對他們興趣不大,踩著倒成一片的黑營兵,就往明顯是大韃子的那夥正藍旗旗丁區域沖。   李昊也見過代善的頂戴,正藍旗旌旗下被眾韃子圍著的那人,身上皮毛大氅順滑油亮,盔頂的藍寶石晶瑩剔透,如無意外,應該就是莽古爾泰。   被突然沖出來的明將嚇了一跳,正藍旗親衛開始護著三貝勒向南轉進,可惜這片山坡全是無主戰馬,他們轉進的速度根本加不快。   趁此大好時機,李昊五步並做兩步,也不管射到自己身上的鈹箭,一路莽到那群正藍旗韃子之後。   先砍翻了數名殿後的親衛,這才夠得著疑似莽古爾泰的大韃子。   為了一擊斃命,他先上了一匹戰馬,然後在馬背上一躍而起,將等身戰斧掄圓了砍下去。   在慘淡日光照耀下,斧刃劃出了一道完美的弧線,與轉過頭觀察局勢的莽古爾泰鐵盔完美撞上。   “這漢子的甲好破。”   這是正藍旗旗主死前最後一個念頭。   李將軍所想與莽古爾泰截然不同,斧刃與鐵盔相撞的瞬間,他便後悔了。   就這麼劈下去,腦漿子都和肉屑混在一起了,拿什麼換賞銀?   他也來不及收力,隻能勢如破竹砍到馬鞍上。   天見可憐,這匹馬被大力壓到前蹄跪下,好在兩瓣屍體各自倒向一邊,馬兒的負擔一下子又減輕了。   雖然剛才正藍旗親衛有心護著主子撤退,可局勢大變,他們也不敢就這麼空著手回去。   於是幾個靠近旗主屍首的親衛忙著搶屍,處在外圍的親衛則搭弓射箭,意圖製造對己方有利的局勢。   李昊也不管外圍射箭的韃子,幾下砍倒了搶屍韃子後,也從地下的某具屍體上抓到一把清弓,把自己身上的鈹箭拔出來就開始反射。   除了這夥旗主親衛,剩下的兩旗旗丁溜得很快,當然正藍旗親衛們也沒死戰到底,約有七八人眼見事不可為,轉身策馬沖到了山坡的林子裡。   李將軍身上插著的箭還有十來隻,可四周陡然安靜下來,無主戰馬都漸漸跑遠。   無人可砍的孤獨感湧上心頭。   疑似莽古爾泰的韃子頭顱已被劈爛,他也沒興趣處理這兩瓣屍首,於是挑了幾個又大又完整的首級,砍了拎著往北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別的首級他也沒空管,隊伍裡的空閑馱馬要帶口糧和豆草料,之前的首級就攢了數百,再多也帶不走。   “三桂我兒、永喜我兒,你們進來處理屍首。”   山口處還有不少品相完好的,砍一些回去。   焦急等待的幾人提刀進了峽道,東江出身的幾人看清屍橫一地的戰況後,震驚、喜悅的情緒湧上心頭,他們和韃子不隻是血仇那麼簡單,鄉黨、兒時玩伴都被八旗殺的差不多了。   於是紛紛跪下來給主將磕頭,感謝他為東江遼民報仇。   “孔有德願同李永喜一般,拜將軍為乾爹。”   “我也一樣。”   他的義兄耿仲明也附和道。   李昊大喜,連忙走上前扶起兩人。   “好好好,我知道你們和韃子的仇恨,跟著乾爹我,一定能報了你們的大仇。咱就按永喜來,都按毛帥的賜名,再給你們改個李姓。”   原名尚可喜的李永喜與八旗隻有殺父之仇,這兩人可都被八旗殺到僅有一兩名親人存活的地步,雙方的仇恨可用不共戴天來形容。   “謝乾爹賜姓!”   孔有德、耿仲明二人規規矩矩磕了三個響頭,認了乾爹後,他們的名字變成了李永詩和李有傑。   之後幾人便快速處理了前排完整的首級,然後跟著主將策馬追趕大部隊。   鐵嶺、開原等地的韃子騎兵應該不多,正是大有可為之地。   PS:後天上架,月票即將過千,收藏即將兩萬,我好像快欠兩更了,上架後幾天內補上,求推薦票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