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 古槐寺(1 / 1)

“成為獵人,也好,那就先一起去應聘,其他都是後話。”   朱偉穆認清楚三人態度,這才搭話。   “還未請教諸位大名?在下朱偉穆,京都人氏。”   朱偉穆開門見山自報家門。   巴勒等到了想要的結果喜不自勝:“原來是朱兄,在下巴勒,你可以叫我老巴或者小巴。”   朱偉穆點點頭,心說這個姓氏天然有優勢,一張嘴就感覺輩份高人一等。   巴勒拍了拍滿臉痞子的微胖男子說道:“這位是莫自愁,我們都叫他老莫,莫胖子。”   “朱兄好。”莫自愁抱拳道。   “還有最後這位,高三寸,如你所見,確實是我們三人,現在是四人中最高的,人送外號老高!”   高三寸也抱拳道:“朱兄好。”   “我們三人和朱兄一樣來至戰國,隻是不在國都,在更靠南的川渝地界,現在國內混戰就都跑出來,不知朱兄為何也來到這裡?”   勒自來熟的和朱偉穆攀談起來。   “同三位兄弟一樣。”   “哎!看來國都也好不到哪裡去呀,那句話怎麼說來著?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沒得辦法呦。”   一番攀談後朱偉穆也算是與三人熟絡起來,在三人的建議下,朱偉穆找了個鐵匠鋪子,花了五十貫錢,按照天淵帝爺給的那把大刀定製了一把一模一樣的闊刀。   闊刀被打磨的鋥亮,抓握起來分量正好,朱偉穆很是滿意。   熟練的動作逃不過高三寸和莫自愁的眼睛,顯然,朱偉穆也不是一般人。   打造完畢兵器四人一行來到鎮西頭,看到西邊四五裡的地方有棵幾百年的老槐樹,老槐樹下是個不小的院子。   招聘信息上說的明白:“鎮西頭見古槐樹,有意向應聘者請進入院中。”   四五裡的路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四人來到古槐樹所在的大院時夜色朦朧了起來。   “古槐寺。”   四人借著亮光看清楚門口匾額寫著的大字,巴勒讀了出來。   見文就讀已經成為巴勒多年的習慣,高三寸和莫自愁兒時就去練武,並不認識字,巴勒不說他們就不曉得這是個什麼地。   “原來是個寺廟,看著有年頭了。”巴勒補充道。   此時天色已晚,廟門緊閉。   高三寸靠近門縫瞇著眼往裡看,想看看裡麵什麼情況。   廟門突然打開,一個慈眉善目,雙耳長垂的和尚挑個燈籠打開了廟門,後麵還跟個武僧,搞得幾人措手不及。   “阿彌陀佛,幾位施主這麼晚來古槐寺所為何事?”   “有禮了,我們四人看到鎮上招聘獵人的信息就尋址過來,不知還招不招?”   說話的功夫,那僧人已經仔仔細細把幾人觀了一遍,四人看上去各有特色,尤其是朱偉穆額頭的金色印記,不由得讓他多看幾眼這個年青人。   就見他笑嗬嗬道:“幾位施主原來是來應聘的,自然還在招聘,隻是現在天色已晚,招募的管事已經離開本寺,要應聘隻能到明天上午了。”   “啊,這…現在怎麼辦?”   巴勒回頭看向朱偉穆,高三寸和莫自愁三人,三人看了看巴勒,又看了看僧人暫時無話。   “嗬嗬,四位施主莫急,既然是來應聘的,今晚暫且在本寺歇腳吧,待明日應聘即可。”   “那太好了,謝大師。”巴勒雙手合十謝道。   “有勞師傅。”朱偉穆等三人也附和道。   “不必客氣,隨我來。”僧人說完前麵挑燈帶路。   寺院莊重肅穆,屬坐北朝南為長形院落。   朱偉穆四人跟著老和尚依次走過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清涼臺,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及東西廂房是整個古槐寺廟的所有。   “幾位施主今晚就在此廂房歇息吧,裡麵有被褥自取,老衲去也。”僧人點好油燈後離開。   四人雙手合十作別大師進入租房。屋內陳設簡單,一張方桌四條長凳,然後靠墻是一通鋪,足可以睡下十人,現在完全空著供四人居住。靠裡有個木櫃,裡麵是被褥。   安靜的環境讓幾人徹底鬆懈下來,倦怠感就一下襲來,幾人紛紛打起哈欠,特別是朱偉穆,這兩天先是遭遇狼襲戰狼群,又幫著紮布諾拉處理羊肉,最後舟車勞頓來到百裡之外的鎮上,現在沾著床鋪就困頓起來。   幾人簡單收拾下床鋪躺下,門外突然傳來敲門聲。   “幾位施主開門,我給你們送齋飯來了。”門外一個渾厚的聲音提示道。   “齋飯?”   微胖的莫自愁聽的清楚,出溜從床鋪上爬了下去打開房門,正是剛才那個武僧。   隻見他托個托盤,上麵放著四碗素粥兩碟小菜幾個饅頭。   “有勞小師傅!”   莫自愁謝過武僧接過齋飯放到屋內,朱偉穆和其他兩人也爬了起來,看著桌上熱氣騰騰的齋飯肚子不自覺的叫了起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齋飯,這就是齋飯啊,長這麼大頭回見著。”巴勒動作麻利坐了過去。   豈止巴勒,其他幾人也沒吃過齋飯,都抱著極高的興趣坐到桌前,拿起炫白的饅頭啃了起來。   巴勒,莫自愁和高三寸混跡社會多年,當獵戶也快十年了,說是資深獵戶一點都為過。   這些年為了逃避國內兵荒馬亂的日子遊歷在外,一直從事著打獵相關的營生,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而眼前溫暖的屋舍和熱乎的飯菜更顯得難能可貴。   一頓齋飯過後四人重新躺在床鋪上,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   窗外明晃晃的月亮透過大雄殿外高大茂盛的古槐樹將銀輝投射到屋內,不知不覺間屋內鼾聲起伏。   古槐樹高數十丈,莖圍數米,多人執手不能合圍,早在寺廟之前已經存在數千年,歷經滄桑,觀盡朝世更迭。   本地人相傳此處在數千年前就是座寺廟,後來幾經戰亂寺廟毀壞殆盡,唯有古槐樹樹幸免。   作為這片大草原上唯一存在的古樹,也為了追溯當年存在青格爾草原上的古寺,兩百年前經三代草原人不斷修繕最終完成,並用古槐寺來命名寺院。   古槐寺可以說是青格爾大草原牧民從精神到行動上對先祖進行的偉大朝聖,象征著,並庇佑著草原人那種生生不息,綿延悠長的生命力,精神力。   自然的,如果遇到重大民間事件或者官方事務,古槐寺就會承擔下作為活動地,這次青格爾邊上的九鄉二十六莊招募獵人的分會場就擱在古槐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