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7次俄瑞戰爭(1 / 1)

從炮兵學院畢業後,亞歷山大獲得了兩個月的假期,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歸自己的老本行。   在一個寧靜的花園裡,亞歷山大站在一片盛開的花海前,他的目光專注地注視著花朵。這些花朵不僅美麗絢爛,還蘊含著許多藥用價值。   亞歷山大知道,在這些特殊的花朵,擁有強大的止痛功效。他小心翼翼地采摘著這些花朵,將它們帶回了製藥室。   在製藥室裡,亞歷山大準備著開始製作止痛藥。   一段時過後,亞歷山大長舒一口氣,製作成功了!接著,他將製作好的止痛藥倒入小瓶中,小心地封好瓶蓋,標明藥物的用途和劑量。   然後他找來了皇室管家保爾,“英國人在印度種的那個東西你知道吧,一斤可以賣到二兩銀子,質量好的能賣到四兩銀子,我通過化學合成法製造出了更有效的止疼藥,你負責售賣和擴大原料產地。”   “賣多少錢呢?”   “在法國賣一斤20英鎊,奧斯曼土耳其賣一斤15英鎊,其他地方你根據當地的消費水準去售賣吧。”   “好的,我這就去辦。”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中,亞歷山大又設立了三個項目組,分別是氰化法製取氨,三酸兩堿的製備,以及改良蒸汽機。   前兩個項目亞歷山大都知曉具體的流程和原理,但是改良蒸汽機隻能靠技術人員慢慢的去調試。   兩個月的假期過後,亞歷山大被派往北線勞軍。   北線爆發的戰事是第七次俄瑞戰爭,由於之前俄國主動在南方挑起第六次俄土戰爭,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覺得俄國主力堆積在南線,意圖趁虛而入,收復失地。   1790年3月,亞歷山大抵達斯瓦泰波爾要塞,庫圖佐夫熱情的迎接了他,在勞軍過後,亞歷山大名義上接過了指揮,但實際上仍由庫圖佐夫將軍指揮。   在亞歷山大接過指揮過後,庫圖佐夫開始了他的操作。   首先庫圖佐夫暗中派人散播謠言,女皇派皇孫來統兵,是因為她采取北守南攻的策略,說明我們隻需要堅守要塞,等到奧斯曼土耳其戰敗,瑞典就會退兵!   於此同時,亞歷山大宣布了他戰術思想,就是四不打。   春天不打,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不能打。   夏天不打,夏天太熱,士兵們體力消耗太大,不能打。   冬天不打,冬天太冷,士兵們凍傷了怎麼辦,不能打。   秋天不打,前麵三個季節都沒有打,敵人的防線一定修得非常堅固,不能打。   當然這隻是個玩笑話,實際上是因為主力在南線,北方隻能采取守勢。   並且時間越拖,對俄國越有利,瑞典是進攻方,補給線長,而且對芬蘭當地征收軍糧不給補償,激起了芬蘭人的不滿。   俄國此時在募集新兵,並且拉攏盟友丹麥一起出兵。   如果丹麥選擇出兵,並且瑞典有所懈怠,那就乾他娘的,否則的話,就隻能議和了。   在接下來的7個月中,亞歷山大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所有的士兵。   與老師蘇沃洛夫一樣,亞歷山大選擇與士兵同吃同住,他並不把自己與士兵們隔離開來,而是積極參與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他與士兵們一同進行體能訓練,一同巡邏邊境,一同守衛要塞。這種共同的生活方式使亞歷山大更好地了解士兵們的需求和心理,也讓士兵們更加尊敬和信任他。   亞歷山大征服的不僅僅是俄軍士兵的人心,還有芬蘭士兵的人心,芬蘭農業資源不足,古斯塔夫三世的軍隊軍紀又不好,經常搶奪當地民眾的糧食,導致許多芬蘭農奴逃亡。   這個時候,亞歷山大表示芬蘭人屬於北斯拉夫人,跟俄國人是同宗一脈的兄弟,逃跑過來的芬蘭農奴都要好生對待。   在這七個月中,亞歷山大致力於宣傳泛斯拉夫理念......   (民族主義的東西不能展開講,上次被封了)   在前線對峙的三個月中,外交部也在對丹麥進行談判,希望出兵援助。   在丹麥的王宮中,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七世靜靜的聽著兒子的匯報。   克裡斯蒂安七世患有精神疾病,以至於在統治期間他隻是名義上的國王。他的宮廷醫生對他經常性的自淫行為頗感擔憂,他的王室顧問的變更取決於誰在王權鬥爭中獲勝。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末,他受到了權力逐漸變大的私人醫生施特林澤因的影響。   從1770年到1772年,施特林澤成為了國家實際上的攝政王,並且通過克裡斯蒂安七世簽署了進步的改革文件。在1772年施特林澤因政變被廢黜後,國家被克裡斯蒂安的繼母,不倫瑞克-沃爾芬比特爾的尤莉亞妮·瑪麗,他同父異母的弟弟弗雷德裡克和丹麥政治家奧維掌控。   從1784年4月14日起直到1808年克裡斯蒂安七世去世,克裡斯蒂安的兒子,未來的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六世,成為了非官方的攝政王。才攝政5年的王子希望可以借助這場戰爭豎立起自己的威望。   克裡斯蒂安七世隻是擺了擺手,說:“放手去做吧,你無需向我匯報什麼,我要去*了!”   弗雷德裡克尷尬的望著俄國的使臣,俄國使臣也不在意,對丹麥王子弗雷德裡克說:“無論勝敗,十年內丹麥都可以從俄國無條件進口價值五十萬英鎊的免稅穀物。”   丹麥王子弗雷德裡克也回復道:“丹麥和俄國的友誼天長地久,10月份我就會出兵!”   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眉頭緊鎖,臉上帶著沉重的煩躁。他目睹著遠處的俄國軍隊在要塞外堅守不退,海軍頻繁襲擾,使得瑞典軍隊的供應線被切斷,糧食緊缺的局麵日益加劇。   古斯塔夫三世環顧四周,看到他的士兵們臉上流露出疲憊和饑餓的神色。士兵們的精神麵貌明顯受到了困境的影響,他們的士氣逐漸下降。   國王意識到這個困境的嚴重性,他明白士兵們需要足夠的食物來維持體力和鬥誌。然而,俄國的堅守使得補給運輸變得困難,瑞典境內的糧食儲備也日益枯竭。   古斯塔夫三世來回踱步,不停地抓著自己的下巴,陷入深思。他的心情變得煩躁起來,對局勢的束手無策感到無比沮喪。   麵對這種局麵,國王感到責任重大,他深知自己的決策對士兵們的生活和士氣產生重要影響。他知道,他必須找到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的辦法,以保持士兵們的鬥誌。   自七年戰爭以後,消耗戰逐漸成為了戰爭的主流,俄國與瑞典人力資源差距巨大,如果不能抓住從此機會,瑞典將再也沒有可能對俄國形成威脅。   到了10月份,俄國已經新訓練了2萬人的新兵,如果再加上丹麥的6萬人,俄軍的兵力就會超出瑞典軍隊的數量,庫圖佐夫元帥也準備了下一步的行動。   經過過去7個月的戰略欺騙,瑞典人已經完全放鬆了警惕,並且通過招降的芬蘭人所說,赫爾辛基隻剩下3000老弱士兵,赫爾辛基不光是瑞軍的一個重要後勤基地,同時也是重要的港口,如果能占領此處,意味著丹麥的援軍可以通過海運快速包圍瑞軍。   從陸地偷襲赫爾辛基的難度不大,瑞典的軍心已經完全動搖,芬蘭籍軍隊逃跑嚴重。   這項計劃更困難的是消滅瑞典的海軍,使得丹麥的援軍能夠快速登陸,形成包圍圈。   庫圖佐夫向女皇提出了兩個方案,一個就是俄國與丹麥的海軍聯手,消滅瑞典海軍,然後從陸地進攻瑞典。這個方案的缺點就是瑞典有更多的時間撤軍,到時候仗不好打。   第二個方案就是俄國海軍和瑞典海軍拚一波,不一定要戰勝,隻要瑞典海軍傷亡慘重,無力控製波羅的海,然後丹麥突然宣戰,登陸赫爾辛基,徹底包圍瑞典軍隊。   在經過一番思索後,女皇同意了第二種方案。   1790年10月9日的斯文斯克鬆德海戰,瑞典海軍擊敗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取得瑞典海軍史上最大的勝利。俄羅斯在這戰中失去7000個士兵和三分之一艦隊。   瑞典雖然贏得了海戰,卻輸掉了戰爭。   經過斯文斯克鬆德海戰後,瑞典軍隊的海軍需要大修,失去了對波羅的海的控製權。   10月12日,丹麥突然對瑞典宣戰,中午,俄軍占領了赫爾辛基,丹麥陸軍隨即展開登陸,古斯塔夫三世自知大勢已去,選擇投降。   當瑞典戰敗的消息傳回聖彼得堡,葉卡捷琳娜二世立刻意識到這是吞並芬蘭的絕佳時機,1788年,英王喬治三世精神上出了問題,在溫莎城堡就餐時,他突然抓起王儲並飽以老拳,還企圖將他的頭部往墻上撞,雖然國王這次逐漸痊愈了,但此後他的身體已大不如前。目前國內陷入一定程度的動亂。   法國則是陷入大革命,也沒有辦法出兵,奧地利和普魯士更是自己的盟友,唯一有能力反對的就是西班牙,但是西班牙在北歐沒有什麼利益,也不可能為了瑞典向俄國用兵,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吞並芬蘭,保護聖彼得堡的戰略安全!   1791年,2月14日,俄國,瑞典,丹麥簽訂《韋雷爾和約》,瑞典割讓芬蘭和奧蘭群島給俄國,割讓斯堪尼亞給丹麥,至此,瑞典連二流國家也算不上了,隻能淪落為跟西西裡王國或者米蘭公國同一檔次的國家。   此次戰爭中令亞歷山大最為重視的戰利品不是芬蘭,而是瑞典的鋼鐵廠,瑞典的鋼鐵產業質量為世界第一,有了瑞典專家的協助,改良蒸汽機項目可以進行的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