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九,過了中元節沒幾天,這天中午,離洛河還有十裡地的郊外。 “大人。不必送了,我二人這就回去了。” “恭送太子殿下,恭送世子。” 洛河郡司馬送兩位欽差到了洛河邊,太子給人攔住了,再送可就出轄區了。司馬也沒堅持,朝二人深施一禮,就目送二人遠離。 這一回是歸程,不必急著趕路,信馬由韁,過了將近兩刻鐘才走到洛河邊,二人這一回輕車熟路,還找著來時的渡口,這一回不必再花大價錢,就跟著這些個要渡河的人一塊,一人交了四十文錢,連人帶馬上了船。 本來,走水路馬匹也是算錢的,但這船夫可虧著心呢,上回宰了這倆人一頓,雖說兩個人還沒察覺,可船夫們臉色可就不自然了,又怕這兩人已經知道被宰了,更怕原先不知道,路上跟人一聊天意外知道,這跑水路的生意人,賣的苦力氣,掙的血汗錢,萬一讓人知道了他們宰了,還是宰的兩個孩子,這生意就不好做了。 “兩位小公子,這是要往回趕吶。” “嗯,我跟我家公子往京城去。” “京城啊,那厲害啊,去京城是個好去處。兩位這一去,能在京城落了根了?” “嗯,我家老爺在京城置辦了房產。叫我家公子去上京。” “哎呀,那好啊,那好啊。”船夫旁敲側擊著問話,知道二人不會再過這洛河,放心了些。這虧心錢,下次打死也不賺了。 一路無話,這二人也不耽擱,雖說比來的時候稍微慢了一點,但到了七月二十四這條傍晚,二人已經過了雪嶺,離上京隻有不到一百裡路了。快馬加鞭,趕在半夜也能回去,不過沒有這個必要,二人又往前趕了點路,到了驛站,簡單吃了點東西,要了盆熱水洗腳,就睡下了,明天就該回京復命了。 一夜無話,第二天還沒到正午,兩人走到一處河流邊。河流不深,約摸七尺,太子殿下來了興致,不走橋,騎著馬。就要從河裡趟過去。 朱旭趕忙給攔住了:“殿下,您是千乘之尊,要以自己的安危為重。” “這能有什麼事?” “殿下,這是軍中丙級的普通馬匹,跟咱們自己家裡的不一樣。還是不要冒險。” “怕什麼,大不了讓他們撈我們。” “殿下君子不立危墻,還是小心為上。再有,就算人沒事,馬上要到京城了,濕著衣服也不像個樣子。” “太陽這麼大,路上就乾了,就算乾不了,咱們可以走慢一點等衣服乾了再回去。” “殿下,文武群臣可都等著殿下呢。”朱旭執意攔著,太子拗不過他,也就作罷了。 再往前行了不到半個時辰,總算是看見城墻了。等二人走近,早走文武群臣等候太子歸來。 八賢王沒在,當然,皇上也不在。王妃來了,還有兩個比朱旭還小的小女孩擠在王妃身邊。 “恭迎太子殿下。” 群臣高呼千歲。朱旭也就完成了他隨從的責任。側著身子往邊上一躲,就擠在了自家阿娘身邊。打聲招呼:“阿娘,我回來了。” 邊上那兩個孩子,有一個跑到太子身邊嘰嘰喳喳,還有一個留在王妃身邊,這會兒站在朱旭身邊,抬頭怔怔地看著朱旭。 朱旭拉著女孩的手:“阿妹,我回來了。” 女孩正是朱旭的妹妹,楚國的郡主,朱雪瑤。 “阿瑤,哥哥跟你講話呢。”王妃拉了拉女兒,想讓小丫頭回應哥哥。 “哦。”小丫頭有些不知所措,拉著朱旭的手,隻輕輕答了一聲。 朱旭心裡可難受了。這一趟出門為了災民受再多苦他都不怕,就是怕跟阿妹疏遠。 “恭迎太子殿下。”這邊王妃也不好說什麼,先帶著閨女往前跟太子打了個招呼。 “王妃不必客氣。” “恭迎太子殿下。”雖然隻是六歲的丫頭,禮數卻有模有樣。“ 阿瑤也在等我嗎?”太子笑著問雪瑤。 哪知道小丫頭心眼實在,搖了搖頭:“阿瑤在等哥哥。” 這話說出來太子倒是沒當回事,朱旭覺著鬆了一口氣,心裡的石頭才落地。 “等到了嗎?”屁話!邊上這不是?你是故意找茬的是不是?朱旭本就鬱悶著呢,聽著太子這麼問更鬱悶了。 “嗯。” “那就好,我跟你說,你哥哥啊,路上還跟我說,說怕跟阿瑤分開久了阿瑤不要他這個哥哥了呢?” “要!”阿瑤下意識地緊緊抓住朱旭的手,另一隻手抓住朱旭的胳膊,“要哥哥,阿瑤要哥哥。” 朱旭能說什麼,好兄弟,剛才是我不對,不該這麼想你,果然果然你最懂我! “殿下,我們這就回去了。”跟殿下也沒什麼好客套的,朱旭告罪一聲,就要回家。 “嗯,去吧,中午不留你吃飯了,晚上記得來吃飯。”太子也沒留他,提醒他晚上有宴會,也就沒管了。 “阿娘,東海來了沒有?” “來了,在那等著呢,瞧給它急得。” 東海擱人群外邊等著呢,老早就瞧見朱旭了,懂規矩,沒亂沖。朱旭牽著阿妹的手,走到東海旁邊,東海一附身,就想讓朱旭坐上去。朱旭伸手一托,讓自家阿妹先坐上去,自己再坐在後麵,不用使喚,東海主動地往王府的方向回。 這邊可有人不高興了,誰啊,王妃。這孩子剛回家,跟阿娘還沒說幾句呢,就帶著阿妹跟一匹馬,怎麼不問問阿娘怎麼回去?阿娘走著回去你管不管? 氣話歸氣話,總不能真走著回去,自然有馬車等著的。這樣身份的,平日自然是用轎子的,隻是這回她想著跟自家要兒子閨女一塊坐回去,才專程用的馬車。 也怪這東海,不知道個先後高低。這馬也真有靈性。今天出門的時候,說什麼也不肯老實,非要跟著一塊來。倒是匹好馬,跟著自家兒子她這個當娘的也放心。 還能說什麼啊,不跟阿娘一塊就不跟唄。王妃上了馬車,也往回趕。沒走出多遠,就聽見自家兒子喊阿娘。 王妃一撩簾子,朱旭隔著馬車跟阿娘對望。“怎麼了?不跟東海可了勁兒的跑,喊阿娘做什麼?” 你跟一匹馬較什麼勁啊! “沒事,就是想看看阿娘,想跟阿娘說說話。” 哼,算你有良心。 “嗯,阿娘也想旭兒。” 三人就這麼一邊走一邊聊,王妃坐在馬車上掀著簾子,朱旭帶阿妹騎著東海靠著馬車往前走,倒不是很像個樣子,不過這一家三口可管不了這麼多。 這眼瞅著就到了王府門口。 “快進屋吧,你阿爹也想你了。” “那阿爹怎麼不來接我。” 懂事不懂事的另說,這九歲的孩子,哪個不希望自家阿爹能多依著自己。可他也明白,就像他這一趟離開阿娘一樣,他阿爹有跟自己一樣的責任,這個責任叫天下百姓。朱旭不會胡攪蠻纏,非要問自家阿爹自己跟天下百姓哪個重要。他就是因此才會走這一趟。 到了門口,朱旭帶阿妹下了馬,王妃也下了馬車。王爺正在門外站著呢,等著他們回來。 “阿爹,我回來了。” “嗯。這一趟,辛苦了,都瘦了,也變黑了。” “不辛苦,這不是好好的回來了嘛。” “走吧,快進屋,餓了吧,快來吃中午飯。” “嗯,確實餓了。” 倒不是很餓,主要是饞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除了來回吃過魚以外,哪吃過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 跟著進了屋,午飯已經吩咐人備好了,倒沒什麼大排宴宴。就燉了個老母雞,燒了魚,炒了些豬肉,還有幾個素菜。 坐上了飯桌,朱旭直往肚子裡扒拉飯,又不住地夾著這幾個素菜,韭菜雞蛋、涼拌黃瓜、燴三鮮,燒白菜,隻管往肚子裡灌。 “旭兒吃這個。”阿娘心疼他,往他碗裡夾雞肉。 朱旭搖了搖頭:“我腸胃不好,一個兩月沒吃,突然吃這大魚大肉的,我怕受不住。等明天再說吧。” 天底下哪個爹娘聽得了這種話啊。起義之前,他們也是苦日子過來的,一年到頭見不到幾頓肉。王爺還好點,有一身功夫至少有點吃的。那樹皮草根王妃也不是沒吃過。照理來說,朱旭這點苦在他們看來根本不算什麼,可知道歸知道,難道就因為自己過過苦日子,所以子女就該過苦日子嗎?現在不一樣了,改朝換代了,自己原吃那些苦,就是為了自家孩子往後能少吃苦。 話分兩頭,這邊一家人團聚不說,太子回宮,這正有好消息等著他呢。 “彥兒回來了,這一趟,辛苦彥兒了。來,起來讓父皇好好看看。” 太子跟君王這邊也是父子團聚,不過,比起王府這一家,人家有正事兒呢。 “對了,彥兒,我剛剛接到消息,沒怎麼打起來,秦軍退兵了。” “太好了。” 沒打仗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好,今天盡是好事。走。陪父皇去吃飯,跟父皇好好說說,你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