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開局……
是一段悅耳的介紹。
那是宋雨菲的聲音。
聲音輕柔、甜美、溫柔、像是初春裡的一陣風,吹散了冬日裡的嚴寒,帶著蓬勃生機,吹進了電影院,輕撫著觀眾們的臉頰。
聽宋雨菲說話,有時候真的很享受。
鏡頭下。
一個個角色出現在了熒幕之中。
高三二班的同學們很激動,很想告訴電影院裡的其他觀眾,哪個角色是自己,自己經歷了什麼事情。
高飛緊心臟微微一顫。
當看到自己角色出來的那一刻,他握緊了拳頭。
復雜的情緒、甚至些許來自內心深處,因挫敗而產生的自卑感消失得一乾二凈。
他看著熒幕上,那個高大、英俊、帥氣,籃球打得極好的青年。
他聽到了放映廳裡,幾個小女孩的一陣驚喜聲。
扮演自己的演員名叫張魏,燕影09年的畢業生,曾經燕影的校草之一,剛簽【星光未來】,在網絡上也擁有不錯的人氣,是【星光未來】重點的培養對象之一……
張巍的出場,有著特定的鏡頭的,仿佛天生便是代表著風雲人物。
高飛眼睛都看直了!
他應該當主角!
不對,他就是主角!
放在青春題材的電影裡,他這樣讓女孩子尖叫的人物不當主角,誰才是主角?
但挺遺憾……
他似乎並不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電影前期,他角色出現片段很短,甚至比拍攝時候的片段更短……
很正常,這部原著是林夏寫的,自然是以林夏圍中心而展開的故事……
他這麼安慰著自己。
……………………
【距離高考200天!】。
熒幕上的黑板,寫著這麼幾個字。
《那年盛夏》的劇情很寫實,真正從片中的那些學生的角度出發,真實地再現他們歷經著的高考,它暗示了現實的殘酷。
緊張、壓抑、焦慮、煩躁……
隔著熒幕,都能讓人感受到這些隻屬於高考前的情緒。
《那年盛夏》的原著確實是林夏。
故事,也確實是以林夏為中心而展開……
但……
林夏卻並不是故事的主角。
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軌跡……
在場的每一個同學,看電影的時候,都好像回到了高考前的那段日子。
高飛不知不覺沉浸到電影劇情裡。
等到劇情鋪開,高飛的角色戲份漸漸多起來了。
他沉浸在其中,看著自己的角色贏了一場又一場籃球賽!
他很激動!
但又覺得不太對。
“高考,是最公平的。”
“有些人,天生長得高大、長得英俊、長得漂亮、有錢……畢業便繼承家裡的公司……”
“出生,便注定了一切!”
“但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
宋雨菲的聲音依舊很悅耳。
但漸漸帶上了一絲的感慨。
隨著那一句話以後,緊張刺激的高考前夕,一個書呆子的身影在鏡頭中一閃而逝……
那個書呆子叫“張利”。
“張利”是小鮮肉何昊陽扮演的,他顏值很高,但卻被導演戴上了厚厚的黑框眼鏡,頭發剃成了板寸,看起來醜了不少。
在這個帥哥美女的班上。
他就像一粒塵埃一樣,實在是不惹人注目。
高飛一度認不出這個“張利”的演員,是何昊陽。
書呆子“張利”的角色其實鏡頭並不算多。
張利出身普通,學習卻非常刻骨,一心想著靠“知識”改變命運。
他沉默寡言,性格甚至有些自卑……
但早上,鏡頭給高飛、或者給張盼盼這個角色特寫的時候,總會有意無意地帶上“張利”這個書呆子的身影。
有時候……
會拍一秒鐘他在宿舍下的路燈邊上看書,背單詞。
有時候,他的鏡頭沒有出現,但老師在宣讀成績的時候“張利”的名字總會出現在前十名的位置。
有時候,吵吵鬧鬧的班上,準備搞一場聚會,但“張利”總是缺席,偶爾從同學口中,聽到一些對“張利”的幾分埋怨。
這個“張利”跟女主角同桌,拍女主角的時候,不可避免,又會拍到他幾段故事……
高飛突然眼睛瞪了瞪!
緊接著!
目光死死地盯著不遠處的張勝!
不遠處的張勝坐在自己曾經的位置上,正在認真地看著電影。
林夏不知道什麼時候,坐在了張勝的旁邊,似乎正小聲地跟張勝說著什麼事情。
仿佛……
回到了那所教室。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仿佛,又不是那所教室。
電影裡……
“張利”跟女主角說話都是帶著顫音,卑微至極……
但電影外……
他看到林夏時不時看著張勝。
似乎有話要說,但一時間又不知從何開口。
而張勝……
則是認真地看著電影!
臭屁得讓人惡心!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