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太乙見眼前少年修為已是金仙初期,竟無師承,內心頗為驚訝。 足可見之,此少年資質與悟性皆是不凡。 此時,內心忍不住對其產生莫名好感。 “陸壓道友,吾之洞府就在附近。若不嫌棄,去吾洞府一敘如何?” “承蒙太乙道友錯愛,吾陸壓有點受寵若驚也。” “哈哈,陸壓道友過謙了。” 說話間,太乙身影已出現在陸壓身旁。 這時,白鶴在前引路,兩人並肩朝前走去。 行不多時,兩人就來到一洞府前。 陸壓抬眼一看,口中念出三字, “金光洞。” “此地正是吾之洞府也。” 這時,就見洞中走出一童子, “金霞,此乃陸壓道友,趕緊為吾等備好上等山泉。” “遵命。” 進得洞來,環視一周,但見那靈霧飄渺,若隱若現。 陸壓馬上就感知到,此處竟是一處靈脈所在。 “太乙道友,此地妙也,竟是靈脈之地。” 太乙聞之,略顯一驚。 暗道,此子好眼力也。 再見眼前一碧池,陸壓一眼就見池中之五色蓮花。 定睛一看,暗暗心驚,五色蓮花竟暗合天地五行之數。 轉眼看向太乙,滿眼盡是艷羨之色。 “好一處五色祥蓮。太乙道友,汝之道場端的不凡,端的不凡也。” “哈哈,陸壓道友,謬贊矣。來,山泉已備,來一起品嘗之。” 這時,在太乙帶領下,兩人來到一石臺前。 石臺之上,已備有兩杯清泉。 “石室簡陋,無瓊漿玉露,隻有這山泉待之,望陸壓道友不要見怪。” “哈哈,太乙道友說哪裡話,能來此地,亦可見道友已把吾陸壓當貴賓也。” “陸壓道友,吾剛聽聞汝來自東海花果山?” “是也。” “道友,可曾見過截教門人?” 陸壓聞之,看了眼太乙,不明白他為何會有如此一問。 “道友不要誤會,截教掌教師尊與吾老師同是三清一脈,同出昆侖峰。隻是當年,師叔通天自立門戶,去了東海金鱉島。自此,吾兩教門人已許久亦無見麵矣。聽道友言之,來自東海,所以才有此一問。” “原來如此。在東海之時,吾已認了三霄姐妹為姐姐,亦有機緣去了金鱉島,已見過通天聖人一麵。” 太乙聞言,暗自詫異,忙問其中之故事。 陸壓就詳細的與太乙講述了之前發生之事,隻聽得太乙嘖嘖稱奇。 “真沒想到,陸壓道友竟有如此機緣。隻是通天師叔言之,汝之老師不在截教,甚是奇怪。” 據太乙了解,他這位師叔,一向是對洪荒生靈廣開門路,收徒不論出生,隻在乎其緣分。可眼前少年,與截教緣分如此之深,為何會被通天師叔拒收於門下,真是匪夷所思。難道,此少年有何特殊之處? 想到此,太乙忍不住深深看了眼少年。 “不知陸壓道友,未來打算去何處拜師?” “不瞞太乙道友,吾正欲去昆侖山原始聖人處,不知…” 太乙一聽,心裡一咯噔。 暗道,果然不出自己所料。 這時,太乙神情變得嚴肅,盯著陸壓問道, “敢問道友,不知汝是何出生?” 陸壓聞言,一臉驚訝,眼神滿是疑惑。 太乙見之,忙解釋曰, “陸壓道友,是這樣的。吾之老師原始聖人,他收徒有個條件,他最討厭乃是披鱗帶甲、靈長化形或濕身卵化之輩。當年通天師叔之所以會離開昆侖峰,皆因兩人之教義與收徒想法有分歧才導致得結果。到現在為止,吾老師座下門徒隻有十二人,皆是出自人族一脈。因為在他看來,整個洪荒,隻有人族是先天道體,資質俱佳者,所以吾剛才才有如此一問?” 陸壓聞之,內心一驚,沒想到原始聖人收徒還有此標準。 “原來如此,多謝太乙道友提醒。” 此時之陸壓,內心早已涼了半截。 按剛才太乙道友之言,此行去昆侖山,估計怕是要徒勞矣。 見陸壓神情變得落寞,太乙不想打擊他,忙補充曰, “吾觀道友資質俱佳,可以一試。但根據剛才道友之言,吾隱約能感受到,道友之老師定得不凡。” 陸壓聞之,抬眼看向太乙, “道友何以見得?” “陸壓道友,汝可仔細分析之。吾通天師叔乃是聖人之體,已知洪荒周天之物,汝之老師者,他必知之,為何不與汝言之?” “這…” “吾料此人來歷必定不凡,不然通天師叔亦不必隱瞞之。換言之,能讓通天師叔隱瞞之人,此人焉能普通呼?” “對呀…聽聞道友這番言語,讓吾陸壓有種撥開雲霧見晴天之感。” “哈哈,哪裡哪裡。此言亦是吾太乙之猜想,望能對道友尋師有所幫助。” “多謝太乙道友。” “陸壓道友,客氣客氣也。” “敢問道友,當初為何會來此地?” “是這樣的…” 於是,太乙把老師當初召集眾人,要門下所有弟子找尋自己之道場一事,盡數說將出來。 “原來是這樣。” 其實兩教門人皆沒明白,兩教師尊為何會如此做? 原來是,因為自共工怒撞不周山,導致不周山傾倒,再加上巫妖大戰,直接導致洪荒大地無數靈脈遭毀,靈氣消散。 兩教師尊之所以讓門下弟子找尋道場,就是為了搶占最後為數不多之資源。 他們明白,靈氣一旦消散殆盡,直接導致洪荒所有生靈修為難進。 眾所周知,在洪荒世界中,所有生靈修為提升皆需要靈氣輔助。 沒有靈氣補充,修為則難進一分。 所以,後世洪荒修仙者,修為能入大羅之境,已是強者。 一切之根源,皆是與靈氣逐漸消散有關。 這就可以很好理解,為什麼在龍漢大劫前,那時是金仙不如狗,大羅滿地走? 皆是因為,在那時之洪荒大地上,先天靈氣充沛之故。 話說,過了幾日,陸壓就離了乾元山。 看著陸壓離去之背影,太乙略有所思。 內心有種直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此少年未來之成就,將遠遠超過自己。 陸壓又化作一道長虹,向遠方而去。 行不多時,耳邊就想起陣陣道韻,從雲下傳來。 “道之大道,亦可有名,道之王道,萬物之母也。故可無欲,以觀其妙;亦可有欲,以觀其微…” “下麵必有高人,難道是?” 陸壓聞之,歡喜莫名,內心忍不住砰砰直跳。 按住雲頭,向下一看。 隻見,一座巍峨山峰,山頂雲霧繚繞,縹緲一片。 隱約可見,在綠林青竹之間,有一清幽道觀。 聽得真切,道韻之音正是從道觀之中傳出。 不及細思,陸壓身影一閃,落將下來。 但見, 門前鬆坡冷淡,竹徑深幽。 遠處白鶴浮雲,樓臺數重。 陸壓穿過幽林竹徑,小橋青階。 又見,四周花團錦簇、百花爭艷,一時竟看得呆了。 忽然,見一座幽雅古樸之觀宇,出現在石階盡頭。 真是, 門前池寬樹影長,石裂苔花竹清香。 樓臺森羅紫極高,院閣飄渺丹霞光。 三清王母往來客,蓬萊太陰交友廣。 清虛福地道人府,長生不死有神方。 來到門前,抬眼一看。 見門首書有三個黑色古樸大字“五莊觀”,端得一手好字,隱約還有流光閃現。 又見,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又刻有十個大字,上書“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心裡暗嘆,好一處神仙福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