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蚩雲之子,製造石器(1 / 1)

眾人見伏羲製作出乾戈後,馬上就得到天道感應,皆是驚嘆不已。   伏羲又向刑天等人學習圍獵之術,其實對於刑天等人而言,潛意識裡根本沒有所謂之圍獵之術。   在他們看來,任何洪荒生靈,皆可直接用肉身硬抗或擊殺。   刑天告訴伏羲,對敵之時,心無膽怯,作戰勇猛,方法得當,就可有效把對方擊倒。   還有,在對敵之時,若一人無法對抗,就需要多人進行包抄圍堵,讓其前後無法顧及,再行偷襲擊之。   看官不知,當年巫妖大戰時,刑天就是運用此法,偷襲妖庭羲皇之伏羲,使之身隕矣。   九鳳、相柳等人亦把自己多年對敵之經驗,盡數傳給伏羲。   對於眾人之言,伏羲是一一銘記於心。   在千裡部落呆了幾日,伏羲才向刑天等人辭了別。   臨行前,刑天等人又親送至部落門口。   此時,部落族人聽說,這幾日人族未來之聖人,一直在部落中學習。   皆是好奇,欲一睹其風采,紛紛自願來送行。   刑天握著伏羲之手,滿眼真摯道,   “伏羲兄弟,有空可多來千裡部落走走。”   “刑天大哥,吾會的。此次多謝刑天大哥鼎力支持,讓伏羲受益匪淺,吾代表人族表示感謝。”   言罷,伏羲一臉恭敬,俯首抱拳道。   “哈哈,兄弟言重了。人族當興,乃是大道趨勢。這幾日,吾等隻是提供了綿薄之力而已。”   “各位保重,吾伏羲去也。”   “保重…”   話罷,就見雷龍從天而降,族人見之,盡皆驚異。   伏羲拜別,跨龍而去。   隻頃刻間,已消失於眾人眼前。   刑天目送著少年離去,呆呆的看向遠方。   他明白,巫族已沒了未來,未來之天下,屬於人族。   內心也迷茫,不知以後之巫族,歸宿在哪裡?   自人族誕生以來,刑天越來越明白一個道理,隻要巫族族人對人族施於援手,巫族之境遇不會太差。   而妖族就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看看他們現在之處境,就可見端倪。   現在之妖類,已成了人族口腹之物也。   想到此,慶幸當初巫族之策略是聯合人族對抗妖族,不然現在之巫族,處境估計如妖類一般。   “刑天大人,吾等是不是要永遠被禁錮於此了?”   “是呀?”   …   刑天聞之,轉頭看向九鳳,沒有言語,目光卻變得深邃。   可以感受出,族人內心並不甘於現狀。   這也為黃帝時代,巫族參與人族內戰埋下伏筆。   原來,在未來之黃帝時代,巫族族人會出山協助蚩尤,與黃帝炎帝之聯軍決戰於逐鹿。   此乃逆天而為,最終讓巫族走向滅亡,此乃後話。   卻說,伏羲離了千裡部落,回到蚩雲氏居住之所。   經過幾日相處,蚩雲氏已對眼前少年產生敬佩之情。   此時,他內心堅信,人族在伏羲帶領下,定會邁向一個新的高度。   這時,蚩雲氏妻子抱出剛出生不久之蚩尤。   伏羲見之,內心一顫,總覺得此嬰兒不同一般。   深深看去,總覺得此嬰兒眉心處,有種王者之氣。   “大哥,此子端的不凡也。”   見伏羲如此誇贊自己兒子,蚩雲氏滿臉歡喜。   “伏羲兄弟,吾欲培養他作為部落首領之接班人。”   伏羲聞之,點點頭。   “此次去千裡部落能如此順利,皆是仰仗大哥之功也。”   “兄弟言重了,以後人族要走向輝煌,還需兄弟之力。”   “定當竭盡全力。吾亦要辭別大哥了,等回去後,兄弟還得好好參悟這幾日之所得。”   “辛苦兄弟了。”   “大哥,這是吾伏羲之使命也。”   蚩雲氏暗贊,真乃天定人族之聖人,有此少年,乃是人族之福。   “大哥,就此別過。”   “兄弟保重。”   別了蚩雲氏,離了九黎部落,伏羲又乘雷龍而去。   很快,伏羲就回了部落,選擇閉門不出。   伏羲閉目端坐,冥思苦想,把這幾日之境遇,重新做了梳理。   腦海裡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乾戈進一步作改進,讓它成為人族部落狩獵之武器。   伏羲明白,欲製作武器,必須可就地取材。   於是,放開神識,搜尋可利用之物。   在人族部落中,除了各種林木,各類獸禽,還有就是各式頑石。   伏羲猛地睜開眼,身影瞬間就到了一處溪澗邊,他欲找尋一些尖銳石塊。   看著手中之乾戈,又看看麵前之石塊,自言自語道,   “能不能把兩者結合呢?”   這時,眼角瞥見了溪澗旁之綠柳。   折了幾根柳條,嘗試著把尖銳石塊綁在乾戈上。   伏羲奮力揮動著乾戈,呼呼生風。   突然,隻聽“啪”得一聲響起,原來是綁在乾戈之石塊掉落在地,發出之音。   如何才能把它們綁堅實,又成了難題?   此時,伏羲腦海裡又想到刑天之大斧,若能在石頭上鑿出細孔,則會比直接捆綁之,要堅實的多。   伏羲拿起石塊,仔細端詳起來,腦海裡亦在飛速思考…   這時,伏羲發現,在石頭上鑿出細孔,難度很大。   這還不如在木頭上鑿出個洞,再塞入尖銳石塊,這樣來得更容易一些。   想到此,伏羲腦海中已有想法。   他先找了一大一小兩塊石頭,用小石慢慢把大石菱角削平,削成斧子形狀,再在溪澗巨石上進行打磨,磨成一塊尖銳之石斧子。   他一手拿著石斧子,一手再用一塊礫石敲擊,在乾戈樹枝上進行打孔,沒想到這一方法特別有用。   隻一會兒,就在樹枝上敲開了一個口子。   伏羲不知,自己無意中已可製作石器了。   隨著敲擊力度不斷加大,孔洞也越來越大。   當其大小正好可安裝下石斧子時,伏羲才停止敲打。   此時,他把石斧塞進孔洞中。   這樣,一把簡易石斧就完成了。   拿起石斧,伏羲嘗試著砍身旁之綠柳。   這時,他驚訝發現,一棵大腿粗之綠柳樹乾在石斧幫助下可輕鬆被砍斷。   伏羲見之,驚喜不已。   有了這次經驗,伏羲把一塊塊石頭,打磨成各種形狀,安裝在一根根樹枝上,一件件武器就這麼得被製造出來。   這時,溪澗處經過三個族人,見人王之子伏羲正一人坐於溪澗旁,正不停打磨各種石塊,不知其在做甚?紛紛好奇起來。   此時,伏羲亦發現了他們,忙示意他們過來。   三人見之,心下忐忑,但見伏羲在呼喚自己,隻能一起結伴走了過去。   來到伏羲旁,三人一臉恭敬,齊聲道,   “元明、元辰、元音拜見人王之子,不知喚吾等過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有何事吩咐?”   言罷,三人目光就落在各種武器上,神情為之一愣。   “此乃吾這幾日打造之武器,汝等可以各挑選一件試試。”   說完,伏羲把幾件武器如何使用,簡單與眾人講明。   三人聞之,盡皆愕然,互看一眼,嘗試著各自拿起一件。   一人拿起一石斧,一人拿起一石矛,一人拿起一乾戈。   …   三人使將開來,皆是滿臉詫異,沒想到竟如此順手。   見此,伏羲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他心裡明白,需要讓族人了解,如何製作武器?   於是,伏羲就把這些武器如何製作,詳細與三人言之。   三人聞之,滿臉詫異,沒想到還可以如此。   在伏羲指導下,經過幾日之付出,三人亦可製作出各類武器了。   這時,伏羲看見溪澗中有鮮魚在遊動。   “能不能把溪澗中之鮮魚捉住?”   三人聞之,滿臉錯愕,原來以前就有人嘗試著捕捉溪澗中之鮮魚。   但因為沒有順手之工具,皆是徒手而為,很難捉住。   嘗試幾次無果後,就放棄了。   這時,三人分別拿起武器,又嘗試著進行捕捉。   結果,拿石矛者,還真是成功了,這可極大激發了幾人捉魚之熱情。   但在伏羲看來,用這些工具捕捉,效率還是太低。   “爾等三人聽命,現在去召集全族族人來此,吾伏羲有話說。”   “吾等領命。”   言罷,三人就趕忙去了部落召集族人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