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生活二(1 / 1)

這天,呂不韋和贏異人在大街上散步的時候,偶遇了一個秦國商人。該商人曾與呂不韋一塊做過生意,呂不韋和嬴異人在與該秦國商人的交談中得知,秦國現在的經濟發展也是很好,營商環境也很好,所以秦國現在也是一個做生意的好地方,他十分想讓呂不韋和他再一塊去做生意。呂不韋與他寒暄幾句後委婉的拒絕了他。接著便和贏異人交談了起來。呂不韋對贏異人說“異人,現在的秦國,你的父親太子安國君還並沒有立繼承人,你質趙多年,於秦國有大功,你也是十分有機會被立為繼承人的。”贏異人回答道“我的父親安國君有20幾個孩子,我並不算能力最強的一個,也不是最親近的一個,我覺得希望十分渺茫啊。”呂不韋又說“我聽說安國君的一個妻子華陽夫人十分得寵,但其並無子嗣,要是我帶著禮物去秦國當做說客,讓你認華陽夫人為母親,華陽夫人再推薦你當繼承人,這樣的話這件事說不定能成。”說到這裡,嬴異人大笑道“這件事難如登天啊,如果這件事能成功,我定不會忘記兄弟你的幸勞。”呂不韋回答道“都自家兄弟,說什麼幸苦不幸苦的,待我先準備一段時間,準備好了就出發去秦國,你在邯鄲照顧好“趙姬”和政兒就行。”   趙邯鄲故城,又稱趙邯鄲故城遺址,是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邯鄲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區及其西南郊。是已知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戰國古城址,屬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趙邯鄲故城興起於春秋時期,趙敬候遷都邯鄲後加以擴建,是趙都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戰國後期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最著名的大都會之一。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趙國為秦所破,邯鄲作為趙國國都歷經八代王侯,延續時間長達158年。漢代為趙王劉如意的都城,漢以後逐步衰落。[2]   故城遺址包括趙王城及大北城遺址兩部分,總麵積約1888萬平方米。兩地相距60餘米。[2]趙王城為趙都宮城遺址,分東、西、北三城,平麵呈“品”字形。城內地麵上有布局嚴整的龍臺、南北將臺等夯土臺,地下有麵積寬廣的夯土基址,顯示了中國封建社會初期都市建築的基本麵貌。大北城為當時的商業、手工業作坊區和居民區,並且出土發現了作坊、煉鐵、陶窯遺址。[3]   2005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全國100個大遺址保護名錄,2006年,邯鄲市以趙王城為依托,開始修建趙王城遺址公園,但是大北城遺址已經全部埋在市區地麵下4到9米的深處,無法開發,而城郭遺存於地表的遺跡,修建了趙苑公園。   在曾經的歲月裡,趙王城扮演了春秋戰國歷史上的重要角色,奠定了邯鄲崛起成為秦漢時期中國五大都市的物質基礎。趙王城裡曾經上演過眾多流傳千古的故事:趙武靈王力排眾議,大刀闊斧地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文臣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武將廉頗攻城野戰,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薦、聯楚抗秦、圍魏救趙、邯鄲學步、將相和等歷史典故也都發生在這裡。   —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