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話:另1半真相(1 / 1)

盜天成聖 李妙愚 3563 字 2024-03-21

薛進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快就拜別了呂祖廟師徒二人。   院落內,午陽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忍不住道:“師傅好厲害!”   李妙愚站在屋簷下,淡淡道:“厲害的是呂祖,人心莫測,若非是神仙,又怎能聽到他人的心聲,並作出回應呢。”   午陽想了想,似懂非懂道:“總之師傅也很厲害。”   李妙愚心中微嘆,暗道:世人皆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想到這裡,李妙愚抬頭望天,久久不語。   午陽好奇的看著師傅,也學著他的模樣,昂首望天,卻隻見那厚雲將太陽遮住,天光雲影間,似乎有風在吹動雲彩飄動。   隻是,這番再普通不過的景象,又有什麼好看的呢?   阿黃則側躺在一旁,半瞇著眼假寐。   良久,午陽耳畔傳來李妙愚平淡而厚實的聲音:“午陽,你可還記得方才我是如何為那薛先生解簽的?”   “啊?!”   少年撓了撓頭,努力回想著方才在正殿內發生的事情,略有些緊張道:“師傅,我記得你說庚丙是庚金和丙火,又說要改編,革己。後麵的內容記不得了……”   李妙愚麵色如常道:“現在我與你重新說一遍,你要用心記。”   少年“嗯”了一聲,兩隻手不安的擺弄著衣服。他的心思十分細膩,隱約感受到師傅認真的態度。   於是,午陽認認真真的聽李妙愚重新述說了一番大殿內提及的“簽詩”和“解簽語”。   待確認午陽記下內容後,李妙愚方才問道:“你可明白我為何要如此與那薛先生說這番話?”   午陽麵露難色道:“師傅,您太為難我了。您老人家神通廣大,我就是個剛學會撲騰的雛鳥,哪裡能看懂這些。”   李妙愚沒有為難午陽,轉而說道:“你瞧不明白,是因為並未掌握其中的道理和運用方法。世上所謂的能人誌士也好,厚德之師也罷,民間的術士,亦或是儒釋道的學者,雖負盛名,聰慧過人,卻也參不透這些。若是洞悉了方法,便是笨蛋蠢人,也能窺見天地之玄理,乾坤之妙用。”   午陽忍不住艷羨道:“師傅,我想學這個!”   李妙愚卻搖了搖頭:“你想學,我現在卻不能教你。   正如有些人雖然愚笨,不過還有些自知之明,遇到別人問起,便回一句【我亦不明】作為答復。然有此自知者,常常一百個人裡麵,也不過兩三人罷了,餘下的九十七八,自己不悟真理,不思聖賢語錄,棄簡從繁,信假作真,弄巧充聖,自個兒蒙昧無知,還要強裝明白,一迷指群迷,敗壞風氣,還要打著聖賢傳下的妙法名號去糊弄人,殊不知是非功過天知地知,神仙有知。   昔日我淺見愚笨,同樣分不清真偽,悟不明玄理,卻始終渴求真知。祖師爺憫吾之誠,不吝為我指明其中關竅、真訣。而後數年,我謹遵祖師的叮囑,於修行中明我天心,終才得悟。   爾後多年,我行走天下,登了不少山,越過南北兩河,雖然也遇了不少立誌修仙修真之輩,但卻未遇奇者。   祖師爺說:未逢奇者莫敢傳。”   午陽頓時有些沮喪,卻仍舊好奇問道:“師傅,你說的奇者,是什麼樣的人呀?”   李妙愚笑道:“啞子黃蓮,說不得,說不得。”   “切!”   午陽揮了揮手,大言不慚道:“您老就愛說謎語,得虧我這徒弟脾氣好,才受得了你這樣的師傅。換了別的徒弟,指不準早就把師傅逐出門戶,自個兒立山頭闖蕩天下了。”   不知是誰家的醋壇子打翻在地,酸味兒都蓋不住了。   李妙愚沒有理會午陽酸溜溜的抱怨,轉而道:“祖師爺傳我的我現在雖然不能教你,不過我倒是可以與你說說那薛先生為何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說到這裡,李妙愚還特意頓了頓。   午陽立即被轉移了注意力,催促道:“師傅,別賣關子了,你倒是快說呀!”   李妙愚微微一笑,緩緩說道:“其實我給那薛先生解簽,隻說了一半。還有另一半話,卻是他知我知,偏偏不方便直說出口。門竅就是那【庚丙】二字上,庚金,在古時候還有另一個代稱,也叫作庚虎,庚虎兇猛居高立下,就像是一頭從天而降的猛獸。而那丙火,雖然是離火,實際上卻是青龍架火而起。如今這團崛起的火,卻燒了猛虎的毛,觸了兇獸的威風,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午陽瞪大了眼,張了張嘴,好半天才吐出那早已喻明了的答案:“青龍惹怒了庚虎,所以接下來必有龍虎鬥,而且大概率會兩敗俱傷。”   “說對了一部分,但不全對。”   李妙愚指點道:“龍在下,架火騰空,卻火力不足,而虎從天降,攜帶萬鈞之力,勢如猛虎。因此最終欲與天爭利的龍必然要落敗,所以隻有主動退讓,避其鋒芒,才能讓猛虎網開一麵。”   “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哈哈哈哈!薛先生就是那熊熊燃燒的火龍,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想要一飛沖天,然而麵前卻有一隻猛虎攔路,他想要把攔路虎弄走,自己的力量卻又弱於對方,而又繞不開對方,所以要麼拚個你死我活,要麼就隻能給對方讓路。   薛先生所遇到的事情,其實已經火燒眉毛了,所以他才會那麼著急!”   午陽頓時興奮的手舞足蹈起來,紅著臉促狹道:“師傅,這真是太妙了!簡直妙極了!”   李妙愚滿意道:“是的,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隻需要告訴對方如何抉擇,告訴對方要走的路,對方自然就能明白我說的話代表了怎樣的含義。因為他知道自己問的是什麼,而所有的答案都在那隻簽中。因為短短的幾行字,所代表的是事情的起承轉合,以及發展趨勢。   他需要的不是安慰,更不是奉承,而是一個清晰的方向。身處局中的他,無法保持絕對的冷靜,更難以洞悉全局的發展趨勢。   呂祖卻看得明白。   而我,隻不過是將呂祖告誡他的話,用更加簡潔直白的話說了出來罷了——”   李妙愚沒有繼續說下去。   因為真相便是如此。   厲害的是呂祖,而他,僅僅是通過寥寥幾行字,而窺見了另一方世界的冰山一角的後之學道者。   那是一個真實存在,道理分明,蘊含天地至理,古來聖賢皆明了的世界。   但卻又如聖仙們所傳的那般,啞子吃黃連,根本說不出口。   顛倒陰陽轉乾坤,糊塗道人不糊塗。   非欲達者不能論,古來有知無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