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商君王亥,商道始祖!(1 / 1)

少年錦衣,談吐間亦是誌氣不俗。   似乎比一旁的杜康更像是大夏皇室子嗣。   那杜康見了綺羅少年,連忙躬身見禮。   “有虞氏部落庖正杜康,見過少君王亥!”   參拜罷了,杜康接著向蕭升介紹這商國少主王亥,言辭間眸中略顯慌亂之意,卻想著借王亥這不速之客將先前之事掩蓋而去。   蕭升忽得心思洞明,此下人皇並非大禹之後,莫非這杜康乃是流落在外的大禹後人?   蕭升一念及此,連忙止住遐思。   對於大夏國事蕭升僅僅是一知半解,但他可以篤定直到夏朝的末代人皇夏桀,依舊是大禹後人。   莫非這大夏皇朝之中有一段失國復國的歷程麼,復國的故事蕭升知道不少,譬如遺腹子趙氏孤兒,氣運之子劉秀再立東漢,神龍政變李顯復興大唐。   蕭升隻恨前世沒能多了解些先秦的歷史傳說,否則這九州之地的變故怕是能夠了若指掌。   不過蕭升雖認不得酒聖杜康的另一層身份,卻是曉得麵前這鮮衣怒馬的少年郎王亥!   其為商國之君,更是被後世稱為“華商始祖”、“中斌財神”。   亦是那建立大商王朝的成湯之祖。   看王亥這般少年模樣,成湯應該還不曾降世。   杜康的身份蕭升心有猜測,或許會成為大夏王朝的復國之君,也或許是被當世人皇追殺的亡國皇子。   若是前者,蕭升或許能沾染三分人皇之師的氣運。   若是後者,倒也不受其擾,畢竟自己並未顯現真實身份,且並未與之謀劃復國之事。   即便是當世人皇加以追究,也查不到自己的身上。   而這王亥的身份則不必猜測了,其此下為商國少君,日後為商國國主,大行商貿之道,令商國成為大夏王朝治下最為富庶之地。   亦是為後世成湯滅夏打下了經濟基礎。   數年之間,原本意氣風發的少年王亥變得比杜康更加尊師重道,勤懇好學。   隻因蕭升之教導,著實是教到了他的心坎裡。   一句通俗易懂的“要想富,先修路!”,便是成為了少年王亥銘記篤行的真理。   這少年王亥的財商之道上的悟性,也著實到了蕭升的心坎。   十數年間,蕭升便將易之道傳授杜康,以求其日後當真能使得大夏幽而復明,易取江山,自己亦是能夠斬獲人皇之師的三分氣運。   又將商之道傳授給王亥,其日後定能實現其多年之前立下的誌向,服牛馴馬,走南闖北,交易天下,富國強民。   待得其篤行商道交易天下之際,自己亦是能夠從中謀取商道氣運。   甚至待得玄鳥生商,成湯滅夏的時候,自己甚至能斬獲一份大商祖師的人道氣運!   兩人皆是由學入道,踏足人間煉氣士的行列。   有此二人在,自己在人間的易道商道布局算是打下了基礎,至於日後還需得徐徐圖之慢慢布局。   畢竟自己此番下界,並非專為人間傳道而來,且要去那陽城拜會當世人皇,以期天人合盟之事。   不過此番人間傳道一行,倒是令蕭升的收獲超出預期。   且不說半推半就的收下了這兩個氣運磅礴的弟子,單單是教杜康釀酒獲取的人道功德,便是令蕭升喜不自勝。   人道功德與天道功德的用處無甚區別,也並無高低之分,皆是同屬於先天五德的功德之列。   然人道功德則是多了一分人道認可,人道功德傍身者,於九州之地行走,自是備受尊敬的。   蕭升此番教化人族,賢明在外,雖未曾以真名姓示人,而那賢明則能化為清氣縈繞於身軀周遭之間,再加上那人道功德的加持。   此時的蕭升已然可稱之為人間大賢者,縱然並非人族跟腳,亦是可自由行走九州之地,便是出入皇都陽城,亦可不受盤問。   且要受那皇城守衛恭敬見禮呢!   ……   大夏皇都,陽城。   蕭升周身人道功德顯化,清氣流轉,人道氣運加持而下。   皇城守衛紛紛躬身稽首,周遭百姓亦是頂禮膜拜。   若是被太白金星見了,隻怕是要被氣得吹胡子瞪眼。   畢竟其當初可是被拒絕在外,好生的接受了一番盤問!   同在天庭當差,同為天庭做事,神與神的差距怎麼就這般大呢?   其實這般場景太白金星的確看到了,且陷入了沉思之中。   蕭升在人間傳道之事,天帝昊天和太白金星且觀測了一二。   畢竟人道功德降臨那等事自然會引起天帝昊天的關注,至於而後蕭升進大夏皇都之際。   太白金星且央求昊天打開昊天鏡觀摩,一則令天帝陛下見證人族之囂張跋扈,二則也存了看蕭升小小吃癟的心思。   咱李長庚吃過的癟,蕭天尊也吃了一邊,那不就等於沒吃虧了嗎?   誰知蕭升入皇城之際惹來了眾人膜拜,且使得太白金星遭受天帝昊天的好一番嘲弄。   “哈哈,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長庚啊。   你若想看蕭愛卿出醜,隻怕且得費些心思了!”   “陛下,微臣絕無此意!   蕭愛卿非但是臣之同僚,一道為陛下分憂之人。   更是與微臣相交甚篤的至愛親朋吶,微臣豈會存那等小人心思,豈會想要看蕭道友的笑話……”   ……   且說蕭升踏足大夏皇都之內,但見這皇都極為廣袤,雖僅有一城之地,卻有方圓數百萬裡之遙。   倘若以藍星來換算,怕是足有成千上萬的藍星之大。   洪荒地界之廣袤,尋常壽元百年的百姓,窮其一生也未必能夠走出千裡之遙。   故而這皇都之中的百姓也好,低階修士也好,多半是從生到死便要在這皇都之內度過了。   不過這皇都之富庶,不知道要勝過商丘之城多少倍。   若是在此處大興商賈之道,應當是比商丘之城有著更為雄厚的理論基礎。   蕭升環顧四周的,皇城百姓各行其事,並無走夫販卒之類,甚至連最為基礎的以物易物之舉都是極為少見。   更遑論以貨幣購置物件了,蕭升見了些許爭端,似是彼此手中貨幣不盡相同。   這大夏皇都太大了,大到了他們的貨幣都無法正常流通。   嗯?   他們的貨幣不一,故而商道難行!   自己若是進言大夏人皇,使之“書同文、車同軌、度同製、行同倫。”   如此篤行而下,自己再稍加教化,則商道必興。   於人道而言,於財道而言,豈不皆為大功德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