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技術改進?(1 / 1)

成績出爐後,文浩的臉上隻是略顯喜色。   在周圍人看來,似乎並未感覺到他對自己創造的這個好成績有多興奮。   “不錯,在感冒還沒痊愈的情況下跑了10秒25,狀態還是很好的!”   本以為今天能夠有10秒40以內的發揮就謝天謝地了,但文浩的狀態卻保持得比黎慶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文浩微微一笑,搖了搖頭:   “馬馬虎虎吧,10秒25的話,這一槍前程60米的用時肯定在6秒65開外了,這狀態可比在芭提雅的時候差了不少。”   此話一出,頓時讓四周圍觀的一眾特長生們兩眼一黑。   不是大哥,10秒25啊!   這是能夠達標世界級健將的成績啊!   我們跑個10秒8、10秒9都心滿意足了,您刷了PB、刷了全國青年紀錄,還不滿足呢?   非要跟亞洲室內錦標賽那樣,直接破了全國紀錄才滿意是吧?   這就是大神的世界嗎?   境界太高了,我等凡人無法理解啊!   正說著話,一個身形儒雅的中年男人領著兩個考生走了過來。   “黎教練,恭喜你啊,培養出了一位這麼出色的弟子。”那中年男子向黎慶伸手打招呼道。   “是你啊李濤,我就說看到這兩個四川娃的名字有點眼熟,都是你的學生?”   黎慶和李濤握了握手,隨後又謙虛道:“不是我培養得好,是文浩這小子有天賦、肯下功夫,否則單靠我從歐美學來的那點皮毛,也是獨木難支嘛!”   看著眼前已至中年的李濤,黎慶的內心便感慨萬千。   黎慶在82~89年間,擔任中國國家體育科研所-運動訓練研究室助研的同時,也擔任了中國國家田徑隊男子短跑組的教練員。   李濤橫空出世打破亞洲紀錄是86年,所以黎慶與他也共事了有三年的時間。   破亞洲紀錄時,李濤還差一個月才滿19歲,當時國內乃至亞洲田徑界,都以為亞洲即將要誕生一個沖擊世界級的短跑運動員了。   誰知自那之後,李濤數年間都表現得差強人意,並未給亞洲田徑帶來什麼驚喜。   當他再次獲得突破的時候,已經是1993年了。   從10秒26,到10秒24,李濤足足花了七年的時間!   一方麵,是因為當時國內的訓練理念相對較為落後,無法幫助天賦異稟的李濤獲得質的突破。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當時國內的電記比賽太少,一年到頭僅僅隻有兩次——上半年的田徑錦標賽和下半年的田徑冠軍賽。   不僅電記比賽條件稀缺,李濤的狀態也非常差,狀態好的時候總是碰到逆風。   像1992年的石家莊全國錦標賽,決賽遇到了極其罕見的4米/秒大逆風,李濤拚盡全力也隻跑出了10秒46。   以穆雷卡公式簡單換算的話,-4.0m/s大逆風條件下跑出的10秒46,其硬實力已經能夠達到10秒20以內了。   隻能說,李濤確實沒有那個運氣,沒能出生在一個好時代。   李濤似乎是聽到了黎慶內心的感慨,望著文浩笑道:   “現在的年輕人們真的趕上了一個好時代啊,別說那些全國性賽事了,就是你們清華大學的體測都能用電子計時,還能配備風速儀,要是我們那個時代有這樣的條件......”   黎慶也跟著笑了笑。   “是啊,不過過去的終究是過去了,現在我們這些老骨頭要做的不是感慨過去,而是把握現在,展望未來啊!”   說著,黎慶指了指李濤身後的尹華龍和葉森:“你這兩個學生教的這麼好,忍心把他們送到清華來?”   李濤狡黠一笑:“忍心......才怪!”   “哈哈哈,我就是帶他們倆來湊湊熱鬧罷了,這兩個孩子已經加入了四川田徑隊,大學肯定是就近上成都體育學院了,和清華有緣無分吶。”   黎慶頓時被氣笑了,指著李濤的鼻子,但終究還是沒把臟話罵出口。   “好好好,你小子這麼玩是吧?那6月底的全青賽,你這兩個學生就等著被虐吧,哼!”   ......   此次清華體測跑出10秒25,“刷新”全國百米青年紀錄的消息,確實又在田徑圈內引發了一係列的熱議。   當天上午的時候,燕京日報、燕京晚報等幾家報刊媒體便對文浩、黎慶等人進行了采訪,圖文以及視頻也很快上傳到了網絡平臺上。   下午的300米測試,自然也是以文浩的一騎絕塵而收尾的。   體測過後,隔了一周又進行了文化課考試。   認定結果要到4月中下旬才會公布,不過以文浩的體育專項測試成績,除非他的文化課考試真的差到一塌糊塗,否則怎麼也不可能落榜了。   2月22日,周三。   從今天起,休息了一個多星期的文浩,就要正式恢復之前的作息安排了。   上午在清華附中上課,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下午到清華東大操場進行訓練。   “教練,我來啦!”   因為提前收到了黎慶的短信,所以下午他並沒有直接到田徑場準備訓練,而是來到了黎慶的辦公室。   “嗯,先坐,訓練不著急,我們試圖倆先聊聊天。”   待文浩坐下,黎慶先是給他倒了一杯溫水,然後才打開話題。   “文浩,我一直都覺得你非常有天賦,不單單是賽道上的天賦,還有學習上的天賦。   這幾個月以來,每當我和你胡愷師哥談起專業知識的時候,你總是在旁邊傾聽,然後很快就能把這些知識記住,融會貫通乃至舉一反三。   所以我想聽聽你對自己是怎麼看的,在你看來,你現在如果想要繼續進步,還有哪些方麵需要改進?”   “哪些方麵需要改進......”   黎慶這個問題,還真問到點上了。   早在去年12月中旬之時,文浩其實就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了。   冬訓時,黎慶給他製定的訓練任務,幾乎不包含技術動作方麵的內容。   也就是臨近亞洲室內田徑錦標賽的前一個月,著重訓練了他的聽槍反應能力,其餘時候依舊是把重心放在如何提升身體素質上。   “我覺得吧......現在我的身體素質已經相較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了,但如此一來的話,我的技術能力提升其實就會逐漸跟不太上。   尤其是啟動加速環節的專項技術,這方麵暫時還是我的技術薄弱點,必須要製定合理科學的訓練計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