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瑞士洛桑! 來到歐洲已是第11天了,文浩的身體狀態早已恢復完畢,但暫時還是沒有頂級賽事可以參加。 不過,7月28日的倫敦田徑超級大獎賽已經確定名額,與雅典一樣,都是兩槍製的賽程。 至於劉翔,他在三天前已經於巴黎黃金聯賽,完成了自己的賽季第三場比賽。 13秒14,相比大阪和尤金的兩場比賽來說,狀態上有著持續回暖的表現,不過最終的名次卻不是太好。 巴黎黃金聯賽上,劉翔的強力對手有美國名將阿蘭·約翰遜、特拉梅爾、拉諾德,法國名將杜庫雷,以及古巴的小將戴龍·羅伯斯。 阿蘭·約翰遜因傷退出了比賽,特拉梅爾和拉諾德發揮良好,以13秒06、13秒08的成績分獲冠亞軍。 古巴的小將戴龍·羅伯斯,則是以13秒11的成績,略勝劉翔0.03秒,獲得第三名。 賽果傳出後,一些西方媒體以及國內的躬知們便開始發力了,報道或言論中,字裡行間都在暗戳戳地對劉翔進行質疑。 其實早在去年的赫爾辛基世錦賽後,劉翔就在網絡上遭受過一定的輿論壓力。 但那時他畢竟是世錦賽亞軍,網絡上那一小撮陰溝裡老鼠們的質疑和汙蔑,也不會影響官方的定調以及民眾們的追捧。 隻是眼下,劉翔的狀態“持續低迷”,甚至輸給了未滿20歲的小將羅伯斯,蒼蠅們便饑不可耐,瞄準戰士的傷口一擁而上了。 這種事情經歷多了,自然也就見怪不怪。 反正國內外的這一陣輿論壓迫,並沒有對劉翔本人造成什麼影響。 因為這些日子裡,他已經全身心投入到了訓練當中。 文浩和黎慶的加入,給劉翔和孫海岼,打開了一扇新視野的大門。 110米欄這個項目所需的大部分技術,都與100米項目有著很大的差別,這兩個項目的親近度,其實還不如100米與(急行)跳遠的關係。 對於一個精英跨欄運動員來說,110米欄的步數基本可以說是固定的。 不管你是身高1米7出頭,還是像劉翔這樣接近1米9。 從起跑到第一個欄,要麼是七步,要麼是八步。 10個欄間的步數,也是固定的四步。 而最後一個欄架至終點的距離——14.02米,絕大部分精英運動員所用的步數,都是六步。 要麼49步完賽,要麼50步完賽,這就是110米欄這項運動所存在的局限性。 100米項目的精英運動員,身高步長的樣本跨度,遠比110米欄要豐富得多。 身高1米9及以上的精英運動員,完賽步數通常在41~43步之間; 身高1米8~1米9的精英運動員,完賽步數通常在43~45步之間; 身高1米7~1米8的精英運動員,完賽步數通常在45~48步之間。 多樣性,意味著更多的可能性! ...... “翔哥,洛桑可是你的福地啊,今晚準備好起飛了沒?” 陪同劉翔完成賽前熱身激活後,文浩微喘著熱氣,對劉翔問道。 劉翔隻是一笑:“嗬嗬,這地方我之前也就來過三次,怎麼就福地了?” 四年前,當時還未滿19歲的劉翔第一次來到洛桑。 當時的賽事名稱還是「洛薩田徑大獎賽」,比現在少了「超級」二字,級別也還是A級。 那天晚上,在+1.6m/s的大順風加持下,劉翔發揮神勇,以13秒12的成績力壓諸多強敵奪冠,並且刷新了內赫米亞於1978年創造的世界青年紀錄。 不過現在,劉翔的這個世界青年紀錄已經被打破了——正是三天前巴黎黃金聯賽上,戴龍·羅伯斯的13秒11。 而且文浩還知道,在今晚的洛桑超級大獎賽,以及9月份的斯圖加特世界田徑決賽上,羅伯斯會先後將這個紀錄刷形成13秒04、13秒00! 對於羅伯斯此人,文浩是完全沒有半點好感的。 前世2011年的大邱世錦賽上,麵對步步緊逼、眼看就要實現後程超越的劉翔,羅伯斯非常可恥地使用了打手“戰術”,使得劉翔在最後一個欄架失衡,丟掉了唾手可得的冠軍。 中長跑運動中,一些運動員會使用戰術,卡住身後運動員追趕超越的空間。 這種戰術的前提,是不與對手產生肢體接觸,或者不產生非必要的肢體接觸。 至於像羅伯斯這樣,刻意使用阻礙動作去乾擾對手的行為,是絕對違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應受到唾棄! “那可不好說,反正我研究過,洛桑這條跑道啊,是有點邪乎的。”文浩在草坪上一屁股坐下,笑著說道。 “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空氣阻力相比平原地區就越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洛桑海拔600米,看上去影響很小,但諸多因素疊加起來,創造好成績的概率就大了不少。” “當然,一個運動員能否創造好成績,最重要的還是看他自身的狀態如何。所以啊翔哥,感覺今天狀態如何?” “狀態......” 劉翔深吸了一口氣,原地蹦躂了兩下。 一個運動員的競技狀態,是能夠從多方位角度看出來的。 文浩到來之後,不論是劉翔的自身感受,還是孫海岼所記錄下來的訓練數據,無不在反應一個情況:劉翔的狀態越來越好了! 一是文浩的到來,讓劉翔有了一個穩定的、可以傾訴的訓練夥伴,緊繃的身心狀態得以緩解。 而是孫海岼和黎慶進行了交流學習,為劉翔稍微調整了一些訓練細節,在盡量確保原有欄間技術不出現下滑的前提下,精進劉翔的起跑技術和平跑技術。 因為時間較短的緣故,這一周的時間裡,孫海岼還未來得及給劉翔製定有關加強平跑能力的訓練計劃。 但起跑技術,卻已經提上日程,並且有了初步的改進了。 技術動作方麵,因為需要力量訓練的配合,所以暫時還有待設計。 但技術參數細節上,黎慶在充分分析了劉翔的身體數據後,幫他進行了前後起跑器距離、預備時的雙腿的膝關節角度等方麵的改進。 這種技術參數細節,哪怕是做到完美,其實充其量也就能給運動員帶來那麼0.01秒的提升。 好像有些凡爾賽了......
第六十八章 洛桑!(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