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這個夠不夠高級?(1 / 1)

聽到張良的話,劉徹嘴角抽搐了兩下。   他跟朱祁鎮不一樣。   劉徹自認為沒做過什麼虧心事,自然也不會如那明英宗似的被祖宗攆得到處跑。更何況,張良本來也不是他祖宗,老劉家的祖宗現在都不在這,沒人壓得住他。   實際上,劉徹原本也不是這麼個乖乖聽話沉默寡言的好學生,隻是因為他比較相信鬼神之說,所以才會在被拉入空間之後謹言慎行,因為在他看來,自己是遇到了真正的仙緣。   能與古今未來的帝王將相對話,可以得知即將發生的事情,隻有仙人可以做到!   不過現在,即便是劉徹這種心高氣傲唯我獨尊的家夥……   張良要他說說看,對於大漢剛剛立國那段時期有什麼建議,劉徹還真有點不好說。   跟張良說說倒是無妨,可劉徹知道了自己進入的前因後果,腦子稍微轉轉就能猜到,日後高皇帝劉邦也同樣很可能進來,那若是說了小話被聽見,可就是真真正正的詆毀老祖宗了。   他決定不冒風險。   “實不相瞞,朕於文史一道並不在行,隻是個莽夫而已。”   劉徹臉上露出慚愧的笑,不太好意思道:   “既然後人給朕一個漢武帝的謚號,想來也是知道朕隻粗通軍伍,文采則實屬下乘,若今日被召來的是家父與家祖,恐怕才能回答留侯您的問題。”   一邊,朱標想了想,恍然點頭。   “文景之治,說的便是漢文帝劉恒,以及漢景帝劉啟,也就是你祖父與父親。”   “他們的文治確實比你厲害,不過武帝也無需妄自菲薄,您的武功,都能夠與始皇帝並稱了,實在也是帝王中的佼佼者啊!”   聽聞朱標作為後世者的評價,剩下三人反應不一。   始皇帝嬴政來了點興趣,微微側頭看向劉徹,頗為好奇。   從先前摸底考試的題目中就能大致看出來,後人對於自己褒貶不一,但對自己的功績作為卻是沒有異議的。他嬴政一統六國,首稱皇帝,如今更已經在修築長城,預備攻伐百越北擊匈奴,這個漢武帝劉徹,又有什麼功績可以與自己並稱?   張良更是驚喜交加。   雖然嬴政滅六國時也將他家給滅了,雖然他年輕時起就一直很想滅秦,但與之對應的,張良也極其清楚嬴政此人作為皇帝有多麼難以企及。   老劉家這後代,跟朱祁鎮那種人比起來,強了何止十倍百倍!   而被稱贊的劉徹本人……   劉徹胸腔裡充盈出無法克製的喜悅。   他一直以打敗匈奴、開疆拓土為畢生目標,如今剛到而立之年,事業未半,卻已經成竹在胸。   雖然他堅信自己可以做到這一點,可真正聽見後人說自己做到了,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謬贊,謬贊。”   劉徹摸著鼻子,用手擋住自己瘋狂上揚的嘴角,試圖不被旁邊人發現。   不過這其實也沒什麼卵用,他擋住嘴巴也擋不住眼睛,本來還算年輕的濃眉大眼這會兒都快笑出褶子來了,誰特麼瞎了才看不見。   正此時。   教室前方,看夠了祖宗打孫輩的宋慎覺得有點無聊,也不再去看朱元璋暴打朱祁鎮,而是轉向了低聲交談的幾人。   他招呼了一聲:   “哎,你們在聊什麼呢,是在說漢武帝的事情?”   “算了算了,咱們還是上課吧,那個班長,等會老朱缺的課你給他說說,就不繼續耽擱時間了。”   眾人暫時止住話頭,往前麵找了個位置,各自落座。   宋慎走回講臺,重新翻了翻教案。   他掃了一眼:   “上一次我們說過了人類起源,今天第二課,講原始部落、炎黃、堯舜禹這部分。”   “大家看看課本,有什麼疑問沒有,沒有的話我們就繼續下一個單元了。”   倒不是宋慎偷懶,不想好好講課。   一來,這些學生裡沒有一個是真正的中學生,就算是文化水平最低的朱元璋,那麼多年的皇帝生涯也夠他進修的了。他們不需要保姆式的授課,也可以讀懂課本。   二來,如果真要把課本上的內容挨個挨個講,花的時間多就算了,很多內容也是無關緊要,對於考試沒有幫助。   所以宋慎乾脆就讓他們自己看看,有問題了再說。   前麵全是史前文明和夏商周,哪怕是秦始皇,應該也是有了解的。   眾人沉默著翻開了書,認認真真閱讀起來。   張良手癢難耐,三兩下翻完了本單元內容後,便側目與旁邊的劉徹對了個眼神。   嗯,很好,確認過眼神,都是想看後麵內容的人。   劉徹將手放在書頁右下方,不動聲色地動了動手指。   動了動。   又動了動。   ……怎麼翻不動?!   他瞪大眼睛,疑心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但往前翻閱卻毫無障礙,隻是獨獨翻不動後麵一個單元的內容。   劉徹、張良:……   錯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真的錯了,他們怎麼敢挑戰這個神異空間的規矩的!   “先生。”   有人舉起手。   其餘人同時看去,卻發現舉手的人居然是始皇帝嬴政!   宋慎欣慰地笑了起來,差點笑出聲。   好好好,朱元璋和嬴政這倆刺頭聯盟,總算是都懂了課堂規矩和禮貌!   “嬴政同學,你有什麼問題?”   嬴政很斯文地點了點書頁,語氣平靜。   “朕看這書上說,七八千年前,原始農業開始發展,出現了刀耕火種等工具用以種植農作物。”   “但是據朕所知,大秦雖然已經有了不少農具,卻仍然有很多地方在使用刀耕火種,那些地方往往偏僻難及,刁民遍地,大秦一統後,恐怕需要多年才可完全使其歸化。”   “朕想問問,刀耕火種、粟米這些,若算最低級的農耕,那麼高級的,有多厲害呢?”   宋慎被他這種發散思維給整得有點愣。   嘶,不愧是秦始皇啊,看個原始社會簡介都能聯想到農具農業的後續發展。   他摸了摸下巴,說:   “其實我也不會種地,算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隻會紙上談兵的那種。”   “農具呢,我隻能說點最尋常的,不過農作物倒是知道。”   “玉米,土豆,紅薯,各個拿出來都是畝產上千斤起步,這種屬於品種優勢。而千百年後,有位聖人為了讓全天下百姓都能不餓肚子,創造出了一種雜交水稻。”   “雙季畝產,三千斤大米。這個,夠不夠高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