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組船隊,去日本國!(1 / 1)

這整整一堂課,朱元璋都上得渾渾噩噩的。   就連向來認真聽講的好學生朱標,也沒能聽進去多少。   等到課程快要結束時,朱元璋才驟然想起了什麼,抓著旁邊的朱祁鎮問:   “先生方才的內容,可有講到咱大明的事情,或是大明之後的東西?”   朱祁鎮渾身皮都繃緊了,連忙搖頭:   “沒有沒有,先生隻講了些之前的事兒,就是夏商周、春秋戰國的,沒有太多新鮮事情。”   朱元璋這才鬆了口氣。   他鬆開了朱祁鎮的衣領子,便立即聽到了回蕩在教室裡的廣播聲。   下課了。   所有人都一起被丟出了係統空間。   …………   大明,洪武十年。   張唯家中書房。   “陛下和太子殿下,為何要特意來下官家中做客,還要在這書房裡談事啊?”   書房外,張唯跟毛驤並肩站著,發出真誠的疑問。   今天上午,皇帝與太子二人再次隱姓埋名跟宋慎聊完之後,轉頭就來了隔壁的他家。   張唯倒也沒有自戀到認為自己簡在帝心,陛下和殿下他倆自從離開宋慎家就火急火燎的,似乎是有什麼要緊事,大概隻是隨便找了個合適的地方交談,更何況書房門口還有毛驤這個鷹犬守著,暗地裡不知藏了多少人手看護。   他沒指望毛驤說點什麼,但陛下和殿下已經在書房裡呆了半個時辰了,他們也在外頭站了半個時辰,如果再不聊聊天,張唯都怕自己站著睡著。   毛驤看也沒看他,目不斜視地盯著書房門,口中淡淡道:   “不該問的就別問,有些事,陛下沒說,就是咱們這些做臣子的不該知道的。”   “更何況,你覺著我知道?”   張唯被哽了一下,一時也啞然了。   搞了半天,連毛驤這個出了名的皇帝心腹、朝廷鷹犬都不知道為什麼啊?   那他還教訓自己個什麼勁兒!   張唯緩了口氣,正想再找個什麼別的話題解解悶,卻聽門嘎吱一聲響,從裡麵被推開了。   朱標站在房門口,沖他們招了招手:   “毛指揮使,你進來一趟。”   “張禦史,勞煩你在外麵再等等啊。”   毛驤立即小跑著進了門,張唯則是有些受寵若驚地拱手行禮。   雖然跟太子殿下也接觸過幾回,但像他這樣的邊緣角色,即便是上朝的時候都難得看清楚陛下和太子殿下的真容,如今太子這麼平易近人地跟他說話,張唯覺著自己這輩子唯一一次撞大運的機會就是現在了。   書房裡。   門被毛驤嚴嚴實實地合攏,並反復檢查了幾次之後。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沉聲道:   “毛驤,有幾件事咱要交給你去辦。”   “一,去把春和宮裡的呂氏查清楚,連帶她背後家族,家族有什麼人在聯係,全都要查,時間不重要,但要仔仔細細全查乾凈,明白?”   春和宮,就是東宮。   呂氏,就是如今正懷胎七八月的太子側妃。   聽到這個命令,毛驤背後一身汗唰就冒出來了。   他當然聽得懂旨意,但他完全無法理解這道旨意背後代表著什麼。   難道說,太子那位側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情?這不對啊,如果陛下有什麼新消息和線索,除非是太子和皇後直接稟報,其餘人的情報都會過一遍毛驤的手,這消息哪來的?   宮闈秘聞……這要真有點什麼,那非同小可啊!   但沒等毛驤將事情厘清,朱元璋又再次開口了。   “二,組建船隊,造出一個江南陳家陳國瑞的身份,去組建一支船隊——可以出海的那種。”   這一回,毛驤是真的呆住了。   早在大明立國之初,“寸板不許下海”這鐵律就已經定下。洪武三年,陛下就取消了太倉黃渡市舶司,洪武七年更是撤去了唐時就設置的泉州、廣州、明州三市舶司,徹底斷了出海通商的路。   可如今陛下這意思是什麼?   他居然要以平民商賈的身份偷偷建立一支出海船隊?!   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陛下,船隊好辦,可是沿海各處水師也不是吃乾飯的,他們日夜巡查,若發覺民間船隊私自出海,必定會……”   毛驤話沒說完,朱元璋就瞪了他一眼:   “蠢貨!咱隻是說以陳國瑞的身份,又沒叫你真的造一支民間船隊出來,咱當然知道水師不是吃乾飯的,但你是!”   “你就不知道帶著咱的秘旨去跟水師說一聲,叫他們出人出船?別的不說,哪怕隻是從頭開始造船,這就得花上不知多少年功夫,你平日裡偷奸耍滑的時候沒見這麼笨啊,怎麼這會子腦子都不轉彎的!”   陛下雖然是在罵,可毛驤心裡卻安心了不少。   好好好,您下了旨意就好!   這種觸及國策的事情要是沒有旨意全憑口諭,一旦出了事,掉的就是毛驤的腦袋。他可沒那麼多腦袋可以掉!   他嘿嘿笑道:   “臣明白,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明白!”   “那這船隊組建好了之後,具體是要往哪兒去呢?”   朱元璋看了朱標一眼:   “標兒,課上你可曾跟那個蠢驢問過了?”   蠢驢,自然說的是朱祁鎮。   朱標頷首:   “孩兒問過,他說最富庶的地方便是南洋,據說有許多數不清的奇珍異寶,還有貴重的香料和樹木,甚至從海底撈上來的珠寶等等,都很不錯。”   “但方才先生的意思,卻並不認同……”   “他讓咱們組建商隊往日本國去,甚至還詳細說明了一個地方,您覺著這是不是有別的用意?”   沒錯。   組建船隊的提議,正是宋慎跟陳國瑞、陳標父子二人提到的第二件事。   他隻說自己需要租借兩艘可以遠洋的船隻,多帶人手前往日本國,但沒有說目的,也沒說具體規劃,隻讓“陳國瑞”在準備好了之後再告訴他。   宋慎知道在明初偷摸搞這種事情需要冒多大風險。   但在朱元璋假模假樣地提議之後,卻仍然十分堅定地表示,隻要目的達成,朝廷不僅不會責罰,甚至會請他們這第一批去過日本國的人帶路,屆時陳標想當什麼官都能當上,或許封公侯都不在話下。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朱元璋要再不答應,那就違背一個商人逐利的本性了,必定會穿幫。   所以,看在宋慎通曉上下兩千年歷史的份上,看在他沒對大明有任何不利想法的份上……   這一票,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