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出消息,孤不會占領杵國一塊土地,主動投降者,孤絕不殺戮,新的杵王登基後,所有主動投誠之貴族,依舊是貴族,孤不會剝奪他們的權力地位。” 欣效仿當年武王伐紂,盡可能團結更多的中立者,等獲得勝利以後,再學習武王,溫水煮青蛙,一步一步來,慢慢地把之前那些中立者消化掉。 如果像紂王一樣急於求成,通過族滅的方式來直接征服敵人,雖然成效很快,但是也容易給自己豎立更多敵人。 政治,就是要盡可能團結更多朋友,從而打擊更少的敵人。 紂王剝奪殷商貴族們的權力,導致眾叛親離,武王便給予殷商貴族們權力,從而讓他們支持自己鏟除紂王。 “紂王想要獲得一切,最終失去一切,武王舍得放棄一切,最終獲得一切。” “你越是想要掌握所有權力,最終便隻能一無所有,舍得放棄權力,才能保住權力。” 河舟之上,欣對庶長子龍淵告誡著。 除了軍事上的權力,欣幾乎下放了所有權力,把權力分給了貴族以及國人們。 不貪權,才能保住權。 對投誠者釋放善意的同時,欣又下了另一道命令:“如果遇到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對於不忠投降之人,要厚待,哪怕隻是做做樣子也得做,這叫千金買馬骨。 對於忠心的,負隅頑抗不投降的,必須徹底毀滅,避免其他敵人有樣學樣。 切不可學大秦天王苻堅的婦人之仁。 不過,在徹底摧毀敵人全部抵抗力量後,則要反過來,貶低之前那些主動投降者,贊賞之前那些負隅頑抗者。 因為此時此刻,已經沒有敵人了,也不怕其他敵人有樣學樣了,因此,反而需要在自己人心中豎立起忠誠的標準,讓自己人對自己死忠。 具體怎麼對待忠誠之人和投降之人,還是得根據實際情況來。 就目前來說,欣國在牛丘還有很多敵人,所以,必須厚待主動投降之人,狠狠地屠戮負隅頑抗的忠誠之人。 欣的策略很有效果,原本搖擺不定打算支持叛軍的杵人,在知道欣國的政策後,紛紛選擇保持中立,原本保持中立的一些杵人,有一些選擇支持欣國,而那些欣化的杵人,更是狂熱地支持欣國,盛贊欣國是王者之師。 隻有那些心懷杵人祖先的頑固派,還在負隅頑抗。 “見過大王。” 一些支持王子騶(杵騶、外孫騶)的杵人,紛紛來到欣國在牛丘的軍事據點,向騶表忠。 為了盡可能地安撫杵人,降低他們的反抗情緒,欣沒有以主人家的姿態接待這些杵人,而是讓自己的外孫騶坐在主位上,讓自己的女兒肴坐在主位旁邊,自己則跟其他杵人一般,坐在下方的位置。 這是向杵人表明,我欣國不是來征服你們的,不是來統治你們的,不是來當你們主人的,隻是來協助你們鏟除叛軍的,隻是你們請來的友軍。 “欣君,聽聞叛軍正在跑去鳩人的地盤,與鳩人勾結,還請欣君為我杵國平叛。” 國母肴作為欣的女兒,此刻卻以主人家的姿態請求欣。 這不是她不尊敬父親,而是欣私底下要求她這麼做的。 如果讓杵人看見王子騶和國母肴居然對欣言聽計從,他們會怎麼想?會不會覺得欣想要控製杵國?會不會覺得這是在引狼入室?會不會因此就不肯支持欣? 當初武王伐紂之時,同樣對武庚非常尊敬,絲毫沒有把自己當主人家,仿若是武庚的臣子般,對待那些投誠的殷商貴族,也十分尊敬。 直到周人在中原的統治逐漸穩固後,武王才露出自己的真麵目,開始慢慢削弱殷商貴族們的權力。 “杵國自古以來就是我欣國友邦,如今友邦有難,在下豈能不幫?” 欣沒有因為對方是自己女兒就輕視,而是給足麵子,主要是做給在場的杵人看的。 不僅如此,欣自始至終說的都是杵人的語言,而不是說欣人的語言,更不是說周人的雅語。 用盡一切辦法,讓杵人感到溫暖,拉攏杵人,用杵人打壓杵人,讓杵人幫助自己征服杵人。 不久後,杵人叛軍在鳩人的幫助下,選擇主動出擊,前來進攻欣國在牛丘的據點。 一百多個杵人叛軍,加上兩百多個鳩人勇士,將近四百人。 反觀欣,隻有七十個帶甲的國人精銳,以及一百個投誠的杵人士兵,一共隻有一百七十人。 這是自欣國立國以來,除了有蘇氏入侵那場戰役,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 而打敗有蘇氏,主要是依靠沼澤和其他諸侯的援軍。 現在,一切都隻能依靠欣國自己。 由於是乘坐河舟趕來的,欣沒有戰車,他的士兵全部是步卒。 欣采用斜擊戰術,在戰鬥開始時,讓處於前排的欣邑國師且戰且退,引誘敵人繼續往前進攻。 欣國士兵各個穿著青銅甲胄,反觀敵軍,隻有一些部落貴族才穿著青銅甲胄,普通士兵則穿著簡陋的麻衣,一點防護都沒有。 所以,雖然敵眾我寡,但勝負未可知也。 “龍淵,時機已到。” 欣讓傳令小兵,去通知枯邑大夫龍淵從側翼發起進攻。 “父君放心。” 龍淵身先士卒,帶著二十個枯邑國師,殺向戰鬥意誌薄弱的鳩人側翼。 相比擁有無窮怒火的杵人叛軍,被迫前來參戰的鳩人勇士們,他們並沒有死戰的決心,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反而是戰爭環節裡薄弱的一環。 投誠的杵人士兵,則隻是負責協助欣邑國師抵擋敵人的進攻。 這些投誠者,戰鬥意誌不強,不能擔任主攻。 除了斜擊戰術,欣還利用了地形。 敵人的位置在下坡方向,而欣國的士兵在上坡方向,敵人進攻消耗的體力要比欣國士兵多得多。 戰鬥焦灼之時,欣忍痛放出牧場的所有牲畜,讓這些牛羊去沖擊前方的鳩人。 前方坡上有欣邑國師和杵人投誠軍的抵擋,側翼又被枯邑國師偷襲,還有牲畜在人群中橫沖直撞。 本就鬆散的鳩人勇士們,紛紛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 “大王中箭啦,欣蠻把大王殺了,快跑啊!” 人群中,龍淵用牛狄人的語言煽風點火、製造恐慌。 本就沒有戰心的鳩人很快敗下陣來,紛紛朝著鳩的方向逃亡。 “該死,哪個混蛋在造謠本王死了。” “都不準跑,本王還活著!” 鳩人的王氣急敗壞,但卻無法阻止士兵潰逃。 無可奈何之下,鳩人王也隻好逃回自己的部落。 杵人投誠軍士氣大振,痛打落水狗,瘋狂地追殺士氣低迷的杵人叛軍。 戰前,欣帶著七十甲士前來征戰,對外號稱七百大軍。 戰後,欣國斬殺鳩杵士兵三十多個,俘虜一百多個,對外號稱斬殺一千多個鳩人和杵人,俘虜的奴隸多達七百個。 —— 康王十年夏,鳩杵不服周,欣子帥師七百伐二戎,斬千餘,俘七百。《史記丨欣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