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論德(1 / 1)

邢國   子木抵達了邢國,但是邢國卻並不接納他。   “我是欣國的國君,想拜訪你們的國君。”   子木站在馬車上,朝邢過城墻上的甲士大喊。   “可是欣國廢君?你們欣國的國君讓我們不要接納你,你請離開吧,我們不會阻攔。”   邢國的守將拒絕了欣子木的入城請求,但也沒有將子木逮捕。   看得出來,邢國並不想卷入欣國的內部事務。   子木如遭晴天霹靂,失魂落魄地繼續向南,準備前往衛國。   但是,馬車上的口糧已經吃完,眾人已經餓得兩眼發昏。   又一天後   夜裡   馬車行至邢國南部邊境時,欣子木已經餓暈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   “國君!”   “國君!”   耳邊傳來仆人的聲音,還有肉湯的味道。   子木緩緩睜開雙眼,自己已經躺在一棵槐樹下,旁邊是一條小溪。   一位侍女端來一碗肉湯。   “這是?”   子木不解,這荒山野嶺的,哪來的肉湯。   “這是奴在溪水中抓的魚,做成了魚湯。”   一個仆人恭敬道,但是神情卻非常痛苦。   “魚湯?”   子木疑惑,但是將肉湯喝下去後,卻並不是魚湯的味道。   他瞥了一眼,卻發現仆人的小腿上血流不止,哪怕包紮過後也止不住鮮血。   他頓時明白了什麼,肉湯也喝不下去了,流著淚水發誓:“將來如果我欣子木奪回君位,你們便是孤的肱股之臣,卿不負孤,孤不負卿!”   “我們服侍國君,並不是為了什麼回報,隻是盡忠心本分。”仆人侍女們圍在欣子木身邊。   眾人繼續南行。   邢國與衛國之間還有大片的荒地,這裡沒有諸侯,隻有許多散居的野人。   這些野人既不是邢人,也不是衛人,他們不受諸侯的統治,自己管理自己。   經過一個野人聚落時,當地野人看上了欣子木的馬車,想要搶奪馬車。   一個仆人上前理論,拖延時間,讓欣子木等人駕駛馬車趁機逃離。   但是那個下車理論的仆人,卻被野人們抓起來,生死不明。   又過了一天,在經過另一個野人聚落時,當地的野人宗長頗有見識,他接納了欣子木,還為欣子木準備了豐盛的晚餐。   子木等人吃了好幾天的野菜根和樹皮,總算能吃到正經的食物了,不由得很是感激。   其實也沒有什麼美食,都是家常菜,簡簡單單的清水煮野菜、粟米粥、一碗真正的魚湯,僅此而已。   但即便隻是這些,已經讓欣子木回味無窮,感激涕零。   身為一國之君,他跪在野人老者的腳下,許諾:“我若奪回君位,絕不辜負您一家人。”   “您是一國之君,怎麼能跪我這個鄉野村夫。”   老者扶起欣子木,還讓自己的孫女出來服侍欣子木。   “我家孫女缺個夫君,您要是不嫌棄,老朽便將這孫女嫁給您。”老者當場便要把自己的孫女嫁給欣子木。   老者頗有見識,他看出了欣子木的身份,所以給欣子木投資,將來欣子木如果真的奪回君位,他們一家人也能一飛沖天。   老者的孫女不過十四歲年紀,相貌也不算多麼美麗,隻是還算清秀,有點青澀少女的感覺。   欣子木又在老者家中休息了幾晚,還與少女纏綿,釋放這些天心中的委屈。   隨後,欣子木向老者告辭,繼續向南而行,前往衛國,希望得到衛國的幫助。   來到衛國後,衛伯接納了他們。   此時,由於淮夷和西戎作亂,周王朝呃邊境非常不安全,所以衛君重新成為了方伯,統領南陽地諸侯,協助王師抵禦淮夷。   “欣子木,拜見衛伯。”   子木見到了衛國國君,並且恭敬地跪拜。   “公子,先去沐浴一番,待會正好有個辯論會,你可以一起來湊個熱鬧。”   衛伯滿臉笑意,看不出他的心思。   一番沐浴之後,子木等人換上了新衣服。   隨後,又有寺人帶著子木前往竹林。   許多賢人正在這裡辯論“德”,為首的乃是豳父。   豳父認為,德不應該限製嫡長子,天下之主的位置,有德者居之。   一些反對者則認為,嫡長子繼承是周公確定的禮製,嫡長子繼承本身就是德,如果違背,那就不是德。   這些年,由於周天子無能,對外無法抵禦外敵,對內無法解決饑荒,所以越來越多諸侯和貴族開始質疑周天子。   周恭王在位二十多年,東邊丟失了淮水流域,西邊又丟失了太原(固原)。   他的兒子姬囏(周懿王)即位後,又發生了日食,今年西土又發生了旱災。   僭越周禮的諸侯也越來越多,周天子卻不能懲罰。   “連天子自己都不知道德是什麼嗎?連王室的公卿大夫們也不知道德呃標準嗎?”   子木原本想在竹林尋找德,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但是讓他失望了,這裡的賢人們,對於德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有人認為這樣才是德,有人認為那樣才是德,誰都有自己的道理。   而當欣子木還在衛國參加“竹林大會”時,欣國的國君“羿”,已經展開了對狄原的再征服戰爭。   欣邑   “長狄人叛亂,不肯向孤臣服,孤欲以精銳之師,鎮壓叛黨。”   羿雖然是篡位奪取的君位,但是卻也有著雄心壯誌,一上位,先是驅逐了廢君欣子木,然後立馬開始準備收復狄原的戰事。   老將阿蘭沉默不語。   他被俘虜以後,羿沒有為難他,而是繼續重用他,任命他為將領,帶上他去狄原鎮壓叛亂。   一年後   欣國一百五十年秋(前896年)   欣君羿帥三千步卒,進入狄原。   除了一開始有一些抵抗者以外,在屠戮了兩個氏族以後,剩下的長狄人氏族全部投降,包括姷國。   羿將那些忠於欣君的狄原氏族遷徙到狄邑附近,拱衛狄邑,並且賞賜他們許多武器,教導他們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   又從欣國、軔國、轢國,抽調大量奴隸,計劃鋪設一條從轢國通往狄邑的直道。   “隻要直道鋪設好,欣國的戰車就能輕鬆抵達狄原,鎮壓叛亂就更容易了,對狄原的控製也更強。”   相比弟弟子木的軟弱,羿反而更像欣武公聊,殺伐果斷,對敵人絕不手軟。